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梗阻的灌肠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33391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肠梗阻的灌肠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肠梗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由多种中药配置而成的,并对急慢性肠梗阻有明显治疗作用的灌肠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肠梗阻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肠道通畅性遭到破坏所造成的一系列症状和病理改变,是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肠梗阻通常表现为腹痛,呕吐,不排便,腹胀。主要原因是由肠腔狭窄、肿胀,肠蠕动减弱,肠道的血液循环障碍等因素造成的。如果肠道梗阻的时间较长,因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肠道出血或坏死,并形成弥漫性腹膜炎。目前,在急慢性肠梗阻的治疗方面,多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应用抗菌素消炎以减少毒素的产生等基础治疗。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此外,还可采取灌肠方法治疗,但一般多采用生理盐水、甘露醇和肥皂水等灌肠液。这些灌肠液治疗措施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也能够缓解症状,或者能够暂时疏通肠道,然而很难达到彻底治愈肠梗阻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中药配置而成,能够清解攻下,有效治疗肠梗阻的灌肠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这种治疗肠梗阻的灌肠合剂,主要由厚朴、炒莱菔子、生大黄、桃仁、芒硝、赤芍、枳实、木香、败酱草等中药成分构成的,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g)的中药组成厚朴9-30g炒菜菔子9-30g生大黄9-15g
桃仁9-15g芒硝9-15g赤芍9-15g枳实9-15g木香9-15g败酱草9-30g这种治疗肠梗阻的灌肠液,其最佳的重量配比是厚朴20炒莱菔子20g 生大黄12g桃仁12g 芒硝13g 赤芍12g枳实10g 木香12g 败酱草20g这种治疗肠梗阻灌肠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方法制成1、将药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时加药物重量8倍的水,煎煮时间为2-3小时,取滤液备用;第二次煎煮时加药物重量7倍的水,煎煮时间为1-2小时,取滤液备用;第三次煎煮时加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煮时间为1-2小时,取滤液备用。
2、将三次煎煮的滤液合并、过滤,静置22-24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搅匀,分装灭菌得灌肠合剂。
本发明在治疗时,按照配方量所得到的灌肠合剂,分两次从肛门灌入,每次100ml,取臀部抬高体位,使药液全部进入不排出。3-5天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为纯天然制剂,组方简单合理。厚朴、炒莱菔子,宽肠理气,开郁导滞;生大黄、芒硝,荡涤积滞,活血攻下;枳实、木香,行气导滞,消痞除满;桃仁、赤芍,活血行气;败酱草,清热解毒。符合中医辩证施治的理论。
本发明经试用得知,具有用药简单方便,不增加梗阻以上肠管容量和压力,痛苦小。治疗效果明显,经直肠给药,不仅可以直接刺激肠道,促进肠蠕动,疏通肠道。还能够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药物有效成分,从而达到改善胃肠道微循环,降低内毒素,抑制细胞炎性介质的释放,消除梗阻,清解攻下,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临床上应用病例120例,总有效率为92.50%。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由厚朴、炒莱菔子、生大黄、桃仁、芒硝、赤芍、枳实、木香、败酱草等中药成分制成(单位为克)。其中厚朴20、炒莱菔子20、生大黄12、桃仁12、芒硝13、赤芍12、枳实10、木香12、败酱草红花20。
制备方法为1、将药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时加药物重量8倍的水,煎煮时间为2小时,取滤液备用;第二次煎煮时加药物重量7倍的水,煎煮时间为1.5小时,取滤液备用;第三次煎煮时加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煮时间为1小时,取滤液备用。
②将三次煎煮的滤液合并、过滤,静置24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搅匀,分装灭菌得灌肠合剂。
使用时,将灌肠合剂每天分两次从肛门灌入,取臀部抬高体位,使药液全部进入不排出。发明人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证明了这种灌肠合剂在治疗肠梗阻中的治疗效果。
例1马某某,男,69岁,因腹痛,呕吐6天,不排便入院。查体发现,患者腹部略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肠蠕动波,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腹部透视,腹部肠腔积气,见多个气液平。诊断为慢性肠梗阻,入院后给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等基础治疗,然后采用灌肠合剂治疗。经上述处理,2天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例2陈某某,女,42岁,因急剧腹痛,呕吐2天,不排便入院。查体发现,患者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肠蠕动波,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亢进。腹部透视腹部肠腔积气,见多个气液平,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入院后给予禁食、补液、胃肠减压等基础治疗,配合灌肠合剂治疗。经上述处理,2天后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例3张某某,女,17岁,患者5年前因贲门失驰症行手术治疗。2天前因饮食不慎出现腹痛、腹胀,无排气排便。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给予治疗,效果欠佳。到我院就诊,腹透视小肠胀气,肠腔内有气液平。给予禁食,补液,清解攻下合剂灌肠,三天后痊愈出院。
例4林某某,女,32岁,患者1年前行阑尾切除手术。3天前出现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排气排便次数减少。腹透视肠梗阻。诊断为粘连性肠梗阻(不完全性)。给予禁食,补液,抗菌消炎,合剂灌肠,2天后症状缓解后出院。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肠梗阻的灌肠合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厚朴9-30g炒莱菔子9-30g生大黄9-15g桃仁9-15g芒硝9-15g赤芍9-15g枳实9-15g木香9-15g败酱草9-30g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肠梗阻的灌肠合剂,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厚朴20 炒莱菔子20g 生大黄12g桃仁12g芒硝13g 赤芍12g枳实10g木香12g 败酱草20g。
3.一种治疗肠梗阻的灌肠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制成①将药物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煎煮时加药物重量8倍的水,煎煮时间为2-3小时,取滤液备用;第二次煎煮时加药物重量7倍的水,煎煮时间为1-2小时,取滤液备用;第三次煎煮时加药物重量6倍的水,煎煮时间为1-2小时,取滤液备用。②将三次煎煮的滤液合并、过滤,静置22-24小时后取上清液,浓缩、搅匀,分装灭菌得灌肠合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治疗肠梗阻的灌肠合剂,它由厚朴、炒莱菔子、生大黄、桃仁、芒硝、赤芍、枳实、木香、败酱草等中药成分按比例构成。制备方法先将药物加水煎煮三次,然后将三次煎煮的滤液合并、过滤,静置后取上清液,浓缩、搅匀,分装灭菌得灌肠合剂。本发明为纯中药成分,具有组方合理,用药简单方便,治疗效果明显等特点,临床上应用病例120例,总有效率达到92.50%。
文档编号A61K33/04GK1883594SQ20061004418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9日
发明者李平, 张云杰, 孟繁铭, 刘淑娟, 朱勇 申请人:李平, 张云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