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颗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438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痛风颗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的药。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与高蛋白食谱等有密切关系,以往在我国比较少见。欧美各国发病率在千分之二至三左右,某些地区高达千分之三,我国近十年来由于营养改善和平均寿命延长,痛风发病率也逐年上升。(1)(2)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如防治不当,不仅急性发作有很大痛苦,且易导致关节畸形、肾结石、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后果,肾功能不全者预后效差,痛风患者常伴有肥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倾向,这些也是形成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肾小动脉硬化、脑动脉硬化的促发因素。在治疗上,至今常用西药秋水仙碱止痛,别嘌呤醇抑制尿酸生成,丙磺舒增加尿酸排泄,在服用中除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外,可对骨髓的抑制,或引起白细胞降低,及肝肾功能的损害。别嘌呤醇服用后,可有发热,过敏性皮疹、腹痛、腹泻。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甚至肝功能损害、偶有发生坏死性皮炎,且用药期间可发生尿酸转移性痛风发作。(2)随着服药时间的延续,患者对上述药物的副作用及恐惧心理与日俱增,据报导在307例痛风患者中,服别嘌呤醇、秋水仙碱治疗188例发生毒副作用者62例(占32.98%),其中呕吐,腹泻26例(占13.83%);胃出血4例(占2.13%)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4例(占2.13%);诱发心脏病1例(占0.53%);剥脱性皮炎2例(占1.06%),脱发2例(占1.06%),头昏、乏力,全身浮肿5例(占2.66%);因肝肾功能损害、剥脱性皮炎抢救4例。占2.13%);60例毒副反应的患者均按医嘱服药,大多在2~3周后出现,(2)由此可见寻找一种既能排泄尿酸抑制尿酸合成,又能消肿止痛,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新中成药,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痛风效果好的痛风颗粒。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痛风颗粒,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土茯苓 12~25%蚕沙15~20%威灵仙 15~20%粉萆 12~20%重楼6~20% 徐长卿 8~20%车前子 4~8%。
本发明治疗痛风效果好,临床试验证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无副作用。经动物试验显示,大鼠足跖皮下注射尿酸钠浑浊液后,肉眼可见局部很快充血变红,但一小时内肿胀并不十分明显,足跖部肿胀约在注射后4~6小时达到高峰,给药(本发明)组大鼠的足跖肿胀的消退显然比模型组(不给任何药)要快,而且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在消肿方面通风冲剂各剂量组亦均不逊色。临床治疗显示,47%的病人在2~5年内不易发作。
典型病例
病案一王××,男,48岁,南通市人。
患痛风伺年,由于工作关系经常应酬,血尿酸672umol/L,血脂甘油三酯5.6mmol/L,两足足母趾,膝关节经常反复性红肿疼痛,经朋友介绍前来诊治,形体丰腴,苔薄黄微腻,质紫,脉濡,此乃湿浊瘀阻经脉,痹闭不利,治宜泄浊化瘀,通利经脉。
自服用本药,一月后,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已未出现,继后又请人来购买,共服用三月,体检时血尿酸、甘油三脂均降至正常,甚为高兴。
一年后随访,平时注意饮食,有应酬后服用本药2包(每包10克),痛风一直未发作。
(此例病人为痛风合并高血脂症,由于使用了泄浊化瘀的本药后,不仅对尿酸有排泄作用,而且对甘油三酯也有降酯作用。)病例二李×,女,53岁,苏州市人。
患痛风性关节炎10年,长期服用丙磺舒、别嘌呤醇治疗、因过敏反应而停药。近一年以来以秋水酰碱、痛风利仙缓其苦,血尿酸一直波动在250umol/L左右。今年因痛风、关节疼痛住院治疗,疼痛缓解后给予出院,仍两手指、掌、面颊、耳廓有痛风结石,关节疼痛肿胀,站立困难,每天服秋水酰碱3片,纳呆,厌食,腹泻,口干而苦,长期口腔溃疡,苔黄厚腻,脉细濡,此乃浊瘀痹之候,脾胃受损,治宜泄浊化瘀,健脾助运。
服本药后两手指关节红肿消退,膝关节已能下蹲。惟神疲乏力、纳呆、口干而苦、口腔溃疡。苔厚黄腻,质淡紫,脉细濡,续由原法继进之。
数月后已能参加登山活动,大便通畅。惟口干而苦,口腔溃疡。苔白腻、脉细濡、续由原法继进之。药后耳廊结石已消,甚喜,精神明显好转,纳谷亦馨,能正常生活,苔薄白腻,脉细小弦,续由原法巩固之。本药每天2包(每包10克),坚持服用。
随访本药一直坚持每天2包服用,痛风至今没有发作,血尿酸正常。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将土茯苓12%、蚕沙20%、威灵仙20%、粉萆18%、重楼6%、徐长卿20%、车前子4%重量份加水煎煮、过滤,滤液浓缩成清膏;(2)将清膏按制成颗粒的常规方法制成颗粒。(可按清膏∶糊精∶糖粉=1∶2∶1重量比)(3)可按每袋9克进行消毒、包装。
使用时,可按每次1~2包,一日3次服用。
实施例2各组份的用量比(重量)为土茯苓19%、蚕沙18%、威灵仙18%、粉萆12%、重楼20%、徐长卿8%、车前子5%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各组份的用量比(重量)为土茯苓25%、蚕沙15%、威灵仙15%、粉萆20%、重楼12%、徐长卿9%、车前子4%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各组份的用量比(重量)为各组份的用量比(重量)为土茯苓13%、蚕沙19%、威灵仙17%、粉萆17%、重楼13%、徐长卿15%、车前子6%重量份。其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痛风颗粒,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土茯苓12~25%蚕沙 15~20%威灵仙15~20%粉萆12~20%重楼 6~20% 徐长卿8~20%车前子4~8%。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痛风颗粒,由土茯苓、蚕沙、威灵仙、粉萆薢、重楼、徐长卿、车前子等原料制成。本发明治疗痛风效果好,临床试验证明,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且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61P19/06GK1895522SQ20061008810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6日
发明者朱良春 申请人:朱良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