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099921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疾病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 种以中草药为原料泡制而成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类风湿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常见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纤延难愈, 致残率高,给病人身心带来的痛苦极大,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目前医 界对于此类疾病多采用外敷各种膏药或内服西药、中药予以治疗,虽能暂时缓 解局部发病症状,但很难达到治愈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酒及其配制方法。该药酒不仅可以较快的消除其各种症状,并可使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阳性转阴,且不易复发。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我国中医对风湿、类风湿的机理认识,从我国中医宝库中筛选出祛风、散寒、活血化瘀、调补正气等80多种天然中草药配制而成, 使各味药物协同作用,以达根治。本发明的药酒配方是(用量为重量份)九香虫25—40 地鳖虫10—20 淫年藿40—70桑叶25—40 苡米40—70粉杜仲4()一70 忍冬藤40—70 防已25—40 路路通40—70白花蛇3—6条 乌蛇3—6条 蜈松3—6条 附子40—70 海龙40—70 红花40—70 苍术40—70川断40—70 桑枝25—40 枸杞子25—40 夜交藤25—40 天仙藤40—70 全虫40—70 鹿茸40—70 人参90—120 滚山虫40—70木瓜40—70 桑皮 25—40 桑椹子25—40 桑寄生40—70 钩藤25—40 防风40—70 海马40—70 陈皮40—70 壳砂40—70/t匕!. 40—70千斤拔40—70 桃仁25—40 鸡内金25—40
丁香40—70 黄柏40—70 丹参40—70 三棱40—70 白术25—40地骨皮40-—70 三七参40—70 丹皮40—70 莪术40—70 白芍25—40 羊筋骨40—70木香25—40 肉桂40—70 鸡血藤40—70 枳实25—40 车前子40—70 黄芪40—70 藿香25—40 佩兰25—40 鳖甲40—70 龟版40—70 猪筋骨40—70牛筋骨40—70马筋骨40—70 熟地40—70本发明中起到祛风作用的药物有四桑(桑叶、桑枝、桑皮、桑椹子)、四 藤(忍冬藤、夜交藤、天仙藤、钩藤)、防风、金早、白花蛇、蜈蚣、乌蛇、千 斤拔等,中医学认为风邪为发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其具有善动而不 居、升发、向上、向外、病经游移、变化无常和发病迅速等特性。《素问、风论》云"风者,善行而数变"。故用以药物祛风。本发明中起到散寒作用药物的有九香虫、淫年藿、川断、木瓜、杜仲、路 路通、鹿茸、附子、肉桂及四筋骨(猪、牛、马、羊筋骨)等,中医认为,"感 受寒邪,最易损伤人体阳气"(素问)寒邪具有凝滞、收引、疼痛、易伤阳"等 特性,故以上药物温经散寒,通经活络。本发明起到除湿作用的药物有苡米、防已、鹿节草、苍术、车前子、黄柏 等药。中医学认为,温为阴邪、其性重浊,粘滞、趋下等特性,使人的病情较 长,反复发作。故用以药物祛除湿邪之目的。本发明中起到活血化瘀的药物有鳖甲、夜交藤、鸡血藤、红花、桃仁、三七参、丹参、三棱、莪术、白酒等。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一旦受到风、寒、 湿等邪气的侵害,会出现瘀阻现象,使人体相应产生疼痛、酸重、麻木不仁等 感觉,故用以上药物起到活血化瘀,养血益血之功效。