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

文档序号:111424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检测及辅导治疗的方法。
背景技术
心理是大脑的机能,而大脑通过神经系统支配躯体各系统、器官。因此,大脑的心理活动(感知、记忆、思维、情感、信念、态度等)能影响躯体的生理机能,既可以使其从正常向病理方向变化,也可以使其从病理向正常方向变化。亦即心理活动不仅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身体健康的先决条件,也是防治其它疾病的必要保证。
人类对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年历史,并形成多个理论体系和学派。最具代表性的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和学习理论、华生等人的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等。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在一生的发展中会出现(对外界)许多不适应的情况。当无法适应这种变化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如能较好地适应,则成为心理健康的人;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本质是好的,有向好的、完善的方向发展的巨大潜力,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实现的价值与尊严。主张创造一种环境,使其感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感到自己的潜力,从而影响到内心世界发生变化,心理状态向好的方面转变;条件反射和学习理论中,条件反射原理强调语言对于人,作为刺激信号,刺激大脑,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变化,进而引起生理上的相应反应。积极的语言暗示可以治病,消极的语言暗示则可以致病;学习理论则把个体的思想、行为习惯看成是从社会环境中学习得来的反应形式。既然不良的心理状态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那么也可以通过学习的方法来纠正和消除;行为主义(认知)理论则强调人的行为模式是在环境刺激作用下习得或训练形成的,是对环境刺激的反应。心理治疗就是试图寻找引起不良反应的刺激,确定那些强化行为或保持行为的环境条件,通过制定一些训练或利用某些技术方法,使人以新的、适宜的反应代替适宜不良的反应。
综合以上理论可以说明人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的变化有内在因素,但更主要是由外界环境的刺激、影响而引起的。这种刺激和影响可以使心理状态向好的方向转变,也可以向坏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合适的环境条件,给予适当的刺激和影响,辅以强化训练和技术手段,在自身的学习机能发挥作用下,能够纠正和消除不好的行为模式,改善和恢复良好的心理状态,成为与环境和谐一至的心理健康的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心理医学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运用人工智能原理和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为平台建立一个合适的模拟环境,对心理健康有问题的人进行测试和针对性的训练、辅导,力求改善其心理状况,达到健康水平的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
首先在计算机中建立一套包括维护管理单元,心理测试辅导知识库,辅助心理测试辅导多媒体文件库,搜索推理控制逻辑,过程控制单元,交互式多媒体控制逻辑的软件糸统;采用如下步骤对被测人进行测试或辅导开始→判断是心理测试还是心理辅导?是!→过程控制单元→交互式多媒体控制逻辑→搜索推理控制逻辑→结束;否!→维护管理单元→判断是否操作完成?否!→返回维护管理单元;是!→结束;维护管理单元采用如下步骤操作开始→知识库维护?是!→加入新知识?是!输入知识描述关键字→加入新知识到知识库中→返回;否!→输入知识描述关键字→删除知识库中对应项→返回;知识库维护?否!→加入新文件?是!→输入新文件描述关键字→加入新文件到文字库中→返回;否!→输入文件描述关键字→册除多媒体文件库中对应项→返回。
过程控制单元采用如下步骤操作开始→获取操作对象特征标识→心理测试?是!→自选测试项目?是!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否!→据年令自动测试?是!→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否!据年令性别自动测试?是!→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否!→据年令和职业自动测试→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心理测试?否!→自选辅导项目?是!→S;否!据测试结果自动选择辅导项目?是!→S;否!据历史辅导档案记录自动选择辅导项目→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S→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
