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式鼻饲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06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压式鼻饲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营养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给病人进行鼻饲用的气压式鼻饲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鼻饲器是一种鼻饲营养吊筒,其结构特点是筒体的底部为漏斗状出口,出口上连接软管,软管上带有流量调节装置,筒体的上部带有挂钩,使用时将软管与胃管连接,把营养液倒入筒体中,通过挂钩将筒体挂在高处,营养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即可流进病人胃里。由于这种结构的鼻饲器,营养液仅仅依靠自身重力,很容易使软管鼻饲不畅通,影响病人进食,而且筒体的保温效果也不好,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温效果好,鼻饲畅通的一种气压式鼻饲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气压鼻饲瓶包括瓶体和密封塞,密封塞上设有玻璃进气管和玻璃出食管,玻璃进气管一端进入瓶体,另一端与上面带有过滤器的气囊软管相连接。玻璃出食管一端进入瓶体底部,另一端与上面设有调节开关的出食软管相连通。在瓶体的外部设有保温层,瓶体的内部底面呈凹圆弧状。凹圆弧状瓶底有利于瓶体内的食物全部吸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由于充气管上设有过滤器,能保证进入瓶体内的空气清洁卫生;由于气囊能使瓶体内的气压升高,进食管内的营养液畅通;而且清洗、消毒容易,保温效果好。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制作本实用新型该气压鼻饲瓶包括瓶体1和密封塞2,密封塞2上设有玻璃进气管3和玻璃出食管4,玻璃进气管3一端进入瓶体1,另一端与上面带有过滤器5的气囊6软管相连接。玻璃出食管4一端进入瓶体1底部,另一端与上面设有调节开关7的出食软管8相连通。在瓶体1的外部设有保温层9,瓶体1的内部底面呈凹圆弧状。凹圆弧状瓶底有利于瓶体内的食物全部吸收利用。
在具体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按常规插入胃管,证实在胃内后,用胃管连接出食软管,均匀用力挤压气囊,用调节开关控制流速,瓶内的液体缓缓留入胃内。待流完后加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气压式鼻饲瓶,包括瓶体(1)和密封塞(2),其特征在于密封塞(2)上设有玻璃进气管(3)和玻璃出食管(4),玻璃进气管(3)一端进入瓶体(1),另一端与上面带有过滤器(5)的气囊(6)软管相连接;玻璃出食管(4)一端进入瓶体(1)底部,另一端与上面设有调节开关(7)的出食软管(8)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式鼻饲瓶,其特征在于瓶体(1)的外部设有保温层(9),瓶体(1)的内部底面呈凹圆弧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压式鼻饲瓶,属医疗营养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瓶体(1)和密封塞(2),其特征在于密封塞(2)上设有玻璃进气管(3)和玻璃出食管(4),玻璃进气管(3)一端进入瓶体(1),另一端与上面带有过滤器(5)的气囊(6)软管相连接;玻璃出食管(4)一端进入瓶体(1)底部,另一端与上面设有调节开关(7)的出食软管(8)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由于充气管上设有过滤器,能保证进入瓶体内的空气清洁卫生;由于气囊能使瓶体内的气压升高,进食管内的营养液畅通;而且清洗、消毒容易,保温效果好。
文档编号A61M31/00GK2817886SQ20052008722
公开日2006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6日
发明者成立红, 杨怀梅, 张玉国 申请人:成立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