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97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疗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人和动物的医疗用具。所述医疗用具包括用于导管的留置针(indwelling needle)(外针)、用于导管的内针、翼状针、用于导管的插塞、用于翼状针的插塞、滴管和用于滴管的插塞。
背景技术
申请人已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第2003-260132号中提出一种用于包含止回阀(check valve)的导管的留置针(外针),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第2004-000374号中提出一种用于包含止回阀的导管和翼状针的外针,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第2004-041334号中提出一种用于包含止回阀的导管的插塞,以及在日本专利公开出版物第2004-097524号中进一步提出一种医疗用具和一种治疗动物的装置,其中止回阀被设置在设有柔软部的框架内,并且用手指推动柔软部会使止回阀暂时地处于打开状态。
图5为具有支管的传统导管的示意图。
中空圆柱形支管37从中空圆柱形外壳部分35′的侧表面朝着斜后方伸出。橡胶板15被安装在靠近外壳部分35′的后端35′a的内部中,使得被从外壳部分35′的前部向后引导的液体流动停止,并且用于导管的内针1的金属注射针可以从后面插入、穿过、拔出及进行封闭。圆锥部38位于橡胶板15与外壳部分35′的前部31之间。由软树脂制成的用于导管的中空圆柱形外针2的后端被连接并固定到外壳部分35′的前部31。另外,由软树脂或橡胶制成的管子16的一个端部16a被连接到支管37。用于导管的外针也被称作留置针。
用于导管的内针1的末端1a被倾斜地切削成尖锐状,并且金属加工时所产生的毛边等被移除,使得当内针1插入皮肤中时不容易感觉到疼痛。用于导管的内针1的后部被接合成一个部件,其中插入配合部19a、中央部19b和后端部19c依此顺序被设置成具有共同的中心轴线。用于导管的内针1的后端1b被一致设置在后端部19c的端面上。用于导管的内针1的中空内部在用于导管的内针1的后端1b处是开放的而与大气相连通。延伸到一侧的板状连续部19d和通过由手指夹住用于移动导管的内针1的把持部19e依此顺序按序安装在中央部19b的侧面上。这些部件由硬树脂制成。
具有侧支管的插塞18具有从中空圆柱形部分18a朝着斜后方伸出的中空圆柱形侧支管18c。螺纹帽18d被安装在侧支管18c的自由端而能够被移除及进行封闭。另外,管子16的另一端部16b被连接到中空圆柱形部分18a的一端。中空圆柱形部分18a的另一端部形成有用于螺纹连接螺纹帽的连接凸缘18b,图中未示。
用于打开及关闭管子的打开/关闭板17被安装在管子16的中心处。打开/关闭板17为矩形板状,并且从打开/关闭板17连续裁切出关闭窄部17g和打开宽部17f。进一步而言,还连续裁切出用于将打开/关闭板17连接到管子16及从管子16拆下的连接/拆卸部17e。当使管子16通过打开宽部17f时,管子16未受到压缩而处于打开状态,使得药物或血液可以流动。另一方面,当管子16被插入关闭窄部17g中时,管子16被压缩而处于关闭状态,使得药物或血液无法流动。
如上所述在图5中示出具有支管的传统导管的构造。以下将说明所述传统导管的功能和使用。
把持部19e由手指夹住并准确地推动用于导管的外针2,使得用于导管的内针1的末端1a进入外壳部分35′中的橡胶板15的中心处、通过用于导管的外针2的内部并从用于导管的外针2的末端略微伸出。
在用于导管的内针1依此方式与外针2相结合的状态下,内针1的末端1a被插入人或动物的皮肤内并可以到达静脉。接着,血液在自内针1的末端1a通过内针1的内部时会从静脉流回。然而,由于内针1由不锈钢制成且不透明,所以从外部无法在视觉上确认内针1中的血液。此时,管子16被打开/关闭板17的关闭窄部17g压缩,并因此而处于关闭状态。
在确认血液从内针1的后端1b流出之后,内针被拔出。通过将内针1的末端1a拔出橡胶板15会消除橡胶板15中的孔而使其变成闭合状态。外针2的末端位于静脉中。
然后,管子16被转接到打开/关闭板17的打开宽部17f以建立打开状态。通过这样做使血液由于静脉的血压而通过管子16并流入具有侧支管的插塞18内。由于侧支管18c被螺纹帽18d紧紧地闭塞,所以血液会流入中空圆柱形部分18a。具有支管的留置针内所夹带的空气通过连接凸缘18b与血液一起排出。此后立即将管子16转接到打开/关闭板17的关闭窄部17g以建立关闭状态。
接着,连接到滴管一端的螺纹帽被螺纹连接到连接凸缘18b。滴管的另一端被连接到用于滴注的药物包(medicine bag)。
相继地,侧支管18c的螺纹帽18d被松开以在连接滴管时排出所夹带的气泡。在完成气泡的排出后,螺纹帽18d被旋紧以提供密封。
最后,管子16被转接到打开/关闭板17的打开宽部17f以建立打开状态。接着开始滴注。
当完成滴注时,管子16被转接到打开/关闭板17的关闭窄部17g以建立关闭状态,并随后将用于导管的外针2拔出。不使用打开/关闭板17,也可以通过关闭用于滴注的药物包的旋塞来切断药物的供应,并随后可以拔出外针2。
