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穿刺针定位进、退针助力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42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膜外穿刺针定位进、退针助力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硬膜外麻穿刺辅助装置,特别是一种硬膜外穿刺针定位进、退针助力架。
背景技术
在麻醉临床中,对于硬膜外麻醉穿刺,一般是用硬膜外穿刺针进行,操作时用手持穿刺针,在定位点上进行进针,若遇有椎体结构变异、间隙钙化、骨化的患者,进针和退针都十分困难,要用很大力度才能穿过椎后间隙,是否穿过椎后间隙,目前是凭出现的落空感来判断,进入硬膜外腔,穿刺成功置管入硬膜外腔后,退针也十分困难,显然,目前的穿刺方法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进、退针用力大,不易掌握,用力不均匀,不易成功,而且还容易造成损伤;二是进针方向不稳定;三是定位不易准确掌握;四是凭落空感来判断是否穿过椎后间隙,主观性强,客观性差,往往因人而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省时省力,用力均匀稳定,客观性好,能提高穿刺成功率的硬膜外穿刺针定位进、退针助力架。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硬膜外穿刺针定位进、退针助力架,由穿刺针、针体固定夹、锁定螺帽、定向螺杆构成,针体固定夹设在定向螺杆的端面,外侧面为锥形面,表面有螺纹,有一定弹性,与定向螺杆制作为一整体,锁定螺帽的内侧面为与针体固定夹外侧面相配合的锥形面,表面有螺纹,旋转在针体固定夹上,当穿刺针插入针体固定夹内时,可通过锁定螺帽的向上转动使其夹紧,定向螺杆的中心为中空腔,穿刺针的座端插入定向螺杆的中空腔内,其特征在于在定向螺杆上设推动螺栓,推动螺栓的环状沿卡在支撑杆上端部的圆形滑槽内,支撑杆的下端与腰部定位板固定,在腰部定位板的中部设纵向条形孔,以露出穿刺位置,在腰部定位板的两侧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系带。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腰部定位板为长方形塑料板,有一定弹性,系在腰部,当腰部弓起时,可产生弯曲,在纵向条形孔的边框上设有刻度尺,以便确定穿刺位置,在支撑杆的下端端部固定上燕尾滑块,燕尾滑块卡在腰部定位板的纵向燕尾槽内,使得支撑杆的所在位置可移动,并保持穿刺针在穿刺点的垂直状态;在定向螺杆上设有定向滑槽,在支撑杆上端部的圆形滑槽底板上设卡块,卡块卡在定向螺杆的定向滑槽内,使穿刺针在进针或退针时不发生转动;所述的支撑杆设二节,上节插入下节的腔内,并由拉簧固定连接,在上节的壁上设拉力刻度,以便随时观察穿刺针的压力及变化,从而及时客观的确定是否穿过硬膜。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先将腰部定位板贴在患者腰部,用系带固定,再让患者最大限度的弓腰,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在进行穿刺时,通过顺时针转动推动螺栓,就可稳定进针,并随时从拉力刻度上观察进针压力,当观察到压力变小时,即为用手穿刺时出现的落空感或阻力减轻感,此时,可打开针体固定夹,在穿刺针端部试验穿刺结果,确定穿刺成功后,置入硬膜外导管,然后退针,退针时,仍用针体固定夹夹住穿刺针,反时针转动推动螺栓,就可稳定退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临床麻醉中克服了在硬膜外麻醉穿刺进针和退针困难的问题,而且容易定位,进、退针稳定,用力均匀,并能及时客观的观察到穿过硬膜的位置,可提高成功率,避免损伤。