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03381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口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鹿瓜多肽组合物制备过程中蛋白质流失过多,如专利CN1579542A(申请号为200410013602.7)和CN1742778A(申请号为200510108157.7),其制备过程中分子量10KD以上的蛋白质及多肽绝大部分被丢弃;而且,现有鹿瓜多肽组合物多为注射用针剂,都存在不适合口服,口服疗效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鹿瓜多肽组合物制备过程中10KD以上的蛋白质及多肽绝大部分被丢弃、浪费严重和现有鹿瓜多肽组合物不适合口服、口服疗效差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比包括5~95份多肽和5~95份赋形剂,其中多肽为鹿骨多肽和甜瓜籽多肽,鹿骨多肽与甜瓜籽多肽的重量比为4∶1~1∶4,鹿骨多肽和甜瓜籽多肽分子量≤6KD。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A)制备鹿骨多肽提取液1.清洗新鲜鹿骨,并将鹿骨粉粹,加入注射用水后在90~105℃、0.05~0.5MPa的条件下提取3~5次;2.合并提取液后调节pH值为4~5,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3.收集上清液后调节pH值为8~9,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鹿骨粗提液;4.测定鹿骨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的含量,调节鹿骨粗提液pH值为6~7,然后按鹿骨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与蛋白酶1∶1的重量比加入蛋白酶;5.在55±0.5℃、1500~1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上一步骤的反应液1±0.1h,搅拌过程中保持反应液pH值为6~7;6.反应液100±5℃加热3~5min后过滤、离心,收集的上清液依次进行10KD、6KD过滤,得到鹿骨多肽提取液;(B)制备甜瓜籽多肽提取液1.清洗新鲜甜瓜籽,加入注射用水后在90~105℃、0.05~0.5MPa的条件下提取3~5次;2.合并提取液后调节pH值为4~5,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3.收集上清液后调节pH值为8~9,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甜瓜籽粗提液;4.测定甜瓜籽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的含量,调节甜瓜籽粗提液pH值为6~7,然后按甜瓜籽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与蛋白酶1∶1的重量比加入蛋白酶;5.在55±0.5℃、1500~1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上一步骤的反应液1±0.1h,搅拌过程中保持反应液pH值为6~7;6.反应液100±5℃加热3~5min后过滤、离心,收集的上清液依次进行10KD、6KD过滤,得到甜瓜籽多肽提取液;(C)制备口服多肽组合物1.鹿骨多肽提取液中的多肽与甜瓜籽多肽提取液中的多肽按4∶1~1∶4的重量比混合;2.按5~95份多肽加5~95份赋形剂的重量份数比加入赋形剂,即得到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本发明以鹿骨多肽和甜瓜籽多肽的重量为计算单位,避免了因产地、采集期、原料个体和提取工艺的差异而造成的各批次药物中有效成分的不同,各批次药物中有效成分差异小,药效稳定。本发明采用较为缓和的反应条件,降低了高温、强酸、强碱对蛋白质的破坏,同时还可充分去除提取物中非活性成分,从而充分的利用鹿骨及甜瓜籽中的有效成分及有效成分的前体成分。本发明采用生物酶解技术,有序的对鹿骨及甜瓜籽中的高分子量的蛋白质和多肽(≥10KD)进行酶水解,从而得到分子量≤6KD,且分子量分布集中,利于口服吸收的鹿骨多肽和甜瓜籽多肽。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比由5~95份多肽和5~95份赋形剂制成,其中多肽为鹿骨多肽和甜瓜籽多肽,鹿骨多肽与甜瓜籽多肽的重量比为4∶1~1∶4,鹿骨多肽和甜瓜籽多肽分子量≤6KD。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是赋形剂由甘草、蔗糖、单糖浆、糖精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糊精、吐温-80、硬脂酸镁、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纤维素、磷酸氢钙、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它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或二的不同点是赋形剂由甘草、蔗糖、单糖浆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它与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被制成鹿瓜多肽口服液。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或二的不同点是赋形剂由糖精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糊精、吐温-80、硬脂酸镁、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纤维素、磷酸氢钙、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其它与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被制成鹿瓜多肽片剂、胶囊、分散片剂或混悬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是鹿骨多肽与甜瓜籽多肽的重量比为3∶1~1∶3。其它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是鹿骨多肽与甜瓜籽多肽的重量比为2∶1~1∶2。其它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是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比由10~90份多肽和10~90份赋形剂制成。其它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的不同点是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比由20~80份多肽和20~80份赋形剂制成。其它与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九本实施方式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A)制备鹿骨多肽提取液1.清洗新鲜鹿骨,并将鹿骨粉粹,加入注射用水后在90~105℃、0.05~0.5MPa的条件下提取3~5次;2.合并提取液后调节pH值为4~5,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3.