交互式多媒体控制逻辑采用如下步骤操作开始→读取已规划的测试或辅导过程→据过程中的动作顺序调用多媒体文件库中对应动作文件→播放心理测试或辅导多媒体文档→输出测试或辅导信息→输入测试或辅导对象反应信息→过程结束?否!→返回→据过程中的动作顺序调用多媒体文件库中对应动作文件;是!→转出。
搜索推理控制逻辑采用如下步骤操作搜索推理控制逻辑→过程规划或结果分析?结果分析!→S;过程规划!→读取过程规划标识→测试或辅导?测试!→自选或自动?自选!→自选待测项目→调第一待测项目→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测试过程动作糸列→所有项目?否?调下一待测项目→返回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测试过程动作糸列;是!→转出;自动→据特征标识搜索知识库确定自动测试项目组→调第一待测项目→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测试过程动作糸列→所有项目?否?调下一待测项目→返回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测试过程动作糸列;是!→转出;辅导!→自选或自动?自选!→自选待辅导项目→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辅导过程动作糸列→转出;自动!→本次测试结果?本次!→读本次测试记录→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辅导过程动作糸列→转出;非本次!→读历史测试档案记录→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辅导过程动作糸列→转出;S→读入对象特征标识→测试结果分析或辅导效果评估?结果分析!→读入对象测试反应信息→读入测试项目→计算项目得分→调第一测试项目→搜索知识库得出测试结论及建议确定推荐辅导项目→所有项目?否!→调下一测试项目→返回搜索知识库得出测试结论及建议确定推荐辅导项目;是!→记入测试档案→E;效果评估→读入对象反应信息→读入辅导项目→计算项目得分→搜索知识库评估辅导结果给出建议→记入辅导档案→E→转出。
心理测试辅导知识库包括心理测试知识和心理辅导知识两类;心理测试知识包括测试过程规划和测试结果分析;心理辅导知识包括辅导过程规划和辅导效果评估。
辅助心理测试辅导多媒体文件库包括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两类多媒体文件;依文件索引结构,心理测试过程按下述步骤进行心理问题1-n,→年令段1-n,→职业分类1-n,→男、女,→文字、音乐、动画、游戏、影视,→文字1-n、音乐1-n、动画1-n、游戏1-n、影视1-n;依文件索引结构,心理辅导过程按下述步骤进行心理问题1-n,→年令段1-n,→职业分类1-n,→男、女,→文字、音乐、动画、游戏、影视,→文字1-n、音乐1-n、动画1-n、游戏1-n、影视1-n。
测试过程规划按下述步骤进行年令段、年令段性别、年令段职业,→测试项目1-n、自动测试项目,→动作文件1-n。
测试结果分析按下述步骤进行年令段1-n→测试项1-n→得分段1-n→结论建议→辅导项目;年令段1-n→男、女→测试项1-n→得分段1-n→结论建议→辅导项目;年令段1-n→职业1-n→测试项1-n→得分段1-n→结论建议→辅导项目。
辅导过程规划按下述步骤进行年令段、年令段性别、年令段职业,→辅导项目1-n,→动作文件1-n。
辅导效果评估按下述步骤进行男、女→年令段1-n→辅导项1-n→得分段1-n→评估建议;年令段1-n→职业1-n→辅导项目1-n→得分段1-n→评估建议。
本发明其优点是针对心理健康问题测试和辅导过程的特点,合理运用了基于计算机的人工智能和多媒体技术的技术特长,充分发挥了心理学理论结晶和专家实践经验的作用,以一个符合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更贴近社会生活环境的方式来影响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因而更易于收到好的效果。
与由人来进行同样测试和辅导过程相比,本方法具有无疲劳、无感情因素、无情绪波动、水平一致、私密性强、可无限重复、可最大限度发挥少数心理专家的作用等优点;另外,可针对测试或辅导对象具体情况动态搭建模拟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特定环境和抽象场景的功能是用其它方法难以实现的。


附图1是本发明的糸统结构框图;附图2是本发明的计算机主程序工作流程图;附图3是本发明的过程控制单元工作流程图;附图4是本发明的交互式多媒体控制逻辑工作流程图;附图5是本发明的搜索推理控制逻辑工作流程图1;附图6是本发明的搜索推理控制逻辑工作流程图2;附图7是本发明的心理测试辅导知识库结构图1;附图8是本发明的心理测试辅导知识库结构图2;附图9是本发明的心理测试辅导知识库结构图3;附图10是本发明的辅助心理测试辅导多媒体文件库结构图;附图11是本发明的维护管理单元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要从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和应用场合等方面来考虑。
