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咳嗽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9903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咳嗽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
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以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清肺化痰、止咳平喘,以及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嗽痰稠、喘息气急等症属热象者治疗咳嗽的药物。
背景技术
:临床上肺病的患者常见气短、乏力、咳嗽、咯血、胸痛等病症,用于治疗气阴两虚、阴虚内热型肺病的药物已有文献报道,目前有以下几种-]..新编茵家中成药2002年7月第1版第1016页收载〈益肺清化膏〉该文献报道公开了组分由黄芪、党参、北沙参、麦冬、仙鹤草、拳参、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川贝母、紫菀、桔梗、苦杏仁组成,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适用于气阴两虚、阴虚内热型晚期肺癌的辅助治疗。症见气短、乏力、咳嗽、咯血、胸痛等进行施治。2.药品标准,标准编号WS3-460(Z-066)-2001(Z)书页号X28-85收载<益肺清化膏〉该文献报道公开了组分由黄芪、党参、北沙参、麦冬、仙鹤草、拳参、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川贝母、紫菀、桔梗、苦杏仁、甘组成,.功能与主治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化痰止咳。适用于气阴两虚、阴虚内热型晚期肺癌的辅助治疗。症见气短、乏力、咳嗽、咯血、胸痛等进行施治。2001年1月22日申请号01102033.4,2002年9月4日公开号CN1366894A公开了"一种纳米清肺消炎制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但是没有临床试验的证明材料。目前还需在开展中药现代药理、生物活性研究基础上,筛选和组方,开发新的疗效好的中成药便于患者使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中药材醇提、水提制备治疗咳嗽的药物的方法及药物原料药的用量合理配比。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我们选择具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功效的沙参,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功效的麦冬,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精功效的玉竹,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功效的桑叶,具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缓和药性功效的甘草,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排脓功效的天花粉,具有健脾,化湿.消暑功效的生扁豆等原料作为有效成分组方,筛选用量合理配比,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得该药物的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沙参35g45g麦冬35g45g玉竹435g45g桑叶35g45g甘草35g45g天花粉35g45g生扁豆35g45g。所述的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得该药物的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沙参40g麦冬40g玉竹40g桑叶40g甘草40g天花粉40g生扁豆40g。所述的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外用膏剂它是由下述工艺步骤制备而成的制备工艺在GMP净化车间A、提取工艺(a)取沙参、麦冬、玉竹等三味药加入5倍量的95%乙醇,加热提取1.5小时,滤过,得醇提液及残渣,醇提液回收乙醇得浸膏至相对密度1.35—1.40,60°C;(b)其余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等四味药及上述醇提残渣加7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加热浓縮得浸膏至相对密度1.28—1.32,6(TC;(c)上述浸膏,真空干燥608(TC,得干燥物,粉碎,过100目筛;〈d)取上述药粉在超细粉碎机上超微粉碎成粒径200um的超细粉;B、制剂成型工艺上述A中制备工艺得到的超细粉均可采用以下方法制成软膏剂和巴布剂,具体方法如下(,a)取超细粉,加入24倍量的蜂蜜,搅拌均匀糊状,再加1030%的香油,充分混合成膏状,分装,即得软膏剂;每10克软膏相当于生药2.022.8g;(b)取细粉及超细粉,加入110倍量的基质,基质包括黏性剂、保湿剂、填充剂,其配比为15:12.5:18,其中黏性剂包括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明胶等;保湿剂包括甘油、聚乙二醇、山梨醇、丙三醇等;填充剂包括硅胶、碳酸钙、皂土、氧化锌等,将粉末与基质充分混合均匀成膏状,涂敷于一定大小的衬布上,膏体表面覆盖一层聚乙烯制成的保护薄膜,即得中药巴布剂;每10克膏体相当于生药1.010.0g。发明效果采用部分药材醇提,部分药材水提的制备工艺均有效地将处方中有效成份充分利用,并通过有效的制备技术将其纯化,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以及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嗽痰稠、喘息气急等症的治疗表明,总有效率在90%以上,是一种疗效确切,携带方便的用于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外用膏剂,治疗咳嗽的作用显著。上述二种制剂成型工艺均为外用,对皮肤无剌激性,性质稳定。