本发明中起到调补正气的药物有苍术、陈皮、壳砂、枳实、丁香、藿香、 佩兰、人参、枸杞子、熟地、木香、鸡内金等。中医认为,人体功能的盛衰, 依赖于后天脾胃功能的强弱。凡患有风湿、类风湿的患者,由于种种因素的影 响,大都患有急或慢性胃疾,故用以上药物达到健脾和胃、滋补肝肾之目的, 从而激起身体的各种抗病能力。本发明可按常规方法制成药丸或膏剂,尤其制药酒饮服更佳。 药酒的制备方法1、 浸、泡、切法,取桑枝、桑皮、杜仲、川断、附子、肉桂、千斤拔等药, 用白酒浸泡三日,使其松软,切成薄片,阴干备用。2、 麸炒法,取枳实、陈皮、苍术等药用麸皮炒黄,去皮备用。3、 土炒法,取白术、白芍等药用土炒黄备用。4、 干炒法,取桃仁、鸡内金、丁香等药,炒至少见黑斑备用。5、 砂、烫醋炒法,取鳖甲、龟版用黄粗砂炒焦,投入醋碗中浸泡30分钟取 出备用。6、 盐水炒法,取九香虫、黄柏、滚山虫、地鳖虫等药盐水炒黄备用。 以上几种炒法、备用药及其它药全部磨成粉剂与50°白酒80-150斤浸泡1个月即成。为表明本发明药酒对风湿、类风湿的治疗效果,发明人系统地选择了不同年 龄、性别及不同程度病情风湿、类风湿患者近千例,其中女性较多数,年龄在 23-48岁900余例,60岁以上70余例,儿童13例(儿童服用药丸或膏剂),其 中800余例均为医院临床检验确诊,他们经过长短不同时间服用,剂量不等的 治疗,其患者全身疼痛、四肢麻木酸重,腰膝关节障碍,坐骨神经疼痛,四肢 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均已消失。其抗"O"血沉、类风湿因子阳性均已正确和转 阴,且随访一年未见一例复发。具体实施例按下述配比称取中药(克)九香虫30g地鳖虫20g淫年藿50g川断50g木瓜50g桑叶30g 桑枝30g 桑皮30g 苡米50g杜仲50g 枸杞子30g桑椹子30g忍冬藤50g防已30g夜交藤30g 桑寄生50g路路通50 g 白花蛇5条天仙藤50 g钩藤30 g乌蛇5条 蜈蚣5条 全虫50 g 鹿节草50g鹿茸50g 海马50g陈皮50 g 红花50 g桃仁30g 苍术30g 鸡内金30g木香30g防风50g附子50g 千斤拔50g人参10g 滚山虫50g 壳砂50g 肉桂50g 丁香50g地骨皮50g鸡血藤50g枳实30g黄柏50g三七参50g 车前子50g 黄芪50g丹参50g 丹皮50g 藿香30g 佩兰30g 三棱50g 莪术50g 鳖甲50g 龟版50g 白术30g 白芍30g猪筋骨50g牛筋骨50g马筋骨50g 羊筋骨50g熟地50g按照上述药酒的制备方法进行炮制,然后将其药物全部磨成粉剂,倒入100 斤50°的白酒,浸泡一个月即可给患者服用。服法每日两次,服量以患者酒量 大小而定,逐渐加量,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典型病例例l:汪某某,女,28岁,农民,于2004年4月25日初诊,全身疼痛,四 肢乏力,畏寒怕冷,手脚整夜不热,得暖则减,着床半年,生活不能自理。经 多家医院检查化验,抗"O"1250单位,RF 。经服本人药酒30日,总饮 酒量18斤,疼痛逐渐消失,可以下床活动。嘱其连服3个月后,以上症状全部 消失。但经医院化验检査抗"0"血沉已正常,RF弱阳性。嘱其继续服用2个 月后,在到医院化验RF已转阴。例2:王某,女,69岁,退休工人,1998年9月28日初诊,浑身疼痛,游 走不定,尤其阴天下雨加重,四肢酸重麻木,腿如灌铅似的,经医院X片检査, 颈椎退化、关节炎,化验检査抗"0" 1250单位。服用药酒3个月化验后前来 复诊,抗"O"已正常,颈椎退化,关节炎正在恢复期。继续服用药酒3个JJ, 至1999年3月30日在次复诊,医院各项检査均己正常。例3:张某某,男,9岁,初诊,其母代诉,2003年5月23日在放学的路上, 突然腿疼不能行走,随后家人送往医院就诊。经医院检査化验确认为类风湿所 致。RF强阳性,服药、输液一段时期,症状缓解,化验RF阳性,且每年都要 复发一次。于2005年4月16日初诊,诊后让其服用特制的类风湿膏剂4个月, 该年9月18日复诊,其母诉说行走自如,症状消失,化验结果RF弱阳性。 