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713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掏耳器,特别是指一种具有电动扒拨效果及抽吸收集功能的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
背景技术
人体耳道中绒毛组织过滤的外界进入的微细污物,加上耳道皮脂组织新陈代谢产生的皮屑,久而久之便会积附成为耳垢阻塞耳道,导致听力受到影响,甚至在游泳时因耳道进水造成耳垢吸水膨胀阻塞耳道,致使听力暂时丧失或衍生中耳炎等问题,因此适时掏挖清理耳道中积附的耳垢,为必要的卫生保健措施。
掏挖耳垢的工具传统上是用金属或竹制的耳掏作为掏挖工具,这些耳掏一般设置一细长的杆部,在杆部前端制成略微扁平且呈弧凹勺状的扒部,使用时手持细长杆部将前端扒部伸入耳道内并略微施力扒拨,才可将耳垢扒取出来,达到清洁耳道的目的。
但就此类耳掏的使用而言,为了取得较好的扒拨掏挖效果,其扒部为硬质设计,除了在掏挖时较易引起耳道的不适外,在掏挖过程中若施力不当或过猛,还可能会伤及耳道损伤听力,尤其是没有适当安全限止措施时,会造成使用者可能因使用不当或外力影响而将耳掏过度伸入刺破耳膜,导致听力严重受损,因此传统的耳掏无法称为理想而安全的设计。
为解决传统耳掏在使用上所衍生的缺点,目前已有利用电动抽吸功能的掏耳器问世,其利用马达带动风扇抽风的方式吸取耳垢,同时其前端的吸取管采用软质设计,避免伤及耳道及造成不适,不失为一种较安全的耳垢清理用品。
然而,此种掏耳器在使用上虽较为安全,但因其仅利用类似吸尘器吸尘原理的方式吸取耳垢,并无法完全将耳垢清除干净,尤其是长期积附于耳道壁或绒毛上的块片状耳垢,如没有加以适当扒拨,光靠吸取的方式并无法将之吸出,加上其体积甚为庞大,并不适合随身携带,换言之,此类安全掏耳器只能算是一种安全但不实用的设计,实用性不佳,还需要予以解决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实用的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同时具有振动扒拨耳垢及抽吸耳垢的功能,在耳垢的清洁工作上更具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耳掏件插伸入耳道的幅度可获得适当限制,可有效避免耳掏件因外力影响或不慎插入过深而伤及内耳道或耳膜。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可避免耳垢飞扬散落问题,同时可方便后续的清理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可按照成人与儿童耳道深度的差异换置规格适当的耳掏套件,同时兼具个人卫生的防护及达到按摩耳道、止痒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又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可提供辅助照明以便于观察掏耳的成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掏耳器结构及其套件,其主要包括一基体,其内部设有一电池及一马达,由一开关切控所述马达的启动与否,所述马达的心轴突伸于所述基体前端套组的轴座内;一壳套,为适合手持的壳体,其内径尺寸与所述基体相符,其深度则略短于所述基体的长度,使所述基体及其后段的电池可套组于所述壳套内;一轴座,其后端延设有一套轴部套组在所述基体前段的马达部位,所述马达的心轴伸入所述轴座后,与所述轴座内置的风扇衔结,又在所述轴座后端面部位镂空设有多数气孔,将所述风扇的气流向外引流;一风扇,设置于所述轴座内并与所述马达的心轴衔结取得传动关系,所述风扇的叶片为具有较佳抽吸效能的涡轮型态,且所述风扇设置有偏心配重结构,在所述马达传动时具有偏摆振动效果,在所述风扇端面还组设一封件;一封件,其尺寸与所述风扇相符,所述封件组设于所述风扇前端面,同时所述封件中心延设有一管部,将所述封件套接于所述轴座套覆的帽盖的套接管内端;一帽盖,其内径与轴座的外径相符,可将所述帽盖覆结于所述轴座,对内部风扇及所述偏心配重结构形成封合,所述帽盖前端延设有一套接管,以套组一前端延设有耳掏部的套件;一过滤套,其尺径与所述帽盖的套接管相符,于其前端设有一扩径环部,在将所述过滤套套塞于所述套接管内部时,所述扩径环部形成限位,所述过滤套后端面设有细密的隙孔;一套件,其内径与所述帽盖的套接管外径相符,所述套件套组于所述帽盖的套接管,所述套件前端延伸设置有适当长度的耳掏部,所述耳掏部的直径小于耳道尺径,且所述耳掏部采用略具软性的材质制成,并在所述套件与所述耳掏部的衔结接口处设置一加大尺径的挡止盘面。