收集上清液后调节pH值为8~9,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鹿骨粗提液;4.测定鹿骨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的含量,调节鹿骨粗提液pH值为6~7,然后按鹿骨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与蛋白酶1∶1的重量比加入蛋白酶;5.在55±0.5℃、1500~1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上一步骤的反应液1±0.1h,搅拌过程中保持反应液pH值为6~7;6.反应液100±5℃加热3~5min后过滤、离心,收集的上清液依次进行10KD、6KD过滤,得到鹿骨多肽提取液;(B)制备甜瓜籽多肽提取液1.清洗新鲜甜瓜籽,加入注射用水后在90~105℃、0.05~0.5MPa的条件下提取3~5次;2.合并提取液后调节pH值为4~5,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3.收集上清液后调节pH值为8~9,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甜瓜籽粗提液;4.测定甜瓜籽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的含量,调节甜瓜籽粗提液pH值为6~7,然后按甜瓜籽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与蛋白酶1∶1的重量比加入蛋白酶;5.在55±0.5℃、1500~1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上一步骤的反应液1±0.1h,搅拌过程中保持反应液pH值为6~7;6.反应液100±5℃加热3~5min后过滤、离心,收集的上清液依次进行10KD、6KD过滤,得到甜瓜籽多肽提取液;(C)制备口服多肽组合物1.鹿骨多肽提取液中的多肽与甜瓜籽多肽提取液中的多肽按4∶1~1∶4的重量比混合;2.按5~95份多肽加5~95份赋形剂的重量份数比加入赋形剂,即得到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用盐酸和/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多肽分子量集中于4KD~6KD,占多肽物总质量的65%~80%。本实施方式选择的酶解条件可以充分的酶解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及多肽,使多肽分子量集中分布于4KD~6KD,而不会将蛋白质及多肽酶解的过小或酶解成氨基酸,并且分子量≤6KD的鹿瓜多肽组合物又具有良好的口服治疗效果。
根据世界著名多肽科学家邹远东专著的《酶法多肽论》,可知人体吸收蛋白质的主要形式不是氨基酸,而是以多肽的形式吸收的;多肽的吸收具有以下特点1.不需消化,直接吸收。人体自身合成的多肽是人体将蛋白质进行酶促水解所得(由促酶、消化酶、胰酶、胃蛋白酶、胃酸、消化道碱性物质进行分解,有的被分解为小肽,有的被分解为氨基酸残基,有的被分解为游离氨基酸,小肽最终通过小肠进行吸收,然后经人体细胞、组织、器官及血液大循环)。而体外人工合成的小肽表面有一层保护膜,被人体服食后不会受到人体的各种酶及酸碱物质二次水解,它和人体合成的肽一样直接进入小肠,被小肠所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发挥生物学功能。
2.吸收快速。人工体外合成的多肽,口服进入人体,它较氨基酸快70%的速度,快速地穿过人的口腔、胃,直接进入小肠,被小肠吸收,最终进入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器官及细胞组织,迅速发挥其生理作用和生物学功能。
3.以完整的形式吸收。多肽是以完整的形式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
4.多肽具有100%被人体吸收的特点。吸收后,不会有任何排泄物,而且是全部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5.多肽具有主动被人体吸收的特点。对于因消化系统缺陷、障碍、损伤,而不能吸收营养者,多肽具有主动让人体吸收或迫使人体吸收的特点。这对于那些消化能力差、营养缺乏、身体虚弱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6.多肽具有优先被人体吸收的特点。人们平常所食的营养物质,以及人体降解的氨基酸残基和氨基酸,与多肽的吸收竞争中,多肽具有优先吸收的特点。这与其被主动吸收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7.人体对多肽的吸收,具有不需耗费人体能量,不需增加消化道,特别是胃肠功能负担的特点。多肽自身具有极强的活性和能量,它的主动吸收、迫使吸收,就是自身的活性和能量在起作用。因此,它在被人体吸收时,不是人体耗费自身的能量去吸收它,而是多肽以自身的能量让人体吸收。它的这一显著特点对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的婴幼儿,对消化系统开始退化的老年人以及因过度运动急需氮源,而又不能增加胃肠功能负担的运动员、体力劳动者有着重要意义。
8.多肽在人体中表现出载体作用,可将平常人所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钙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吸附、粘贴、装载在本体上。
9.多肽可在人体中起运输工具的作用。可将各种营养物质吸附在本体上后运送到人体各个细胞、器官、组织,同本体一起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发挥各自不同的功能作用。这就是目前世界上人们把多肽原料中间体作为药品和食品配方的原因,其目的是要加强药效和强化营养,增强人体对其吸收率。
10.多肽被人体吸收后,可在人体中起信使作用。它作为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的信使,指挥神经,发挥自身作用,维护人体神经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效应,使人体变得更加灵活、灵敏、聪慧。
说明口服方式摄取多肽及多肽组合物具有其它摄取途径不可比拟的优势。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九的不同点是新鲜鹿骨粉碎成粒径小于1cm的骨颗粒。其它与实施方式九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九的不同点是蛋白酶由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大豆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酶活为8×105~11×105U/g。其它与实施方式九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九的不同点是加入的注射用水的重量是鹿骨重量的1.5~3倍。其它与实施方式九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九的不同点是加入的注射用水的重量是甜瓜籽重量的1.5~3倍。其它与实施方式九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九的不同点是低温静置的温度为0~20℃。