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08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使用的装订仪,尤其是圆管型装订仪,特别为一种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外科用装订仪是对肠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该仪器性能的差异对于整个手术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防止误击发,装订仪上一般设有保险装置。现有技术中,圆管型装订仪上面保险装置的操作方式大多为手动,医生在给患者做手术时,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之后才打开保险、实施击发装订。实际使用发现,这种保险装置存在以下缺陷若医生经验不足,在装订间隙不到位时保险装置也能打开并实施外科装订手术,导致手术效果不佳;或者,当换装装订仪头部组件时如若忘记合上保险,稍有不慎就会触压击发扳手,装订针就会从仪器头部组件中击出,造成手术失败。而且,有的医生为防止没有击发完全,可能会再次击发,导致组织被夹碎。因此,在这类装订仪上设置“保险装置”和“防二次击发装置”,业已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重点。
保险装置方面,美国专利US5193731采用套在调节旋钮上的可转动的保险栓,US5350104采用与装订仪本体枢轴连接的保险栓,两者的保险装置都需要医生在达到可装订位置后手动扳动保险装置。中国专利99229088提出了一种自动保险装置,零件较多、装配复杂,并且打开保险后复位比较困难;中国专利99227301将保险杆抵在丝杆起自动保险作用,这种结构容易把丝杆顶弯。
防二次击发装置方面,中国专利98121969,采用一个弹簧使保险钮自动回位防止再击发,其缺点是弹簧位于本体外,有夹到组织的危险,且保险钮也抵在丝杆上,容易把丝杆顶弯。正因如此,据申请人所知,目前实际使用的装订仪均未设置防二次击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手术过程中保险装置无需手动操作,使手术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包括装订仪本体、装订头、击发机构和传动调节机构,击发机构包括把手和把手外壳,把手与把手外壳固定连接,并且枢轴连接在装订仪本体上,传动调节机构包括丝杆和调节旋钮,丝杆的前端与钉砧拉杆连接、后端与调节旋钮以螺纹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或者把手外壳的内部设有挡块;另有保险杆和拉片,保险杆的一端带有保险块,中间部位设有凸块和销孔,销孔内插有圆柱销,使得保险杆枢轴连接在装订仪本体上;拉片的尾部套在丝杆的上面,前端带有拉钩,拉钩钩在保险杆中间部位的凸块上;保险杆与装订仪本体之间连有复位弹簧,该弹簧使保险杆绕着它与装订仪本体之间连接的圆柱销逆时针方向复位,直至所述保险块抵住把手或者把手外壳内部的挡块。
进一步地,上述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中,所述保险杆的另一端带有指针,装订仪本体相应位置设有指示窗口;此时,复位弹簧在保险杆的连接位置,以处在指针所在侧为宜。
再进一步地,上述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中,所述拉片的前端可以分割成片,拉钩设在中间一片前端;把手上设有凸块,把手在握紧状态下,凸块抵住并推开拉钩所在的中间片,使拉钩脱离保险杆中间部位的凸块。
再进一步地,上述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中,所述拉片的前端尤其是分割成3片,拉钩设在中间一片前端,旁边两片置于装订仪本体的导向槽中;而且,所述丝杆的中间段为细径段。
再进一步地,上述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中,所述挡块设置在把手的内部,挡块与把手是一个整体;或者,挡块与把手是两个独立部件,挡块固定在把手的两个壁上。
再进一步地,上述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中,所述挡块设置在把手外壳的内部,挡块与把手外壳是一个整体;或者,挡块与把手外壳是两个独立部件,挡块固定在把手外壳的两个壁上。
再进一步地,上述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中,所述挡块为块状零件,或者为销。
更进一步地,上述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中,所述把手和把手外壳是两个零件,或者是一个整体部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险杆和拉片,并在装订仪把手和把手外壳设置凸块和挡块,它们与拉片配合,使仪器具有自动保险和防二次击发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零件较少,易装配。使用之前,保险杆上的保险块抵在把手外壳上,仪器不能被击发,具有自动保险作用;使用过程中,到达可出发位置后能自动打开保险,医生可以更方便地进行手术;击发完成后松开把手,能自动合上保险,并且,拉片已经脱离保险杆,可以防止仪器被再次击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这些附图当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初始状态局部剖视图;图3是到达可击发位置时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击发后把手在握紧状态下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把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把手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把手外壳的纵向剖面视图;图9是把手的另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把手的再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a是图10中挡块的主视图;图11b是图10中挡块的立体图;图12是拉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保险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丝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为1-把手,2-把手外壳,3-保险杆,4-丝杆,5-拉片,6-调节旋钮,7-凸块,8-挡块,9-拉片尾部,10-拉钩,11a/b-拉片头部两侧薄片,12-指针,13-保险块,14-凸块,15-细径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装订仪包括装订仪本体、装订头、击发机构和传动调节机构击发机构包括把手1和把手外壳2,把手1与把手外壳2固定连接,并且枢轴连接在装订仪本体上;传动调节机构包括丝杆4和调节旋钮6,丝杆4的前端与钉砧拉杆连接、后端与调节旋钮6以螺纹方式连接。与现有技术类似,把手1与装订仪本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使仪器在使用之前把手1始终趋于撑开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种技术方案中,把手外壳2内部设有挡块8,如图7、图8所示。另有保险杆3和拉片5,保险杆3的一端带有保险块13,另一端带有指针12,装订仪本体相应位置设有指示窗口。保险杆3的中间部位设有凸块14和销孔,销孔内插有圆柱销,使得保险杆3枢轴连接在装订仪本体上。保险杆3与装订仪本体之间连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在保险杆3的连接位置处在指针12所在侧,该弹簧使保险杆3绕着它与装订仪本体之间连接的圆柱销逆时针方向复位,使得初始状态以及击发完毕撤除外力之后,保险块13抵住把手外壳2内部的挡块8。