所述电动掏耳器还附设一照明装置。
所述偏心配重结构设置于所述风扇。
所述偏心配重结构设置于所述封件。
所述偏心配重结构设置于所述马达心轴。
所述基体上设置有一供容设开关的开关槽室,并在所述壳套或轴座套轴部的对应位置设置压控所述开关启闭的软质压套。
本实用新型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主要是由一利用马达传动风扇吸取耳垢的电动掏耳器,以及在所述掏耳器前端套设置套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掏耳器所套接的套件,延伸有一段直径小于耳道尺径的耳掏部,且在所述耳掏部前端开口处延设成型一兼具扒拨效能的杓钩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在利用马达传动风扇取得抽吸耳垢的功能之外,更由于其偏心配重块的作用,使其套件的耳掏部可对耳道内的耳垢形成振动的扒拨效果,使耳垢能被有效的扒落,且使用上更为舒适,可达到按摩耳道及止痒的功能。同时通过挡止盘面的设计可限制耳掏部的插入深度,避免伤及内耳道或耳膜,可维持其使用安全性。再加上套件的可套换设计而可维持个人卫生,相比于现有的掏耳器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卫生保健功能,而且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有过滤套,可将耳垢扒落并抽吸收集在过滤套内,以利于后续清洁,因此本实用新型室为一种便利而实用的卫生辅助用品,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另一视向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A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封件另一实施型态图;图3B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马达另一实施型态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结构状态参考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效,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首先,如图1~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主要包括一基体10,其中分隔设置有一电池容槽11、一马达容室12及一开关槽室13,供电池14、马达15及开关16容设,电池14与马达15通过预置的正、负电极片17、17′取得联机关系,并通过开关16切控电池14与马达15的导通与否,另通过一封盖18覆盖组设于基体10前端的马达容室12,将马达15与外部隔绝,以避免马达15受潮。马达15的心轴151由基体10的马达容室12前端的轴孔突伸于外,又在基体10的马达容室12与封盖18外径前段设置一阶缘121、181,以便在基体10前端套接一轴座30。
一壳套20,为适合手持的壳体,其内径尺寸概与基体10相符,但其深度则略短于基体10的长度,使基体10及其后段的电池14可套组在壳套20内,并使壳套20与轴座30可套组成一体。
一轴座30,其后端延设有一套轴部31,套轴部31后缘设有落差阶缘311供壳套20套组接合。在套轴部31对应开关16位置处设有一软质压套312,使用者可通过软质压套312压控开关16控制马达15的启闭。套轴部31内壁前段设置一阶缘32(如图5所示),以将轴座30套组在基体10前段的马达容室12及封盖18部位并获得限位。马达15的心轴151由轴座30与套轴部31间的通孔33穿入轴座30内,并与轴座30内置的风扇40衔结,又在轴座30外围至后端面部位镂空设置多数气孔34,将风扇40的气流向外引流。
一风扇40,设置于轴座30内并与马达15的心轴151衔结获得传动关系,风扇40后部设置有一偏心配重块401,使马达15传动风扇40时具有偏摆振动的效果,风扇40的叶片41为涡轮型态,其具有较佳的抽风效果,在叶片41的前端面更突设置有卡凸点42,以插组一封件50。