在计算机硬件方面,为达到良好效果,除计算机的常规配置外,还要结合心理测试辅导互动交流需要,增加交互式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如触摸、音响、投影、操纵等装置;在计算机软件方面,由维护管理单元,心理测试辅导知识库,辅助心理测试辅导多媒体文件库,搜索推理控制逻辑,过程控制单元,交互式多媒体控制逻辑等五个模块构成,结构框图见附图1;由以上基于本方法构成的智能心理测试辅导系统工作流程见附图2。各模块的主要功能描述如下心理测试辅导知识库运用人工智能原理、结合心理学理论及专家实践经验建立的心理健康问题测试和辅导专家知识库,用于对被测对象反应信息的分析判断和指导对操作对象的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其知识结构见附图7、附图8、附图9。
辅助心理测试辅导多媒体文件库运用人工智能原理及多媒体技术、结合心理学理论及专家实践经验建立的辅助进行心理健康问题测试和辅导的多媒体文件库,包含文字、音乐、动画、游戏、影视等多媒体文件形式。用于在心理问题测试和辅导过程中,根据测试对象情况、拟测项目以及辅导对象情况、拟辅导项目,进行有效的测试和辅导。其文件索引结构见附图10。
搜索推理控制逻辑运用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根据测试对象情况、拟测项目以及辅导对象情况、拟辅导项目,规划针对性的心理问题测试和心理辅导过程,以恰当的互动方式获得最佳的测试和辅导效果;运用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对心理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给出结论和建议,及需进行的辅导项目;运用知识库中的专家知识对心理辅导后的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给出建议,并记录在案,以备效果跟踪及下次辅导时参考。其操作流程见附图5、附图6。
交互式多媒体控制逻辑根据已规划好的心理问题测试或心理辅导过程,调用多媒体文件库中的多媒体测试或辅导文件,以多媒体的恰当形式(文字、音乐、动画、游戏、影视等)对测试对象或辅导对象进行测试或辅导。在互动交流过程中获得对象的反应信息,得到测试的结果和评估辅导效果的数据。其操作流程见附图4过程控制单元识别操作对象特征(性别、年龄、职业等),确定测试或辅导方式自选/自动,年龄性别相关、年龄职业相关及依据本次测试结果、依据历史辅导跟踪记录等。其操作流程见附图3维护管理单元完成对心理测试辅导知识库、辅助心理测试辅导多媒体文件库的维护。包括增加新的心理测试和辅导专家知识,删除或修改已有知识;增加新的心理测试和辅导多媒体文件,删除或修改已有文件。通过该单元的操作,实现知识更新和系统的自我完善。其操作流程见附图11。
具体实施方式
中还要考虑应用场合问题,因而有家庭版和专业版之分。家庭版更侧重于某方面问题的测试和辅导,如青少年心理健康常见问题;更多采用动画、游戏等青少年易于接受的方式。而专业版则主要用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范围更宽,方式更多,系统也更复杂。
本发明的最佳应用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测试和辅导。
青少年是指年龄大约在十二到十七岁之间的年轻人,主要是初、高中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状态比较复杂,有来自生理发育阶段的问题影响,也有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反应,有来自生活方面的负担表现,也有来自社会的影响后果。适应和调整能力差,心理不健康较为普遍,是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他们有一定的行为能力,但又缺乏足够的是非判别和后果预判能力,不正常的心态会导致行为的偏差,对个人、家庭、社会都可能带来危害。
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辅导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和解决好有青少年特点的特殊问题,如要进行与其认知水平、语言习惯相匹配的同辈交流,即“职业性退行”,以取得其信赖与合作;青少年喜欢模仿,正面榜样的行为方式、成长历程示范作用明显;对个人的隐私非常敏感,对保密性要求高;对潜在能力的鼓励与挖掘会起意想不到的作用;以父母或老师的角色进行交流有时会强化辅导力度;避免“转移关系”、即被辅导者把与他人关系转移到与辅导者的关系上来,造成误解,影响辅导效果;青少年正处于同性期阶段,只喜欢与同性的伙伴交流,辅导者与被辅导者最好是同性的等等。
在实践中,能够兼顾以上问题很难,但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则能较易实施。根据对象情况以计算机为平台建立合适的模拟环境和条件,以恰当的方式和环境与对象交流,能收到较好的测试和辅导效果。如通过动画或游戏的方式,在情节里面有同龄角色与被测试或被辅导者对话;有英雄豪杰或被辅导者喜欢的卡通人物等正面人物形象在剧情中作示范引导(促其模仿);在游戏过程中使其在某一方面具有了超人的能力(挖掘潜力,增强信心);故事情节中使其成为了家庭一员,在倾听父母的谆谆教诲,……。这就是本发明的魅力所在!
