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94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健内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健内衣,尤其涉及一种缝入生物波面料的保健内衣,属于人体保健内衣领域。
背景技术
市场上存在一种生物波面料,实际上,是一种包含有远红外材料的纺织面料。第2526170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就揭示了此种面料中的一种。利用这类生物波面料可以制成各种远红外保健内衣等。
市场上出售的远红外保健内衣,实现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在内衣纤维面料中添加远红外材料来达到发射远红外线的保健目的,利用这种纤维织物制成的这类针织制品对人体的保暖和促进微循环、调节新陈代谢、降低人体血压等具有一定功效。但是,内衣整体由该种生物波面料制成,会导致成本增高;另一类是将能产生远红外线的陶瓷粉质制成泡沫粘附材料粘贴在内衣上,以起到相同的保健作用,其方法是将泡沫状陶瓷粉片粘贴在内衣内表面,然后进行热加工加强陶瓷粉片的粘贴强度,可以将陶瓷粉片固定在胃腹部、背部、肩部和膝盖等重点需要保护的部位,这样既节约材料又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但陶瓷粉片与内衣面料相比,材质比较硬,穿着舒适感差,并且经过多次洗涤之后,陶瓷片会陆续脱落,影响保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健内衣,将生物波面料缝制在内衣内表面需要防护的部位,例如胃腹部、背部、肩部和膝盖部等,生物波面料是将远红外陶瓷粉贴在普通面料上制成,陶瓷粉压制和处理成具有一定弹性的泡沫材料并制成细条状,组合成同心圆形状,粘贴在棉质面料上;生物波面料缝在内衣上非常牢固,陶瓷粉质成条状并组合成一定的形状,在起到保健效果的同时,穿着也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了一种保健内衣,其特征在于在该内衣的内表面上局部固定有生物波面料,所述生物波面料为远红外纤维面料。
较佳的,所述生物波面料是缝制在所述内衣的内表面。
较佳的,所述生物波面料是缝制在所述内衣对应于人体胃腹部的内表面上。
较佳的,所述生物波面料是缝制在所述内衣对应于人体背部的内表面上。
较佳的,所述生物波面料是缝制在所述内衣对应于人体肩部的内表面上。
较佳的,所述生物波面料是缝制在所述内衣对应于人体膝盖部的内表面上。
较佳的,所述生物波面料是表面涂覆有远红外陶瓷粉质泡沫材料的纤维面料。
较佳的,所述远红外陶瓷粉质泡沫材料是以条状同心圆形式涂覆在纤维面料上。
较佳的,所述远红外陶瓷粉质泡沫材料是以虚线条状同心圆形式涂覆在纤维面料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内衣的腰腹、肩背等部位缝制生物波面料不仅起到保健作用,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增强,重点部位免疫功能增强,也比直接将生物波面料粘贴在内衣上更牢固;产生生物波的陶瓷粉质泡沫材料压制成细条状,以条状同心圆的形状涂覆在纤维面料上,不仅使得生物波面料柔软,穿着更舒适,涂覆的陶瓷粉也更加牢固,不容易脱落。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上衣前片内表面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所示的胃腹部生物波面料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裤子的内表面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上衣前片内表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
生物波陶瓷粉是具有生物波功能的陶瓷纳米级超细粉体,这种陶瓷材料中含有硅、钛、锆、锰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能产生生物波,也称为远红外线,波长在8-15微米。
经研究表明,它的生物波作用类似太阳中远红外线辐射产生的作用,能够对人体产生良好的综合性生物效应,调节体内平衡,促进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远红外线作用于人体能够迅速地被人体皮肤和皮下组织吸收,从而引起人体细胞原子和分子地共振,形成热效应,促使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温度上升,并使重金属离子、食品中的有毒物质、引起疲劳和老化的乳酸、游离脂肪酸、皮下脂肪、导致高血压的钠离子、以及导致酸痛的尿酸等妨碍新陈代谢的障碍全部清除干净,重新使组织复活。它不仅可以透过皮肤和部分皮下组织,还可以通过介质传导和体液循环影响人体的深层组织,进而对机体产生生物效应改善人体微循环,使浅小动脉、微毛细血管和经脉扩张,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血压降低,局部组织代谢加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增加,局部免疫功能增强。同时生物波作用于人体组织和患部,能产生温热效应,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宜通气血,进而可以起到调节组织细胞新陈代谢的作用。