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沿支撑杆、定向螺杆轴线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腰部定位板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推动螺栓、定向螺杆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2、3、4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硬膜外穿刺针定位进、退针助力架,由穿刺针1、针体固定夹2、锁定螺帽3、定向螺杆4构成,针体固定夹2设在定向螺杆4的端面,外侧面为锥形面,表面有螺纹,有一定弹性,与定向螺杆4制作为一整体,锁定螺帽3的内侧面为与针体固定夹2外侧面相配合的锥形面,表面有螺纹,旋转在针体固定夹2上,当穿刺针插入针体固定夹2内时,可通过锁定螺帽3的向上转动使其夹紧,定向螺杆4的中心为中空腔6,穿刺针1的座端插入定向螺杆4的中空腔6内,在定向螺杆4上设推动螺栓5,推动螺栓5的环状沿7卡在支撑杆8上端部的圆形滑槽内,支撑杆8的下端与腰部定位板9固定,在腰部定位板9的中部设纵向条形孔10,以露出穿刺位置,在腰部定位板9的两侧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系带11、11′。所述的腰部定位板9为长方形塑料板,有一定弹性,系在腰部,当腰部弓起时,可产生弯曲,在纵向条形孔10的边框上设有刻度尺12,以便确定穿刺位置,在支撑杆8的下端端部固定上燕尾滑块16,燕尾滑块16卡在腰部定位板9的纵向燕尾槽13内,使得支撑杆8的所在位置可移动,并保持穿刺针1在穿刺点的垂直状态;在定向螺杆4上设有定向滑槽14,在支撑杆8上端部的圆形滑槽底板上设卡块15,卡块15卡在定向螺杆4的定向滑槽14内;所述的支撑杆8设二节,上节插入下节的腔内,并由拉簧17固定连接,在上节的壁上设拉力刻度18。
权利要求1.一种硬膜外穿刺针定位进、退针助力架,由穿刺针(1)、针体固定夹(2)、锁定螺帽(3)、定向螺杆(4)构成,针体固定夹(2)设在定向螺杆(4)的端面,外侧面为锥形面,表面有螺纹,与定向螺杆(4)制作为一整体,锁定螺帽(3)的内侧面为与针体固定夹(2)外侧面相配合的锥形面,表面有螺纹,旋转在针体固定夹(2)上,定向螺杆(4)的中心为中空腔(6),穿刺针(1)的座端插入定向螺杆(4)的中空腔(6)内,其特征在于在定向螺杆(4)上设推动螺栓(5),推动螺栓(5)的环状沿(7)卡在支撑杆(8)上端部的圆形滑槽内,支撑杆(8)的下端与腰部定位板(9)固定,在腰部定位板(9)的中部设纵向条形孔(10),在腰部定位板(9)的两侧的两个端部分别设有系带(1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穿刺针定位进、退针助力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腰部定位板(9)为长方形塑料板,在纵向条形孔(10)的边框上设有刻度尺(12),在支撑杆(8)的下端端部固定上燕尾滑块(16),燕尾滑块(16)卡在腰部定位板(9)的纵向燕尾槽(13)内;在定向螺杆(4)上设有定向滑槽(14),在支撑杆(8)上端部的圆形滑槽底板上设卡块(15),卡块(15)卡在定向螺杆(4)的滑槽(14)内;所述的支撑杆(8)设二节,上节插入下节的腔内,并由拉簧(17)固定连接,在上节的壁上设拉力刻度(1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膜外穿刺针定位进、退针助力架,由穿刺针1、针体固定夹2、锁定螺帽3、定向螺杆4构成,针体固定夹2设在定向螺杆4的端面,锁定螺帽3旋转在针体固定夹2上,穿刺针1的座端插入定向螺杆4的中空腔6内,在定向螺杆4上设推动螺栓5,支撑杆8的下端与腰部定位板9固定,在腰部定位板9的中部设纵向条形孔10,在腰部定位板9的两侧设系带11、11′。该硬膜外穿刺针定位进、退针助力架,在临床麻醉中克服了在硬膜外麻醉穿刺进针和退针困难的问题,而且容易定位,进、退针稳定,用力均匀,并能及时客观的观察到穿过硬膜的位置,可提高成功率,避免损伤,可广泛用于临床麻醉腰穿。
文档编号A61M5/00GK2880006SQ20062008175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14日
发明者刘焕成, 杜玉花, 倪利平 申请人:刘焕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