其它与实施方式九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九的不同点是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福林酚试剂法或考马斯亮蓝法测定鹿骨多肽粗提取液和甜瓜籽多肽粗提取液中蛋白质及多肽的含量。其它与实施方式九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九的不同点是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酶活为9×105~10×105U/g。其它与实施方式九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九的不同点是将制备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分散片剂或混悬剂。其它与实施方式九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九的不同点是是以甘草和蔗糖为赋形剂,再向制成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中加入其自身质量2~10倍的蒸馏水制成鹿瓜多肽口服液。其它与实施方式九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十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九的不同点是是以糖精钠、糊精和磷酸氢钙为赋形剂,将制成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在<10Pa、-40~20℃的条件下冷冻干燥10~30h。其它与实施方式九相同。
本实施方式可用于制备鹿瓜多肽片剂、胶囊、分散片剂或混悬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二十用实施方式九制备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进行药效学实验(一)不同分子量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的药效学对比实验选择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为动物模型,本实验分5组进行,每组大白鼠12只第1组正常大白鼠;第2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不给药;第3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口服通过10KD滤膜的鹿瓜多肽组合物;第4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口服通过6KD滤膜的鹿瓜多肽组合物;第5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口服通过3KD滤膜的鹿瓜多肽组合物。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通过对比实验(一)表明第4组(口服通过6KD滤膜的鹿瓜多肽组合物)的效果最为理想,与第2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存在停药后病情反弹、无效的情况。
(二)不同剂型或药物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的关节肿胀度实验选择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为动物模型,本实验分9组进行,每组大白鼠12只第1组正常大白鼠;第2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不给药;第3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按每1kg大白鼠注射2.0mL的剂量注射针剂鹿瓜多肽组合物(现已公开的鹿瓜多肽制品);第4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在第3组用药量的基础上每次注射加5mg强的松;第5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按每1kg大白鼠口服2.5mL鹿瓜多肽口服液(口服鹿瓜多肽加蒸馏水稀释3倍制成);第6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按每1kg大白鼠口服10mL鹿瓜多肽口服液(口服鹿瓜多肽加蒸馏水稀释3倍制成),并在每次服药时加入5mg强的松;第7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每次用药5mg强的松;第8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每次用药200mg阿司匹林;第9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每次用药10mg强的松。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通过对比实验(二)表明第5组(按每1kg大白鼠口服2.5mL鹿瓜多肽口服液)的效果理想,与第2组相比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存在停药后病情反弹、无效的情况。
(三)不同剂型或药物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的白介素-2对比实验选择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为动物模型,本实验分9组进行,每组大白鼠12只第1组正常大白鼠;第2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不给药;第3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按每1kg大白鼠注射2.0mL的剂量注射针剂鹿瓜多肽组合物(现己公开的鹿瓜多肽制品);第4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在第3组用药量的基础上每次注射加5mg强的松;第5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按每1kg大白鼠口服2.5mL鹿瓜多肽口服液(口服鹿瓜多肽加蒸馏水稀释3倍制成);第6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按每1kg大白鼠口服10mL鹿瓜多肽口服液(口服鹿瓜多肽加蒸馏水稀释3倍制成),并在每次服药时加入5mg强的松;第7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每次用药5mg强的松;第8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每次用药200mg阿司匹林;第9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每次用药10mg强的松。