图5中所示的具有支管的传统导管所具有的问题在于部件的数量很大,使得生产成本和价格很高;因为必须要执行许多步骤,因此会给操作造成麻烦,并从而易于发生误操作;并且操作耗费大量时间,使得病人和医务人员的负担很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提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是具有支管的留置针,其中构造很简单,在短时间周期内可以很容易地执行操作,并且不易于发生误操作,从而不易于发生医疗事故。
通过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医疗用具可获得上述目的,即,一种医疗用具所包括的单独部件为第一外壳部分,所述第一外壳部分内装配有止回阀并设有具有按钮的柔软部;和在所述止回阀的流入侧与所述第一外壳部分相连的第二外壳部分,其中所述医疗用具具有延伸到所述第二外壳部分的侧面的支管,并且所述支管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外壳部分的中空部相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所述医疗用具具有管子,所述管子的一端与螺纹针筒(hub)和螺纹帽相装配,而所述管子的另一端被连接到所述支管。
另外,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螺纹被设置在所述支管的自由端,并且安装螺纹连接到所述螺纹的螺纹帽。
进一步而言,在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内针可以通过中心轴线并通过所述止回阀的末端中心。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部分和所述第二外壳部分是透明或半透明的。


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管的部分截面图;图2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管的装配图;图3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导管的装配图;图4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导管的装配图;图5为具有支管的传统导管的示意图;图6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导管的示意性截面图;和图7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导管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将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图1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管的部分截面图,图2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管的装配图。
用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管的外针包括第一外壳部分、第二外壳部分35和外针2。止回阀4、止回阀保持件5、内针导向件6和密封止动件7a和7b被装配在用于导管的外针中,而帽8被装配在所述外针的后部中。第一外壳部分包括前部31、柔软部32、用于按压柔软部32的按钮33和接合部34。由树脂或橡胶制成的外针2的一部分插入前部31内。第二外壳部分35具有中空管状。支管36延伸到相对于第二外壳部分35倾斜的侧面。柔软部32具有较小厚度且由软树脂制成。第一外壳部分的其它部分也由软树脂制成,但是具有较大厚度。第一外壳部分和第二外壳部分35为透明或半透明。止回阀4的“抽液笔”部分位于恰好在柔软部32下方的中间部分中。在通常状态下,两个平板部的长侧面在“抽液笔”部分的末端处以直线形式彼此相接触。凹口部34a形成于第一外壳部分的接合部34中心处的内表面上,以沿止回阀4的圆周方向进行对准。
管子11的一个端部11a被连接到支管36。管子11的另一端部11b被连接到螺纹针筒12。用于螺纹连接的突起形成于螺纹针筒12的自由端附近,并且所述突起与形成于螺钉13的外表面内侧上的螺纹槽13c螺纹连接。防滑槽形成于螺钉13的外侧面13b上。在螺钉13中还形成内表面13a。
就用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导管的内针而言,不锈钢制成的内针1的后部被固定到中空状内针针筒9,使得所述内针和所述中空状内针针筒的中心轴线相重合。内针1的末端1a被加工成尖锐状。插塞10以插入方式安装在内针针筒9的后端。插塞10的内表面10b通过防护膜10a与外部空气相隔离。(内针针筒9和插塞10优选地由透明树脂制成。)当用于导管的内针1的末端被从用于导管的外针2的后端插入时,内针1依照所引导的顺序通过密封止动件7b、内针导向件6和密封止动件7a并沿着止回阀4的中心轴线前进。接着,内针1通过“抽液笔”部分的中心,再通过外针2的内部,并且所述内针被定位成使内针1的末端1a从外针2的末端略微伸出。