其中软膏剂膏体细腻、柔滑、易于涂布而不融化,体积小,便于使用及携带,利于病灶快速恢复;巴布剂的药物性质稳定,具有透皮吸收快、透气性好和逐步释药等特点,与口服剂型相比,无肝肠首过作用,不受胃肠道降解影响,生物利用度高,与注射剂相比,使用方便,无疼痛,与软膏相比,给药剂量准确,吸收面积固定,与黑膏药、橡皮膏相比,无皮肤过敏及污染衣物的现象。超细粉碎技术粉碎细度可达200um,可在保留有效成分95%的基础上,对中药材的细胞破壁率高达99%以上,保证药物活性成分不被破坏,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l:治疗咳嗽的药物(商品名称止咳软膏)原料处方-沙参400g麦冬400g玉竹400g桑叶400g甘草400g天花粉400g生扁豆400g制备方法在GMP净化车间A、提取工艺(a)取沙参、麦冬、玉竹等三味药加入5倍量的95%乙醇,加热提取1.5小时,滤过,得醇提液及残渣,醇提液回收乙醇得浸膏至相对密度1.35—I.40,60°C;(b)其余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等四味药及上述醇提残渣加7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加热浓縮得浸膏至相对密度1.28—L32,60°C;(c)上述浸膏,真空干燥6080。C,得干燥物,粉碎,过100目筛;(d)取上述药粉在超细粉碎机上超微粉碎成粒径200iim的超细粉;B、制剂成型工艺上述A中制备工艺得到的超细粉均可采用以下方法制成软膏剂,具体方法如下取超细粉,加入2倍量的蜂蜜,搅拌均匀糊状,再加20%的香油,充分混合成膏状,分装,每袋10g,即得软膏剂(每10克软膏相当于生药II.8g)。实施例2:治疗咳嗽的药物(商品名称止咳巴布剂)原料处方-沙参400g麦冬400g玉竹400g桑叶400g甘草400g天花粉400g生扁豆400g制备方法在GMP净化车间A、提取工艺(a)取沙参、麦冬、玉竹等三味药加入5倍量的95%乙醇,加热提取1.5小时,滤过,得醇提液及残渣,醇提液回收乙醇得浸膏至相对密度1.35—1.40,60°C;(b)其余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等四味药及上述醇提残渣加7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加热浓縮得浸膏至相对密度1.28—1.32,60°C;(c)上述浸膏,真空干燥6080。C,得干燥物,粉碎,过100目筛;(d)取上述药粉在超细粉碎机上超微粉碎成粒径200pm的超细粉;B、制剂成型工艺上述A中制备工艺得到的超细粉均可采用以下方法制成巴布剂,具体方法如下取超细粉,加入8倍量的基质,聚乙烯醇PVA、甘油、硅胶的配比为5:2:8,充分混合均匀成膏状涂敷于一定大小的衬布上,膏体表面覆盖一层聚乙烯制成的保护薄膜,即得治疗咳嗽的巴布剂(每io克膏体相当于生药4.7g)。实施例3:治疗咳嗽的药物膏剂稳定性考察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施行的《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中,中药新药质量稳定性研究的技术要求规定。按制定工艺制成治疗咳嗽的软膏剂和巴布剂,常温下对性状、保湿性、含量及微生物学检查项目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各项控测指标符合国家膏剂质量标准,室温放置六个月,质量稳定。实施例4:治疗咳嗽的药物的临床试验资料治疗咳嗽的药物膏剂是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采用中国中医理论,历经多年研制成功的"治疗咳嗽的药物",经临床通过350例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以及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嗽痰稠、喘息气急等症的治疗表明,总有效率在90%以上,是一种疗效确切,携带方便的用于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膏剂。治疗咳嗽的药物膏剂350例临床试验观察一病例选择l针对上感所致的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及肺部感染等。2以"征"为主体的系对风热(风寒化热)、痰浊、热哮类型引起的咳、喘、痰、哮等疾证候进行观察。二、观察方法鉴于本组适应病症多见于门诊,为了严格控制可变因素,嘱令患者必须执行医嘱,并不可私自服用它药或无故中断治疗。通过为期12天治疗即可评定疗效。三症的诊断标准1属于上感引起的急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或继发肺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喘、痰者。1)感引起的急性气管炎以咳、喘、痰为主要症状;2)性气管炎急性发作是指咳、喘、痰三症或三者之一,因某种原因突然增多,可有感染,、可无感染。3)除肺结核、各种心脏病或风寒、肾虚、痰湿引起的咳痰喘症状。医辨证分型主要用于下列几型1)热或风寒化热型咳嗽痰稠,咳而不爽,口渴咽干痛,热,甚则气逆而喘,或见头痛,恶心有汗等表征,苔薄黄,脉浮数。2)热型痰黄粘稠,胸满气阻,渴喜冷饮,小便黄,大便秘,发热或不发热,苔黄或白黄,脉弦滑或数。3)哮呼吸急促、喉中哮鸣、胸高气粗急促、咳呛阵作、痰黄胶粘、排吐不利、胸膈烦闷不安、面赤自汗、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主症与体征1)咳嗽重昼夜频繁,咳嗽影响工作及睡眠;中睡有阵咳,不影响睡眠;轻间断咳嗽。2)咯痰多频繁大口咯痰,昼夜在100ml以上;中昼夜咯痰十口以上或100ml以下;少昼夜咯痰十口以下。对痰液性状、颜色加以观察记录。3)喘息重安静时喘息明显,夜间不能平卧;中安静时喘息不重,稍活动后或早晚喘息加重;轻安静时不喘息,明显活动后或早晚有轻度喘息。4)哮鸣音(包括干罗音或湿罗音)多两肺满布;中两肺散在;少.-两肺偶闻。四病例各项检査指标体温正常或升高。化验无异常或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升高。听诊肺部听诊呼吸音粗或闻干鸣或湿罗音。X线无异常变化或肺纹理增重或两肺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病灶。苔脉舌质如常或质红,边黄红,苔薄白(干)或微黄、黄腻等,脉浮数或浮滑洪大等。五、总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疗程终了时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显效病情以重度变为轻度,或中度、轻度的症状及体征有显著好转。