逐瘀通脉滴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006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逐瘀通脉滴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中药制剂,尤其是用于治疗由高粘滞症引起的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中药药方。
背景技术
目前“逐瘀通脉滴丸”已有胶囊剂,属我公司独家专利产品和中药保护品种,。对于上述病症均有特殊疗效,但存在着服用剂量大、不易吸收、贮藏及运输不方便等弱点。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剂型存在用药量大、吸收慢生物利用度低等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逐瘀通脉滴丸,它能有效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吸收快、服用方便,疗效更显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下列中药作为本药的配方。
水蛭500g 虻虫20g桃仁41.7g大黄106.7g本发明采用聚乙二醇——6000水溶性固态基质。工艺取处方量的水蛭、虻虫、桃仁、大黄四味药粉碎,按递增法混合,加入5倍的水,浸泡24小时,于40℃超声提取20分钟,滤过;滤渣用70%乙醇于40℃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回收乙醇。将两次滤液合并,用双效浓缩器于70℃进行浓缩,得浸膏,干燥,用粉碎机粉碎,得药粉。按药物与基质比1∶2.4混匀,控制料温于90℃,冷凝温度70℃,以滴距2.0厘米,滴速12滴/分钟,冷却液为液体石蜡为冷却剂,采用滴丸机制得30毫克/丸滴丸1000粒。
有益效果逐瘀通脉滴丸药方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参照古方《抵挡之》方义,经十余年的反复试验和临床应用摸索出了最佳的处方,采用现代制剂技术。其创新之处是利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滴丸,达到中药现代化水平,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剂量,创造了一个疗效较突出的新剂型,使该产品疗效更加可靠,治疗更加彻底,能达到标本兼治,填补了逐瘀通脉滴丸剂型的空白。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具体方式与技术方案相同,此不再赘述。配方为1000粒量。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4粒,一日3次。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类疾病的中药逐瘀通脉滴丸,其特征是采用聚乙二醇——6000水溶性固态基质;取水蛭500g、虻虫20g、桃仁41.7g、大黄106.7g粉碎,按递增法混合,加入5倍的水,浸泡24小时,于40℃超声提取20分钟,滤过;滤渣用70%乙醇40℃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将两次滤液合并,用电磁炉于70℃进行浓缩,得浸膏,干燥,粉碎成药粉;按药物与基质1∶2.4混匀,控制料温于90℃,泠凝温度70℃,以滴距2.0厘米,滴速12滴/分钟,液体石蜡为冷却剂,采用滴丸机制得30毫克/丸滴丸1000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逐瘀通脉滴丸,它能有效地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疗效更加可靠、治疗更加彻底,且吸收快、服用方便。其特征是以水蛭、虻虫、桃仁、大黄为配方,分别进行粉碎,按递增法混合,用水浸泡后进行超声提取,再用乙醇对滤渣进一步超声处理后将两次滤液合并,然后进行浓缩、干燥和粉碎制得药粉。以聚乙二醇——6000水溶液固态基质,按药物与基质比1∶2.4混匀后滴制成滴丸。
文档编号A61P9/00GK1823952SQ200510127400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8日
发明者王建军, 王安起, 杨春雁 申请人: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