第二实施例图3和图4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导管的装配图。
用于导管的内针与用于第一实施例的导管的内针几乎相同。凸缘9a被设置在内针针筒9的末端,使得用于导管的内针通过以一只手的手指推或拉凸缘9a可以被精准地插入或拉拔。另外,在内针针筒9的后部中形成有具有内侧面9c和内底面9d的中空部。另外,外侧面9b具有柱状的侧面形状。
用于导管的外针与用于第一实施例的导管的外针几乎相同。
然而,支管39与第一实施例的支管36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管子连接至其且支管39包括螺纹针筒。支管39延伸到相对于第二外壳部分35倾斜的侧面。用于螺纹连接螺钉(图中未示)的螺纹连接的突起39a形成于支管39的末端处。
第一外壳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外壳部分相似形成有柔软部32,并且按钮33被连接到柔软部32。止回阀4被设置在恰好位于柔软部32下方的第一外壳部分中。即使止回阀4处于正常的关闭状态,通过推动按钮33会使止回阀4暂时地处于打开状态。如果停止按压操作,则止回阀4立即返回关闭状态。
以上所述为根据两个实施例对导管的说明。在两个实施例中,仅通过将内针和外针插入静脉中、通过在视觉上观察透明的内针针筒9确认血液回流到内针内后立即拔出内针就可以通过止回阀4停止血液的回流。此外,以手指或指甲推或拉内针针筒9的凸缘9a进行的操作使得可以容易且安全可靠地执行操作。
当内针被拔出之后,密封止动件7a和7b变为闭合状态,使得血液或药物不会自动流出到第二外壳部分35的后部。为了排出第二外壳部分35内所夹带的空气,按钮33被推动以使止回阀4暂时地处于打开状态,通过所述操作经由支管释放出空气。在视觉上确认完成空气的释放之后,按钮33被释放而使止回阀4处于关闭状态。
随后,滴管和药物包被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支管。通过药物包与病人之间的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力使止回阀4打开,并因此沿正常方向将药物等注射到静脉中。
第三实施例图6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导管的示意性截面图,图7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导管的装配图。
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延伸到一侧的板状连续部19d和通过由手指夹住用于移动导管的内针1的把持部19e依此顺序按序安装在位于用于导管的内针1的后部中的后端部19c的侧表面上、设置用于覆盖用于导管的外针2的外针外壳40、以及用于打开及关闭管子的打开/关闭板17被安装在管子16的中心处。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疗用具,所述医疗用具所包括的单独部件为第一外壳部分,所述第一外壳部分内装配有止回阀并设有具有按钮的柔软部;和在所述止回阀的流入侧与所述第一外壳部分相连的第二外壳部分,其中所述医疗用具具有延伸到所述第二外壳部分的侧面的支管,并且所述支管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外壳部分的中空部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具,其中所述医疗用具具有管子,所述管子的一端与螺纹针筒和螺纹帽相装配,而所述管子的另一端被连接到所述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用具,其中螺纹被设置在所述支管的自由端,并且安装螺纹连接到所述螺纹的螺纹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具,其中通过使内针通过中心轴线并通过所述止回阀的末端中心来使用所述医疗用具。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医疗用具,其中所述第一外壳部分和所述第二外壳部分是透明或半透明的。
全文摘要
一种医疗用具,尤其是具有支管的留置针,其中构造很简单,在短时间周期内可以很容易地执行操作,并且不易于发生误操作,从而不易于发生医疗事故。在所述医疗用具中,其内装配有止回阀并设有具有按钮的柔软部的第一外壳部分和在止回阀的流入侧与第一外壳部分相连的第二外壳部分为单独的部件。所述医疗用具的特征在于具有延伸到第二外壳部分的侧面的支管,并且支管的内部与第二外壳部分的中空部相连通。
文档编号A61M39/00GK1931387SQ20061015341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5日
发明者榎本信雄, 山田和夫, 细田光司, 大神田高贵, 长田吉通 申请人:榎本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