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便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6624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便秘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原料而组成的专门治疗小儿便秘的中药处方。
背景技术
小儿便秘是儿科临床的常见多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资料表明,其发病率为8%左右,近年来有逐渐增加趋势,便秘日久,可引起食欲减退,腹胀,甚至腹痛、头晕、睡眠不安等,严重者可导致脱肛或肛裂,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较大影响。
小儿习惯性便秘的原因虽多,但中医认为主要病机为腑行不畅,浊气不降,大肠传导功能失常。传统药方主要以泻下药物为主配合益气、养阴等药物,如一捻金、麻子仁丸等,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停药容易复发;由于组方不符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难以从根本上根治小儿便秘。

发明内容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小儿便秘的病因和临床特点,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小儿便秘的中药。
2.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药理论对小儿便秘机理的认识和治疗原则,结合多年诊疗本病的临床经验,反复筛选、精心研制成的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清热通便的中药处方。
3.一种治疗小儿便秘的中药处方,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术6~18,枳壳(实)3~10,杏仁6~10,厚朴3~10,莱菔子6~15,决明子6~12,芦荟1~6。
本发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术10,枳壳(实)6,杏仁10,厚朴6,莱菔子10,决明子10,芦荟2。
本发明的中药组方具有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清热通便的功效,主治小儿便秘积滞燥热型,症见大便干燥或秘结不通,间隔时间延长,常2~3日以上才排便;或排便时间如常,但排便艰涩,粪质坚硬。可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夜寐不安,舌质淡红或红,舌苔白腻或薄黄而腻,指纹紫滞,脉濡滑或滑数。
本发明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应采取攻补兼施,以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清热通便为治疗原则。方中白术健脾益气,促使脾健气行,推动有力,增强肠胃蠕动功能;且白术又能生津液起濡润作用,使肠道津液常润,粪质不燥,为君药;枳壳、厚朴、莱菔子宽肠下气,消食除满,与白术配伍则补中行滞,使脾气得复,津液自生而便结遂通,共为臣药。杏仁宣肺下气,润肠通便,有提壶揭盖之妙用;决明子、芦荟清肝泻热,润肠通便,使诸药直达病所,共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健脾不壅阻,行气不伤气,清热不伤中,润燥无腻碍,通下无过虞,为治疗小儿便秘的良药。
临床应用表明,本发明中药可显著缓解便秘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有效率100%。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试验研究表明,小儿便秘中药具有促进动物胃肠蠕动,使大便在肠道停留的时间缩短,水分吸收减少,排便量增加;还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增进食欲,解痉止痛作用。
本发明适合应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制开发成携带服用方便、小儿容易接受的颗粒、口服液、胶囊、片剂、袋泡剂等,可进一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列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术10,枳壳(实)6,杏仁10,厚朴6,莱菔子10,决明子10,芦荟2。
实施例2本发明的中药处方,按常规方法水煎取汁口服,治疗小儿便秘,安全有效。
实施例3本发明药物应用现代制药技术如水煎、醇提等方法,可研制开发成携带服用方便、小儿容易接受的颗粒、口服液、胶囊、片剂、袋泡剂等,可进一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便秘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术6~18,枳壳(实)3~10,杏仁6~10,厚朴3~10,莱菔子6~15,决明子6~12,芦荟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小儿便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最佳重量份配比的原料药物组成白术10,枳壳(实)6,杏仁10,厚朴6,莱菔子10,决明子10,芦荟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小儿便秘的药物,其特征在于适合应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制开发成携带服用方便、小儿容易接受的颗粒、口服液、胶囊、片剂、袋泡剂等常用口服制剂。
4.权利要求1所述药物,在制备治疗小儿便秘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专门治疗小儿便秘的中药。本发明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便秘病位在大肠,而病机关键与脾、肺、肝等脏关系密切,临床以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清热通便为治疗原则组方,突破了传统药方以泻药为主的缺陷,解决了小儿便秘不能根治的痼疾。其主要成分和含量为(重量份数)白术6~18,枳壳(实)3~10,杏仁6~10,厚朴3~10,莱菔子6~15,决明子6~12,芦荟1~6。该中药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无毒副作用,适合应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制开发成携带服用方便、小儿容易接受的颗粒、口服液、胶囊、片剂、袋泡剂等,可进一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
文档编号A61K9/48GK101062234SQ200610076429
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5日
发明者陈永辉 申请人:陈永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