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0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呼吸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理疗法仪器,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呼吸治疗有关疾病的理疗仪器。
背景技术
虽然市场上的理疗器械、仪器名目繁多,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作用于患者肌体外部发挥治疗作用,而针对由血管弹性降低引发的各种疾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医疗器械尚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呼吸治疗仪,患者通过呼吸所需二氧化碳浓度的空气混合气,达到治疗由血管弹性降低引发的相关疾病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呼吸治疗仪,主要包括吸嘴,与吸嘴连接的连接管以及用于放置连接管末端的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容器由作为内腔的调节器和作为外腔的混合器构成,所述连接管的末端与调节器连通;在混合器的上盖上设置有作为气体进出口的调节阀;调节器和混合器之间通过气孔或者间隙连通。
所述调节器由内筒和外筒构成,在外筒底部设置有气量控制阀,其为带缺口的筒形;同样开设有缺口的内筒底端与所述筒形气量控制阀互相套装,上述两缺口位置、尺寸互相配合。
作为刻度盘的调节器顶盖与内筒的上端口固定连接,在该顶盖上标有或刻有若干个刻度。在外筒外壁上端刻有或者标有与上述刻度配合的标线。
使用本实用新型治疗时,患者事先将鼻孔堵塞,用口衔吸嘴呼吸。呼出的气体与外部依次通过调节阀、混合器、调节器气孔或者间隙进入到调节器内筒中的空气混合在一起后被患者吸入,循环往复。由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具有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其与外界空气混合后二氧化碳浓度仍高于外界空气。这种混合气体被反复吸入人体后,被血液吸收后对提高血管壁弹性疗效显著,并可减轻甚至消除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肌肉与骨骼系统的一系列疾病,以及其他由平滑肌痉挛和组织缺血引起的疾病。
通过悬拧调节器顶盖(刻度盘)可以调整气量控制阀的开口大小,从而调节进入调节器内筒中空气的量,因此,吸入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本实用新型中是可以调节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吸嘴4通过连接管5与调节器2的内筒2-2连通。在混合器1的上盖3上设置有作为气体进出口的两个调节阀6。
如图2所示,所述调节器2由内筒2-2和外筒2-1构成,在外筒2-1底部设置有气量控制阀9,其为带缺口的筒形;同样开设有缺口的内筒2-2底端与所述筒形气量控制阀9互相套装,上述两缺口位置、尺寸互相配合;所述外筒2-1底部底部与混合器1相固定。所述顶盖7与内筒2-2顶端相固定,后者可随前者转动。顶盖7与外筒2-1之间设计有进出口气体的缝隙,也可以没有缝隙,而在顶盖7上开设进出气孔。调节器2和混合器1之间通过这些气孔或者间隙连通。
作为刻度盘的调节器顶盖7上标有或刻有若干个刻度。在外筒2-1外壁上端刻有或者标有与上述刻度配合的标线8。
权利要求1.一种呼吸治疗仪,主要包括吸嘴(4),与吸嘴(4)连接的连接管(5)以及用于放置连接管(5)末端的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容器由作为内腔的调节器(2)和作为外腔的混合器(1)构成,所述连接管(5)的末端与调节器(2)连通;在混合器(1)的上盖(3)上设置有作为气体进出口的调节阀(6);调节器(2)和混合器(1)之间通过气孔或者间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治疗器,其特征是所述调节器(2)由内筒(2-2)和外筒(2-1)构成,在外筒(2-1)底部设置有气量控制阀(9),其为带缺口的筒形;同样开设有缺口的内筒(2-2)底端与所述筒形气量控制阀(9)互相套装,上述两缺口位置、尺寸互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治疗仪,其特征是作为刻度盘的调节器顶盖(7)与内筒(2-2)的上端口固定连接,在该顶盖(7)上标有或刻有若干个刻度;在外筒(2-1)外壁上端刻有或者标有与上述刻度配合的标线(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呼吸治疗仪,与吸嘴连通的容器由作为内腔的调节器和作为外腔的混合器构成。在混合器的上盖上设置有作为气体进出口的调节阀;调节器和混合器之间通过调节器的顶盖与调节器之间的间隙连通。患者呼出的气体与外部空气混合在一起后被患者吸入,循环往复。这种混合气体被反复吸入人体后,被血液吸收后对提高血管壁弹性疗效显著,并可减轻甚至消除呼吸器官、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肌肉与骨骼系统的一系列疾病,以及其他由平滑肌痉挛和组织缺血引起的疾病。吸入混合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本实用新型中是可以调节的。
文档编号A61M16/10GK2845823SQ20052008744
公开日2006年1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3日
发明者郭仁贤 申请人:郭仁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