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1396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按摩器具,特别是一种按摩棒。
背景技术
人们常利用按摩器具来按摩穴道以解除疲劳,人体的经络系统有着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透过按摩刺激有效穴位,发挥经络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来改善经络中气血运行的状况,达到消除疲劳的功效。
请参阅图1、2,如图所示习用的按摩棒由数个按摩块10,上设有相对应的锥状突起处101,相对应的握持部11与一中心杆12构成,利用中心杆12穿过数个按摩块10,再将相对应的握持部11设在中心杆12末端处,以限位数个按摩块10;利用按摩块10的锥状突起处101来触接人体以刺激穴道,达到消除疲劳的功效。但习用的按摩棒于操作后存有下列情况亟待改进1、在握持部11与按摩块10间有间隙102,使用时如夹具般易夹伤人体,造成使用者受伤。
2、无法更换按摩块10,因握持部11固定在中心杆12末端处,若强制拆卸则会损坏整体结构。
3、按摩块10的锥状突起处101触接人体时面积较小,造成单位压力相对提高,若使用者施力较大,易造成疼痛甚至瘀血之疑虑。
4、按摩块10设于中心杆12中间,设于末端的握持部11并无按摩效果,按摩范围受限,使用上较为不便。
5、按摩块10与中心杆12的接触面积较大,摩擦力高导致转动不顺畅。
上述习用按摩棒在实际使用上仍有许多不便之处,故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按摩棒,主要解决现有产品拆、组不方便,且构件间缝容易夹伤人体的技术问题,使用上更安全,轻巧、灵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该按摩棒包栝有一按摩杆组,由复数个按摩杆套接;一中心杆,以枢穿按摩杆组,在其两端分别设有螺纹部,以螺固构件分别与中心杆两端的螺纹部螺合;以及二相对应的握持块,分别螺接在所述按摩杆组两端。
所述按摩杆组包含第一按摩杆、第二按摩杆及远红外线陶瓷内杆。
所述第一按摩杆,中央设有通孔,在通孔内形成一容置空间,两端分别设有阶梯面,而第一按摩杆一端设有内螺纹孔。
所述第二按摩杆,中央设通孔,两端设有限位环,通孔中间形成一容置空间。
所述远红外线陶瓷内杆,中央设有通孔。
所述握持块,一端设有外螺纹部,在外螺纹部中央设一凹孔。
所述按摩杆组内部放置震荡波内杆。
所述按摩杆组内部放置震动器。
藉由上述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按摩棒利用设在按摩棒末端处相对应的螺固构件加以限位由中心杆枢穿的按摩杆组,欲更换按摩杆组时将螺固构件卸下即可抽换,且按摩杆组亦可利用轴承来减少与中心杆的接触面积,转动更顺畅。
2、本实用新型中按摩杆组触接人体时面积较大,使单位压力相对降低,可避免使用者施力较大时造成疼痛或瘀血的疑虑。
3、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杆组来代替习用按摩棒的固定握持部,可有效增加按摩范围,且按摩杆组构件间的间隙极微,在使用时避免如夹具般夹伤使用者,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杆组设有容置空间,也可放置远红外线陶瓷内杆,其所放射的远红外线可转化为热量,令皮下深层的温度微升,血流速度加快,微丝血管扩张,减少心脏压力,达到促进身体不同部位的血液循环,预防酸痛不适,消除疲劳,并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达到保暖保健,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


图1是习用按摩棒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习用按摩棒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棒,其基本构成如图3所示,该按摩棒由一按摩杆组2、一中心杆3、二相对应的握持块4及螺固构件5所组成,其中该按摩杆组2,包含复数个按摩杆(本案以两端相对应的第一按摩杆21,中间设第二按摩杆22为最佳实施例),内部均可容置远红外线陶瓷内杆23;该第一按摩杆21中央设有通孔211,在通孔211内形成一容置空间2110,供放置远红外线陶瓷内杆23,两端分别设有用以置入相对应的轴承214之阶梯面213,而第一按摩杆21一端设有内螺纹孔212;该第二按摩杆22中央设通孔221,两端设有限位环222,通孔221中间形成一容置空间2210,供远红外线陶瓷内杆23置入;该远红外线陶瓷内杆23,中央设有通孔230,供中心杆3枢穿,用于发散远红外线;该中心杆3,以枢穿按摩杆组2,两端分别设有螺纹部31,利用螺固构件5与螺纹部31螺合,藉以限位按摩杆组2;该握持块4,分别螺接在所述按摩杆组2两端,一端设有外螺纹部40,与所述第一按摩杆21内螺纹孔212螺合,在外螺纹部40中央设一凹孔41,以容纳螺固构件5与螺纹部31。
请再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组合时,将中心杆3依序枢穿按摩杆组2后,利用螺固构件5与中心杆3两末端处的螺纹部31螺合,藉以限位按摩杆组2,再将设于握持块4一端的外螺纹部40与内螺纹孔212螺合即完成本实用新型按摩棒。
本实用新型欲更换按摩杆组2时,将螺固构件5卸下即可抽换,且按摩杆组2也可利用轴承214来减少与中心杆3的接触面积,让转动更顺畅。
上述按摩杆组2触接人体时面积较大,使单位压力相对降低,可避免使用者施力较大时造成疼痛或瘀血的疑虑,另,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按摩杆21来代替习用按摩棒的固定握持部,可有效增加按摩范围,且按摩杆组2构件间的间隙极微,在使用时避免如夹具般夹伤使用者,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又,本实施例的按摩杆组2中央皆设有容置空间2110、2210,以放置远红外线陶瓷内杆23(或震荡波内杆或震动器),其所放射的远红外线可转化为热量,令皮下深层的温度微升,血流速度加快,微丝血管扩张,减少心脏压力,达到促进身体不同部位的血液循环,预防酸痛不适,消除疲劳,并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达到保暖保健,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该按摩棒包栝有一按摩杆组(2),由复数个按摩杆套接;一中心杆(3),以枢穿按摩杆组(2),在其两端分别设有螺纹部(31),以螺固构件(5)分别与中心杆(3)两端的螺纹部(31)螺合;以及二相对应的握持块(4),分别螺接在所述按摩杆组(2)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杆组(2)包含第一按摩杆(21)、第二按摩杆(22)及远红外线陶瓷内杆(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杆(21),中央设有通孔(211),在通孔(211)内形成一容置空间(2110),两端分别设有阶梯面(213),而第一按摩杆(21)一端设有内螺纹孔(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杆(22),中央设通孔(221),两端设有限位环(222),通孔(221)中间形成一容置空间(22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线陶瓷内杆(23),中央设有通孔(23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块(4),一端设有外螺纹部(40),在外螺纹部(40)中央设一凹孔(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杆组(2)内部放置震荡波内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杆组(2)内部放置震动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按摩器具,特别是一种按摩棒。该按摩棒包括有一按摩杆组,由复数个按摩杆套接;一中心杆,以枢穿按摩杆组,在其两端分别设有螺纹部,以螺固构件分别与中心杆两端的螺纹部螺合;以及二相对应的握持块,分别螺接在所述按摩杆组两端。藉由上述结构主要解决现有产品拆、组不方便,且构件间缝容易夹伤人体的技术问题,使用上更安全,轻巧、灵便,亦可在按摩杆组内增设远红外线陶瓷内杆,利用放射的远红外线达到保暖保健。
文档编号A61H15/02GK2865654SQ200520046120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1日
发明者苏芳玉 申请人:苏芳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