有效病情以重度变为中度,或由中度变为轻度,或主诉症状好转,体征无明显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皆无改善或加重。六临床观察资料,病情分析统计一般资料性别比例<table>complex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病情资料分析:病种类型-327例患者均符合本组病例选择标准,但应该说明的是其中尚有部分患者表现为上感与气管炎、支气管炎与肺感染并发情况。兹根据有关患者发病的主要表现进行了病种分类归属的适当调整。此外尚有13例哮喘(热哮)患者,虽符合本设计方案,但例数较少,故仅供参考(未列入以下疗效评定项目)。病名例数百分率上呼吸道感染7623%急性气管炎9429%慢支急作9730%肺部感染471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七、疗效分析总有效率及显效以上率:327例患者用药后,按照前述总疗效判断标准分析,痊愈109例,占33.3%;显效138例,占42.2%;有效59例,占18,1%;无效21例,占6.4%。总有效率为93.6%,其中病愈、显效率达到75.5%。<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327例中的上感、急性支气管炎、肺感染等主要病种的痊愈,显效率均接近或达到80%,总有效率均在94%以上。<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1</column></row><table>中医证型疗效分析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风热、风寒化热、痰热恋肺三类。经过观察治疗,各种证型的显效以上率均在70%以上,总有效率均超过90%。病愈显效有效无效计有效率繊ah病症例%例%例%伊j%例%%风热544245352318751299377风寒化热29392331202723749870痰热2724534821191091119172除上述各项疗效分析与统计学处理以外,本观察组所属的各临床单位还分别以成人组与儿童组的疗效对比,临床化验,x线检査的治疗前后变化以及服药时间与疗效关系等不同侧面对本品做出了相应的评价,其具体内容可分别参阅各临床单位的观察记录和总结。结论通过327例扩大临床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服用本品后总有效率为93.6%,显效以上率为75.5%,疗效满意。在用药期间全部患者均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和中毒症状。说明"治疗咳嗽的药物"具有收效迅速,是目前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气管炎、咳嗽、哮喘的理想膏剂。权利要求1、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得该药物的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沙参35g~45g麦冬35g~45g玉竹435g~45g桑叶35g~45g甘草35g~45g天花粉35g~45g生扁豆35g~45g。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制得该药物的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沙参40g麦冬40g玉竹40g桑叶40g甘草40g天花粉40g生扁豆40g。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咳嗽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是外用膏剂它是由下述工艺步骤制备而成的制备工艺在GMP净化车间A、提取工艺(a)取沙参、麦冬、玉竹等三味药加入5倍量的95%乙醇,加热提取1.5小时,滤过,得醇提液及残渣,醇提液回收乙醇得浸膏至相对密度1.35—1.40,60。C;(b)其余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等四味药及上述醇提残渣加7倍量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滤过,合并2次滤液,加热浓縮得浸膏至相对密度1.28—1.32,60°C;(c)上述浸膏,真空干燥6080U得干燥物,粉碎,过100目筛;(d)取上述药粉在超细粉碎机上超微粉碎成粒径200um的超细粉;B、制剂成型工艺上述A中制备工艺得到的超细粉均可釆用以下方法制成软膏剂和巴布剂,具体方法如下(a)取超细粉,加入24倍量的蜂蜜,搅拌均匀糊状,再加1030%的香油,充分混合成膏状,分装,即得软膏剂;每10克软膏相当于生药2.022.8g;(b)取细粉及超细粉,加入110倍量的基质,基质包括黏性剂、保湿剂、填充剂,其配比为15:12.5:18,其中黏性剂包括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明胶等;保湿剂包括甘油、聚乙二醇、山梨醇、丙三醇等;填充剂包括硅胶、碳酸钙、皂土、氧化锌等,将粉末与基质充分混合均匀成膏状,涂敷于一定大小的衬布上,膏体表面覆盖一层聚乙烯制成的保护薄膜,即得中药巴布剂;每10克膏体相当于生药1.010.0g。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它由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等七味药材作为有效成分,采用部分药材醇提,部分药材水提的制备工艺均有效地将处方中有效成份充分利用,并通过有效的制备技术将其纯化,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发作,以及肺部感染引起的咳嗽痰稠、喘息气急等症的治疗表明,总有效率在90%以上,是一种疗效确切,携带方便的用于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外用膏剂,治疗咳嗽的作用显著。文档编号A61K36/88GK101199745SQ20061013013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3日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3日发明者李建民,杨吉田,彬郝申请人:天津市中宝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