一封件50,其尺寸概与风扇40相符,其底部设有数插孔51,供风扇40的叶片41的卡凸点42插卡结合。将封件50组设于风扇40端面,同时封件50中心延设有一管部52,使封件50可套接在轴座30套附的帽盖60的套接管61内端。
一帽盖60,其内径概与轴座30的外径相符,可将帽盖60覆结于轴座30以对内部风扇40及封件50形成封合。帽盖60前端延设有一套接管61,以套组一前端延设有耳掏部81的套件80,套接管61内部另外套塞一过滤套70,由封件50的中心管部52套接在帽盖60的套接管61内端。
一过滤套70,其尺径概与帽盖60的套接管61相符,并于其前端设有一扩径环部71,以在将过滤套70套塞于套接管61内部时,可通过扩径环部71形成限位,并方便将过滤套70取出。在过滤套70后端面还设有细密的隙孔72,供气流流通并过滤拦阻耳垢。
一套件80,其内径与帽盖60的套接管61外径相符,可将其套组于帽盖60的套接管61,套件80前端延伸设置有适当长度的耳掏部81,耳掏部81的直径小于耳道尺径,且耳掏部81为采用略具软性的材质制成,并在其前端开口处延设一杓钩部82,并在套件80与耳掏部81的衔结界面处设置一加大尺径的挡止盘面83,以限制耳掏部81伸入耳道的深度。
采用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利用马达15运转传动风扇40形成的抽风功能,配合其偏心配重块401的设置而使马达15对风扇40的传动产生适当的偏摆振动效果,此一偏摆振动力量可传递至套件80前端延设的耳掏部81,使耳掏部81可在耳道内形成振动扒拨效果,使其在扒落积卡于耳道壁与绒毛间的耳垢时具有较佳的效果。其扒落的耳垢随着风扇40抽风形成的气流抽吸,将由耳掏部81的开口导入,并由套塞在帽盖60套接管61内的过滤套70加以拦阻,气流则经封件50中心管部52导经风扇40而由轴座30的气孔34向外排出。由此,构成一种兼具振动扒拨与抽吸功能的电动掏耳器。
本实用新型中设于风扇40后部的偏心配重块401,也可改设在封件50前端面,使其在封件50前端面一侧一体成型一偏心配重块53(如图3A所示),或者也可将其改设在马达15的心轴151上,即在心轴151上套设一偏心配重块152(如图3B所示)。无论偏心配重块401、53或152设置在风扇40、封件50或马达15的心轴151上,均可在马达15传动风扇40时达到偏摆振动的效果。
另外,如图6所示,当要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掏耳器清理耳垢时,可用预设的开关16启动马达15运转传动风扇40,同时将套件80前端的耳掏部81伸入耳道1内,此时套件80的挡止盘面83可限制耳掏部81的插入幅度,避免因耳掏部81过度伸入而伤及内耳道或耳膜,在使用上形成安全防护,且因耳掏部81采用软质材料制成,所以不会造成耳道的不适,甚至因其具有振动扒拨的效果而使其具有按摩耳道及止痒功能,使其在使用上相当舒适,再配合风扇40吸力适当的抽风功能,可将耳道中积存的耳垢细屑或扒落的片状耳垢往外抽吸收集在过滤套70内,待使用完毕后,只要直接将过滤套70取下进行清理或清洗即可。本实用新型在整体的使用上具有极佳的使用性与便利性,甚至因套件80与帽盖60的套组式设计,使套件80具有可套换功能。使用者可按照个人卫生要求,或配合成人与儿童耳道深度的差异,选择规格适当的套件80替换使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与卫生要求。
再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掏耳器除了采用上述结构组成具有抽吸及振动功效的功能架构外,还可进一步在其帽盖60一侧或其它适当位置处加设照明装置90(如LED灯体),以提供附加的照明功能。由此,可在由他人帮忙掏挖耳垢时,可利用照明装置90辅助照明,以利于观察耳垢掏挖的情形与成效。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在利用马达传动风扇取得抽吸耳垢的功能之外,更由于其偏心配重块的作用,使其套件的耳掏部可对耳道内的耳垢形成振动的扒拨效果,使耳垢能被有效的扒落,且使用上更为舒适,可达到按摩耳道及止痒的功能,同时通过挡止盘面的设计可限制耳掏部的插入深度,避免伤及内耳道或耳膜,再加上套件的可套换设计而可维持个人卫生,相比于现有的掏耳器,本实用新型更具有实用价值。