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通过对比实验(三)说明服用鹿瓜多肽口服液(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白介素-2的数值明显的升高,与第2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四)不同剂型或药物治疗佐剂性关节炎的肿瘤坏死因子实验选择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为动物模型,本实验分9组进行,每组大白鼠12只第1组正常大白鼠;第2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不给药;第3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按每1kg大白鼠注射2.0mL的剂量注射针剂鹿瓜多肽组合物(现已公开的鹿瓜多肽制品);第4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在第3组用药量的基础上每次注射加5mg强的松;第5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按每1kg大白鼠口服2.5mL鹿瓜多肽口服液(口服鹿瓜多肽加蒸馏水稀释3倍制成);第6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按每1kg大白鼠口服10mL鹿瓜多肽口服液(口服鹿瓜多肽加蒸馏水稀释3倍制成),并在每次服药时加入5mg强的松;第7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每次用药5mg强的松;第8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每次用药200mg阿司匹林;第9组佐剂性关节炎大白鼠,每次用药10mg强的松。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通过对比实验(四)说明鹿瓜多肽口服液(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明显有抗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与第2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实验结果说明实施方式九制备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治疗关节炎等骨科疾病的效果明显优于现有鹿瓜多肽药物。
权利要求
1.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比包括5~95份多肽和5~95份赋形剂,其中多肽为鹿骨多肽和甜瓜籽多肽,鹿骨多肽与甜瓜籽多肽的重量比为4∶1~1∶4,鹿骨多肽和甜瓜籽多肽分子量≤6K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赋形剂由甘草、蔗糖、单糖浆、糖精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糊精、吐温-80、硬脂酸镁、羧甲基淀粉钠、羟丙纤维素、磷酸氢钙、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鹿骨多肽与甜瓜籽多肽的重量比为3∶1~1∶3。
4.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A)制备鹿骨多肽提取液1.清洗新鲜鹿骨,并将鹿骨粉粹,加入注射用水后在90~105℃、0.05~0.5MPa的条件下提取3~5次;2.合并提取液后调节pH值为4~5,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3.收集上清液后调节pH值为8~9,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鹿骨粗提液;4.测定鹿骨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的含量,调节鹿骨粗提液pH值为6~7,然后按鹿骨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与蛋白酶1∶1的重量比加入蛋白酶;5.在55±0.5℃、1500~1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上一步骤的反应液1±0.1h,搅拌过程中保持反应液pH值为6~7;6.反应液100±5℃加热3~5min后过滤、离心,收集的上清液依次进行10KD、6KD过滤,得到鹿骨多肽提取液;(B)制备甜瓜籽多肽提取液1.清洗新鲜甜瓜籽,加入注射用水后在90~105℃、0.05~0.5MPa的条件下提取3~5次;2.合并提取液后调节pH值为4~5,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3.收集上清液后调节pH值为8~9,再在低温条件下静置15~30h,然后过滤、离心,收集上清液得到甜瓜籽粗提液;4.测定甜瓜籽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的含量,调节甜瓜籽粗提液pH值为6~7,然后按甜瓜籽粗提液中蛋白质及多肽与蛋白酶1∶1的重量比加入蛋白酶;5.在55±0.5℃、1500~1800r/min的条件下搅拌上一步骤的反应液1±0.1h,搅拌过程中保持反应液pH值为6~7;6.反应液100±5℃加热3~5min后过滤、离心,收集的上清液依次进行10KD、6KD过滤,得到甜瓜籽多肽提取液;(C)制备口服多肽组合物1.鹿骨多肽提取液中的多肽与甜瓜籽多肽提取液中的多肽按4∶1~1∶4的重量比混合;2.按5~95份多肽加5~95份赋形剂的重量份数比加入赋形剂,即得到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新鲜鹿骨粉碎成粒径小于1cm的骨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蛋白酶由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无花果蛋白酶、半胱氨酸蛋白酶、大豆蛋白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酶活为8×105~11×105U/g。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盐酸和/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福林酚试剂法或考马斯亮蓝法测定鹿骨多肽粗提取液和甜瓜籽多肽粗提取液中蛋白质及多肽的含量。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蛋白酶为木瓜蛋白酶,酶活为9×105~10×105U/g。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制备的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制成口服液、片剂、胶囊、分散片剂或混悬剂。
全文摘要
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口服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它解决了现有鹿瓜多肽组合物制备过程中10KD以上的蛋白质及多肽绝大部分被丢弃和现有鹿瓜多肽组合物不适合口服、口服疗效差的问题。口服鹿瓜多肽组合物按重量份数比包括5~95份多肽和5~95份赋形剂,其中多肽为鹿骨多肽和甜瓜籽多肽,鹿骨多肽与甜瓜籽多肽的重量比为4∶1~1∶4,鹿骨多肽和甜瓜籽多肽分子量≤6KD。制备方法(A)制备鹿骨多肽提取液;(B)制备甜瓜籽多肽提取液;(C)制备口服多肽组合物。本发明采用生物酶解技术,对鹿骨及甜瓜籽中的高分子量的蛋白质和多肽进行酶水解,从而得到分子量≤6KD,且分子量分布集中,利于口服吸收的鹿骨多肽和甜瓜籽多肽。
文档编号A61P19/02GK1883536SQ20061001010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1日
发明者徐俊, 王东绪, 何利群, 王禹 申请人:哈尔滨吉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