拉片5的尾部9套在丝杆4的上面,前端带有拉钩10,拉钩10钩在保险杆3中间部位的凸块14上。拉片5的前端分割成3片,拉钩10设在中间一片前端,旁边两片11a和11b置于装订仪本体的导向槽中。并且,把手1上设有凸块7,把手1在握紧状态下,凸块7抵住并推开拉钩10所在的中间片,使拉钩10脱离保险杆3中间部位的凸块14。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初始状态下保险杆3底部的保险块13与把手外壳2内部的挡块8配合起作用,使把手1和把手外壳2不能压下击发,如图2所示;使用时,旋转调节旋钮6,使丝杆4向后运动,带动拉片5向后运动,拉片5前端的拉钩10拉动保险杆3中间部位的凸块14,使保险杆3绕轴顺时针旋转,进而保险杆3顶部的指针12在装订仪本体的指示窗口显示,底部的保险块13与把手外壳2内部的挡块8慢慢脱离,到达可以击发的位置时才完全脱离,此时把手1才能被压下,相当于自动保险被打开,如图3所示;接着,手术医生压下把手1进行装订,把手1的凸块7顶到拉片5的中间部位,使该部位变形,其前端的拉钩离开保险杆3中间部位的凸块14,如图4所示;松开把手1,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把手1将回到初始状态,保险杆3也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回到初始位置,即闭合保险的位置,此时,由于拉片5已经不能拉动保险杆3,把手1在保险块13的作用下也就不能被压紧,从而起到防止二次击发的作用。
为更好地保证实施效果,丝杆4的中间段最好设置为细径段15,这样,拉片5的中间部分有充分的移位空间,使其在把手1上凸块7的推动下变形移位,保证拉钩10完全脱离保险杆3中间部位的凸块14。
上述方案是在把手外壳2的内部设置挡块8(如图7、图8所示),除此之外,挡块8还可以直接设置在把手1的内部。此时既可以通过冲击成型的方式,从把手1的侧壁向内冲压,形成挡块8,使挡块8与把手1保持为一个整体,如图9所示;也可以将挡块8与把手1做成两个部件,挡块8通过两根销固定在把手1的内部(当然,通过一根非圆柱形销也可起到固定作用),如图10、图11a和图11b所示。此外,挡块8既可以设置成块状零件,也可以直接将挡块8做成销的形式,安插在把手1的两个壁上。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把手1和把手外壳2两者分开制作居多,把手1一般采用金属材料、而把手外壳2则采用高分子合成材料,两者制作完成之后组装起来。当然,为进一步减少仪器零件,也可以将把手1和把手外壳2做成一个整体。
权利要求1.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包括装订仪本体、装订头、击发机构和传动调节机构,击发机构包括把手[1]和把手外壳[2],把手[1]与把手外壳[2]固定连接,并且枢轴连接在装订仪本体上,传动调节机构包括丝杆[4]和调节旋钮[6],丝杆[4]的前端与钉砧拉杆连接、后端与调节旋钮[6]以螺纹方式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或者把手外壳[2]的内部设有挡块[8];另有保险杆[3]和拉片[5],保险杆[3]的一端带有保险块[13],中间部位设有凸块[14]和销孔,销孔内插有圆柱销,使得保险杆[3]枢轴连接在装订仪本体上;拉片[5]的尾部[9]套在丝杆[4]的上面,前端带有拉钩[10],拉钩[10]钩在保险杆[3]中间部位的凸块[14]上;保险杆[3]与装订仪本体之间连有复位弹簧,该弹簧使保险杆[3]绕着它与装订仪本体之间连接的圆柱销逆时针方向复位,直至所述保险块[13]抵住把手[1]或者把手外壳[2]内部的挡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杆[3]的另一端带有指针[12],装订仪本体相应位置设有指示窗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复位弹簧在保险杆[3]的连接位置处在指针[12]所在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5]的前端分割成片,拉钩[10]设在中间一片前端;把手[1]上设有凸块[7],把手[1]在握紧状态下,凸块[7]抵住并推开拉钩[10]所在的中间片,使拉钩[10]脱离保险杆[3]中间部位的凸块[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5]的前端分割成3片,拉钩[10]设在中间一片前端,旁边两片[11a]和[11b]置于装订仪本体的导向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4]的中间段为细径段[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8]设置在把手[1]的内部,挡块[8]与把手[1]是一个整体;或者,挡块[8]与把手[1]是两个独立部件,挡块[8]固定在把手[1]的两个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8]设置在把手外壳[2]的内部,挡块[8]与把手外壳[2]是一个整体;或者,挡块[8]与把手外壳[2]是两个独立部件,挡块[8]固定在把手外壳[2]的两个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或8所述的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8]为块状零件,或者为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自动保险机构的圆管型装订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1]和把手外壳[2]是两个零件,或者是一个整体部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使用的圆管型装订仪。通过在仪器内部设置保险杆和拉片,并在装订仪把手和把手外壳设置凸块和挡块,它们相互配合,使仪器具有自动保险和防二次击发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零件少、易装配,能在使用过程中自动达到保险的目的,使手术更为方便、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1B17/11GK2868208SQ200520139728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4日
发明者陈望东, 林江, 印卫忠 申请人:苏州天臣国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