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通过结构的组成设计,赋予其兼具有振动扒拨及抽吸耳垢的功能,同时可维持其使用安全性与卫生保健功能,相比于习知掏耳器,更具有实用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根据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附图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掏耳器主要包括一基体,其内部设有一电池及一马达,由一开关切控所述马达的启动与否,所述马达的心轴突伸于所述基体前端套组的轴座内;一壳套,为适合手持的壳体,其内径尺寸与所述基体相符,其深度则略短于所述基体的长度,使所述基体及其后段的电池可套组于所述壳套内;一轴座,其后端延设有一套轴部套组在所述基体前段的马达部位,所述马达的心轴伸入所述轴座后,与所述轴座内置的风扇衔结,又在所述轴座后端面部位镂空设有多数气孔,将所述风扇的气流向外引流;一风扇,设置于所述轴座内并与所述马达的心轴衔结取得传动关系,所述风扇的叶片为具有较佳抽吸效能的涡轮型态,且所述风扇设置有偏心配重结构,在所述马达传动时具有偏摆振动效果,在所述风扇端面还组设一封件;一封件,其尺寸与所述风扇相符,所述封件组设于所述风扇前端面,同时所述封件中心延设有一管部,将所述封件套接于所述轴座套覆的帽盖的套接管内端;一帽盖,其内径与轴座的外径相符,可将所述帽盖覆结于所述轴座,对内部风扇及所述偏心配重结构形成封合,所述帽盖前端延设有一套接管,以套组一前端延设有耳掏部的套件;一过滤套,其尺径与所述帽盖的套接管相符,于其前端设有一扩径环部,在将所述过滤套套塞于所述套接管内部时,所述扩径环部形成限位,所述过滤套后端面设有细密的隙孔;一套件,其内径与所述帽盖的套接管外径相符,所述套件套组于所述帽盖的套接管,所述套件前端延伸设置有适当长度的耳掏部,所述耳掏部的直径小于耳道尺径,且所述耳掏部采用略具软性的材质制成,并在所述套件与所述耳掏部的衔结接口处设置一加大尺径的挡止盘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掏耳器还附设一照明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配重结构设置于所述风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配重结构设置于所述封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配重结构设置于所述马达心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置有一供容设开关的开关槽室,并在所述壳套或轴座套轴部的对应位置设置压控所述开关启闭的软质压套。
7.一种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主要是由一利用马达传动风扇吸取耳垢的电动掏耳器,以及在所述掏耳器前端套设置套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掏耳器所套接的套件,延伸有一段直径小于耳道尺径的耳掏部,且在所述耳掏部前端开口处延设成型一兼具扒拨效能的杓钩部。
8.一种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主要是由一采用电动模式进行耳垢掏挖工作的掏耳器,以及所述掏耳器前端所套接的套件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掏耳器中内置有形成抽风作用的马达传动风扇,且所述马达心轴所传动的任一相关部件上设有在所述马达传动时形成偏摆振动效果的偏心配重构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掏耳器及其套件,其主要是设有一基体供电池及马达组设,并通过一开关切控马达的启动与否,基体连同电池与马达套组于一适合手持的壳套,壳套前端设有一轴座,轴座外围镂设有多数气孔,马达的心轴穿插通过轴座后,与轴座内置的一风扇衔结,风扇上设置有偏心配重结构,在风扇前端面还衔组一封件,封件中心另延设有一管部套接于轴座套附的帽盖的套接管内端,在帽盖的套接管内一过滤套后,最后接组一前端延伸有适当长度耳掏件的套件。本实用新型可对耳道内积附的耳垢形成振动扒拨效果,在耳垢脱落后还可随气流被收集在过滤套中,达到极佳的清洁效果,并兼具按摩耳道、止痒的功效,而且清理方便。
文档编号A61F11/00GK2905000SQ20052012730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29日
发明者杨清授 申请人:杨清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