权利要求
1.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在计算机中建立一套包括维护管理单元,心理测试辅导知识库,辅助心理测试辅导多媒体文件库,搜索推理控制逻辑,过程控制单元,交互式多媒体控制逻辑的软件糸统;采用如下步骤对被测人进行测试或辅导开始→判断是心理测试还是心理辅导?是!→过程控制单元→交互式多媒体控制逻辑→搜索推理控制逻辑→结束;否!→维护管理单元→判断是否操作完成?否!→返回维护管理单元;是!→结束;维护管理单元采用如下步骤操作开始→知识库维护?是!→加入新知识?是!输入知识描述关键字→加入新知识到知识库中→返回;否!→输入知识描述关键字→删除知识库中对应项→返回;知识库维护?否!→加入新文件?是!→输入新文件描述关键字→加入新文件到文件库中→返回;否!→输入文件描述关键字→册除多媒体文件库中对应项→返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控制单元采用如下步骤操作开始→获取操作对象特征标识→心理测试?是!→自选测试项目?是!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否!→据年令自动测试?是!→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否!据年令性别自动测试?是!→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否!→据年令和职业自动测试→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心理测试?否!→自选辅导项目?是!→S;否!据测试结果自动选择辅导项目?是!→S;否!据历史辅导档案记录自动选择辅导项目→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S→设置特征标识→调用搜索推理控制逻规划测试或辅导过程→转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其特征在于交互式多媒体控制逻辑采用如下步骤操作开始→读取已规划的测试或辅导过程→据过程中的动作顺序调用多媒体文件库中对应动作文件→播放心理测试或辅导多媒体文档→输出测试或辅导信息→输入测试或辅导对象反应信息→过程结束?否!→返回→据过程中的动作顺序调用多媒体文件库中对应动作文件;是!→转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搜索推理控制逻辑采用如下步骤操作搜索推理控制逻辑→过程规划或结果分析?结果分析!→S;过程规划!→读取过程规划标识→测试或辅导?测试!→自选或自动?自选!→自选待测项目→调第一待测项目→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测试过程动作糸列→所有项目?否?调下一待测项目→返回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测试过程动作糸列;是!→转出;自动→据特征标识搜索知识库确定自动测试项目组→调第一待测项目→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测试过程动作糸列→所有项目?否?调下一待测项目→返回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测试过程动作糸列;是!→转出;辅导!→自选或自动?自选!→自选待辅导项目→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辅导过程动作糸列→转出;自动!→本次测试结果?本次!→读本次测试记录→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辅导过程动作糸列→转出;非本次!→读历史测试档案记录→搜索知识库规划对应辅导过程动作糸列→转出;S→读入对象特征标识→测试结果分析或辅导效果评估?结果分析!→读入对象测试反应信息→读入测试项目→计算项目得分→调第一测试项目→搜索知识库得出测试结论及建议确定推荐辅导项目→所有项目?否!→调下一测试项目→返回搜索知识库得出测试结论及建议确定推荐辅导项目;是!→记入测试档案→E;效果评估→读入对象反应信息→读入辅导项目→计算项目得分→搜索知识库评估辅导结果给出建议→记入辅导档案→E→转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心理测试辅导知识库包括心理测试知识和心理辅导知识两类;心理测试知识包括测试过程规划和测试结果分析;心理辅导知识包括辅导过程规划和辅导效果评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心理测试辅导多媒体文件库包括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两类多媒体文件;依文件索引结构,心理测试过程按下述步骤进行心理问题1-n,→年令段1-n,→职业分类1-n,→男、女,→文字、音乐、动画、游戏、影视,→文字1-n、音乐1-n、动画1-n、游戏1-n、影视1-n;依文件索引结构,心理辅导过程按下述步骤进行心理问题1-n,→年令段1-n,→职业分类1-n,→男、女,→文字、音乐、动画、游戏、影视,→文字1-n、音乐1-n、动画1-n、游戏1-n、影视1-n。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过程规划按下述步骤进行年令段、年令段性别、年令段职业,→测试项目1-n、自动测试项目,→动作文件1-n。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其特征在于测试结果分析按下述步骤进行年令段1-n→测试项1-n→得分段1-n→结论建议→辅导项目;年令段1-n→男、女→测试项1-n→得分段1-n→结论建议→辅导项目;年令段1-n→职业1-n→测试项1-n→得分段1-n→结论建议→辅导项目。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导过程规划按下述步骤进行年令段、年令段性别、年令段职业,→辅导项目1-n,→动作文件1-n。
1 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导效果评估按下述步骤进行男、女→年令段1-n→辅导项1-n→得分段1-n→评估建议;年令段1-n→职业1-n→辅导项目1-n→得分段1-n→评估建议。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一种计算机智能心理测试辅导方法,涉及运用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测试和辅导;在计算机中建立一套包括维护管理单元,心理测试辅导知识库,辅助心理测试辅导多媒体文件库,搜索推理控制逻辑,过程控制单元,交互式多媒体控制逻辑的软件糸统;结合心理学理论及心理医学专家多年的实践经验,运用人工智能原理和多媒体技术,以计算机为平台建立一个合适的模拟环境;通过这个模拟环境与对象的互动交流,测试对象心理健康水平,判断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类型和严重程度,给出建议;同样,通过合适的模拟环境的互动交流,对辅导对象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和训练,最终达到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B5/16GK1846613SQ20061006050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0日
发明者张晓辉, 张晓敏 申请人:张晓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