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肩式对抗牵引绑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532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肩式对抗牵引绑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所用的固定绑带,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疗牵引床上所用的压肩式对抗牵引绑带,是对现有固定绑带结构的改进,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部疾病,牵引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常用、最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牵引有使变窄的椎间隙恢复其宽度的作用,使突出的椎间盘趋于还纳,突出物与被压迫神经根的位置松解,神经根得以完全或部分减压,局部损伤区的炎症、水肿便可以吸收、消退。牵引治疗要在牵引床上进行,由牵引床下端安装的牵引装置沿患者腰椎轴线方向牵拉,患者需要将身体腰部以上用对抗牵引绑带固定在牵引床上,以阻止身体向下移动。
目前,国内的牵引设备上的绑带多为传统的组合式绑带,即是将多条皮带组合在一起,进行牵引治疗时,将患者腰、腹、胸等部位捆绑结实,拉紧所有皮带,然后连接到牵引床上端的固定架上,通过加大绑带与身体之间的磨擦力来阻止身体向下移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非常痛苦,尤其是绑在胸部的皮带使患者呼吸困难。为减轻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痛苦,近年来,人们对对抗牵引绑带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00232264.1号给出了一种《充气绑带》,该绑带是将捆绑患者的皮带用有内胆的柔质材料代替,将内胆充气后,绑带膨胀,使人体被绑的位置均匀受压,以此来缓解患者的痛苦。这种技术方案确有进步,但也存在不足不仅完成内胆充气需要配套气泵等装置,而且还在继续沿用原有捆绑方式,实施过程更复杂并导致治疗成本升高。
随着国外先进牵引设备的引进,所配套的对抗牵引绑带在使用过程中有明显的先进性,其设计结构简单实用,例如日本伊藤超短波株式会社研制的RC系列全自动间歇式颈、腰椎牵引装置上使用的对抗牵引绑带较具代表性,这种对抗牵引绑带是一条两端包有海棉的直带,直带的中间是一段没有包裹的较薄平带,使用时,患者平躺在牵引床上,绑带中间没有包裹的一段较薄平带压在患者背下,直带包有海棉的两端分别从患者腋下绕出,经过头部的两侧向上连接到床头的固定架上,在牵引过程中,通过腋部支撑来完成对抗牵引,支撑方向与腰椎轴线方向一致,其支撑方向科学合理,操作简单实用。然而这种结构的对抗牵引绑带存在的不足之处是人体腋下神经较为丰富,通过腋部支撑来对抗牵引时,会使腋下神经受到压迫,在牵引力较大或时间较长时,患者会出现双臂麻木、胀痛等不适症状,这种牵引治疗需要间歇进行,以缓解患者的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对现有对抗牵引绑带结构的改进,给出了一种新型的压肩式对抗牵引绑带。这种压肩式对抗牵引绑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效果明显及售价较低的特点,消除了患者在牵引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与不适,很好的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压肩式对抗牵引绑带包括有一个腰部绑带,其特点是所述的对抗牵引绑带中还包括有压肩带,其中腰部绑带的两端设置有锁扣,以腰部绑带的中心位置为基准点,其两侧各设置有一条压肩带,该压肩带的一端与腰部绑带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牵引床上的固定带相连接。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所述的压肩带上包裹有柔软材料层。
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压肩带与固定在牵引床上的固定带相连接的另一端处设置有连接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及的腰部绑带由皮革制做,当然也可以用布质或塑料材料制做;所提及的压肩带由皮革制做,当然也可以用布质或塑料材料制做;所提及的固定带由皮革制做,当然也可以用布质或塑料材料制做。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及的柔软材料为海棉,当然也可以选用棉花或其它柔软物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效果明显及售价较低的特点,消除了患者在牵引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与不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给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1.腰部绑带,2.压肩带,3.柔软材料层,4.连接扣,5.锁扣,6.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压肩式对抗牵引绑带包括有一个皮质的腰部绑带1和皮质的压肩带2,其中腰部绑带1的两端设置有锁扣5,以腰部绑带1的中心位置为基准点,其两侧各设置有一条压肩带2,该压肩带2的一端与腰部绑带1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牵引床上的皮质的固定带6相连接,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所述的压肩带2上包裹有由海棉制成的柔软材料层3。
使用时,固定带6固定在牵引床上端的床面处,患者平躺在牵引床上,将腰部绑带1系在腰部靠上位置,扣紧锁扣5,然后将压肩带2从腰部侧后方拉出,通过腋下向上到达肩部,之后向下压紧肩部,经过头部两侧,与牵引床面的固定带6用连接扣4连接。在牵引治疗过程中,由于牵引力方向沿腰椎轴线方向向下,患者身体形成向下运动趋势,这时弯曲的压肩带2便会向拉直方向运动,将人体的双肩压向牵引床的床面,人体背部较大面积与牵引床面产生磨擦力,由此产生对抗牵引力。牵引装置的牵引力越大,压肩带2向下的压力也越大,将身体背部与牵引床面压得更紧,产生的对抗牵引力就越大。
另外,压肩带2是由腰的侧后方拉出,通过腋下到达肩部,不仅腋部的支撑力同样存在,而且也不压迫腋下神经,腰部绑带1也同样有对抗牵引力,这样就将对抗牵引力全部分散,使每个受力点的力量大大降低,而且压肩带2的对抗牵引力方向与腰椎轴线的方向一致,使对抗牵引力的效率最大化,这样患者就可以比较轻松地完成牵引装置对腰椎间盘的牵引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压肩式对抗牵引绑带,包括有一个腰部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抗牵引绑带中还包括有压肩带,其中腰部绑带的两端设置有锁扣,以腰部绑带的中心位置为基准点,其两侧各设置有一条压肩带,该压肩带的一端与腰部绑带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牵引床上的固定带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肩式对抗牵引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肩带上包裹有柔软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肩式对抗牵引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肩带与固定在牵引床上的固定带相连接的另一端处设置有连接扣。
专利摘要一种压肩式对抗牵引绑带,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有一个腰部绑带,其特点是对抗牵引绑带中还包括有压肩带,其中腰部绑带的两端设置有锁扣,以腰部绑带的中心位置为基准点,其两侧各设置有一条压肩带,该压肩带的一端与腰部绑带相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牵引床上的固定带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效果明显及售价较低的特点,基本消除了患者在牵引治疗过程中的痛苦与不适。
文档编号A61F5/04GK2808090SQ20052009096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5日
发明者礼弘智 申请人:礼弘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