继服4个月后,化验RF转阴,随访一年,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酒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中药制成的药酒。九香虫25-40地鳖虫10-20 淫年藿40-70川断40-70 木瓜40-70桑叶25-40桑枝25-40 桑皮25-40苡米40-70粉 杜仲40-70枸杞子25-40桑椹子25-40 忍冬藤40-70 防己25-40夜交藤25-40桑寄生40-70 路路通40-70 白花蛇3-6条天仙藤40-70钩藤25-40乌蛇3-6条蜈蚣3-6条全虫40-70 防风40-70附子40-70鹿节草40-70鹿茸40-70 海马40-70海龙40-70千斤拔40-70人参90-120 陈皮40-70红花40-70桃仁25-40滚山虫40-70壳砂40-70苍术40-70鸡内金25-40木香25-40 肉桂40-70丁香40-70地骨皮40-70鸡血藤40-70枳实25-40黄柏40-70三七参40-70车前子40-70黄芪40-70丹参40-70丹皮40-70藿香25-40 佩兰25-40三棱40-70莪术40-70鳖甲40-70 龟版40-70白术25-40白芍25-40猪筋骨40-70牛筋骨40-70 马筋骨40-70 羊筋骨40-70熟地4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药酒药物,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为九香虫30g地鳖虫20g淫年藿50g川断50g木瓜50g桑叶30g 桑枝30g 桑皮30g 苡米50g杜仲50g 枸杞子30g桑椹子30g忍冬藤50g防已30g夜交藤30g 桑寄生50g路路通50g白花蛇5条天仙藤50g钩藤30g乌蛇5条 蜈蚣5条全虫50g 防风50g附子50g鹿节草50g鹿茸50g海马50g 千斤拔50g 人参10g陈皮50g 红花50g桃仁30g 滚山虫50g壳砂50g 苍术30g 鸡内金30g 木香30g 肉桂50g 丁香50g 地骨皮50g鸡血藤50g枳实30g黄柏50g三七参50g 车前子50g黄芪50g 丹参50g丹皮50g 藿香30g 佩兰30g 三棱50g 莪术50g 鳖甲50g 龟版50g 白术30g 白芍30g猪筋骨50g牛筋骨50g马筋骨50g 羊筋骨50g熟地50g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风湿、类风湿药酒的制备方法(1) 浸、泡、切法,取桑枝、桑皮、杜仲、川断、附子、肉桂、千斤拔等 药,用白酒浸泡三日,使其松软,切成薄片,阴干备用。(2) 麸炒法,取枳实、陈皮、苍术等药用麸皮炒黄,去皮备用。(3) 土炒法,取白术、白芍等药用土炒黄备用。(4) 干炒法,取桃仁、鸡内金、丁香等药,炒至少见黑斑备用。(5) 砂、烫醋炒法,取鳖甲、龟版用黄粗砂炒焦,投入醋碗中浸泡30分钟 取出备用。(6) 盐水炒法,取九香虫、黄柏、滚山虫、地鳖虫等药盐水炒黄备川。 将以上药物全部磨成粉剂,倒入80-150斤50°的白酒内,浸泡一个月左右即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酒还可以丸剂、颗粒、散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治疗风湿、类风湿的药酒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由“四桑”、“四藤”、“四筋骨”以及九香虫、地鳖虫、淫年藿、川断、白花蛇、乌蛇、蜈蚣、鹿茸、海马、海龙、千斤拔、人参、鳖甲、龟版等80多味中药按比例倒入一定的白酒中浸泡而成。该配方也可以制成丸剂或膏剂。本发明配方制备独特,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1209337SQ20061016003
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31日
发明者许文成 申请人:许文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