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在内上衣上的一个实施例,为内上衣前片内表面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内上衣前片内表面对应于人体的胃腹部处缝制一片生物波面料1(本实施例中为半圆形),该生物波面料1缝制在内上衣的内表面上,比粘贴的方式更牢固和舒适;此生物波面料1使用了上述生物波陶瓷粉制材料,是表面涂覆有远红外陶瓷粉质泡沫材料的纤维面料。在本实施例中,喷覆在面料上的陶瓷粉质材料2单独的看每个都是小段的形状将这些小段组合起来的整体图案是虚线条状同心圆形状,陶瓷粉质材料2各小段之间和两边都有一定的间隔,这样的形状增强了生物波面料的柔韧性,整片的陶瓷粉质泡沫材料弯折、折叠时,由于陶瓷粉材料比较硬,会很不服帖,经常的弯折也容易脱落,这种条状同心圆的形状,陶瓷粉小段之间有一定的缓冲区域,喷覆了陶瓷粉的面料模起来仍然很柔软,用力拉面料或折叠面料都不容易造成陶瓷粉段的脱落,这是由于陶瓷粉小段面积很小,与棉质布料紧密粘和后,面料被拉伸或折叠对每一块条陶瓷粉小段的影响都相对很小,所以不容易脱落,穿着也很服帖、舒适。
图2是图1中所示生物波面料1的放大示意图,图中更加清晰地表示出远红外陶瓷粉质材料2是以虚线同心圆形式涂覆在纤维面料11上。根据需要,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知道,其也可以组成其他形状,如实线同心圆、同心椭圆、甚至实心图案等等。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在长内裤上的一个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本实施例在对应于人体膝盖部位的长内裤内表面上缝制了上述生物波面料;此生物波面料如前所述也是表面涂覆有远红外陶瓷粉质泡沫材料的纤维面料。这些陶瓷粉质材料2以虚线条状同心圆的形状喷覆在纤维面料上。纤维面料在缝制在长内裤的内表面对应于人体膝盖的部位,使生物波面料和膝盖部位直接接触,更有利于生物波作用于人体组织。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由于仅仅在局部缝制了生物波面料,从而大大降低了保健内衣的成本;同时,未缝制生物波面料的部位为内衣本来的面料,人体穿着时舒适;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心圆以及虚线同心圆涂覆方式也更利于生物波材料的牢固。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知道,除了缝制方式以外,还有其它将所述生物波面料固定在内衣内表面上的方式,比如,在内衣的内表面缝制一个内封闭的内袋,将所述生物波面料装入其中。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生物波面料的又一种形式。在此实施例中陶瓷粉小段组成太极图的形状,将两种不同的陶瓷粉段分别均匀粘固在太极图中间分割线的两边,也可同时加大极点处的用料量以形成两个极点3,以此种太极图案对穿着者产生阴阳协调的作用。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保健内衣,其特征在于在该内衣的内表面上局部固定有生物波面料,所述生物波面料为远红外纤维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波面料是缝制在所述内衣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波面料是缝制在所述内衣对应于人体胃腹部的内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波面料是缝制在所述内衣对应于人体背部的内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波面料是缝制在所述内衣对应于人体肩部的内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波面料是缝制在所述内衣对应于人体膝盖部的内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波面料是表面涂覆有远红外陶瓷粉质泡沫材料的纤维面料。
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健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陶瓷粉质泡沫材料是以条状同心圆形式涂覆在纤维面料上。
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保健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陶瓷粉质泡沫材料是以虚线条状同心圆形式涂覆在纤维面料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健内衣,在内衣内表面需要防护的部位,例如,胃腹部、背部、肩部和膝盖部等,缝入生物波面料,生物波面料是表面涂覆有远红外陶瓷粉质泡沫材料的纤维面料。在内衣的腰腹、肩背等部位缝制生物波面料不仅起到保健作用,使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增强,重点部位免疫功能增强,也比直接将生物波面料粘贴在内衣上更牢固;产生生物波的陶瓷粉质泡沫材料压制成细条状,并组成虚线同心圆的形状,使得陶瓷粉条不易脱落,生物波面料柔软,穿着更舒适、贴身。
文档编号A61N5/06GK2933032SQ200620042649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0日
发明者胡桂生, 魏新立 申请人:胡桂生, 魏新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