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食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84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食管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辅助治疗食管癌的食管支架。
背景技术
食管癌为食管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最典型的临床症状,解决食管梗阻所致的严重摄入障碍,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是基本的治疗措施,而目前医院中使用的都是传统的单球头或杯口状食管支架,放置于食管下段贲门部虽然也能解除食管梗阻,而且单球头或杯口状食管支架治疗食管下段贲门癌,术前、术中定位虽然非常准确,但术后钡餐透视发现支架往往有不同程度的下移,甚至支架脱落到胃腔者,且多数病人出现食管返流,容易造成再狭窄等并发症,易导致医患纠纷,疗效不理想,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不易引起支架下移、脱落,不易造成食物反流、食管再狭窄等,治疗效果更好的食管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改进的食管支架,它包括支架本体和附着在支架本体内侧的内衬膜,所述支架本体的始端设有两个环形凸起,所述内衬膜具有伸出支架本体尾端的延伸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改进的食管支架,它包括支架本体和附着在支架本体内侧的内衬膜,所述支架本体的始端设有两个环形凸起,所述内衬膜具有伸出支架本体尾端的延伸部,支架始端为两个环形球头,以此增加食管与支架间的阻力更好的防治支架移位和减少支架脱落,支架为网状的镍钛合金金属层,为自膨式支架,遇冷变软,遇热变硬,性能优良,对狭窄的扩张支撑效果非常理想,支架内衬以硅胶膜层防止肿瘤从支架网眼向内生长,从而减少食管再狭窄的发生,支架下端制成梅花瓣或扁口状延续的内衬硅胶膜,很好地避免了胃内容物的返流,更好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减缓了病人的痛苦。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改进的食管支架,它包括支架本体1和附着在支架本体1内侧的内衬膜2,所述支架本体1的始端设有两个环形凸起3,所述内衬膜2具有伸出支架本体1尾端的延伸部,所述两个环形凸起3包括第一环形凸起31和第二环形凸起32,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1和第二环形凸起32之间为光滑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为镍钛合金网状结构层,所述支架本体1的下端呈梅花瓣或扁口状,这样在使用时,由于有两个球头状的环形凸起3,可以增加食管与支架之间的阻力,能更好的防止支架移位或脱落,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1和第二环形凸起32之间为光滑连接,两个环形凸起3有利于更好的增加支架与食管间的摩擦力,所述支架本体1由网状镍钛合金网状结构层,为自膨式支架,遇冷变软,遇热变硬,性能优良,所述支架本体1的下端呈梅花瓣或扁口状,既不影响进食,又防止胃内食物返流,所述内衬膜2为硅胶膜材料层,防止肿瘤从支架网眼向内生长,从而减少食管再狭窄的发生,附着在支架本体1的内部。可以制成长度不等型号的支架,供不同病变长度的临床患者使用,在手术前点片、术中口服钡剂或76%泛影葡胺行X线透视定位(立位结合平卧位),体表标记铅字,选择长度适宜的支架,支架长度长出病变长度4cm为宜,即支架两端各长出病变2cm,按照手术前设计,贲门癌患者尽可能使支架中间膨大部分在贲门以上,以阻止支架本体1下移或脱落,食管下段病变,支架放置时中间膨大部分放置在病变区,手术前不宜行食管狭窄段预扩张,术后支架膨胀不理想时再扩张,以防扩张后狭窄解除阻力减少,支架下移,由于支架本体1固定相对牢固,因此发生胸骨后疼痛的机率较小,两个环形凸起支架3避免了支架上端边缘对食管的应切力及摩擦力,减少了支架损伤食管导致出血、增生等不良作用的发生,从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提高了治疗效果。
权利要求1.改进的食管支架,它包括支架本体(1)和附着在支架本体(1)内侧的内衬膜(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始端设有两个环形凸起(3),所述内衬膜(2)具有伸出支架本体(1)尾端的延伸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环形凸起(3)包括第一环形凸起(31)和第二环形凸起(32),所述第一环形凸起(31)和第二环形凸起(32)之间为光滑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为镍钛合金网状结构层,所述支架本体(1)的下端呈梅花瓣或扁口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膜(2)为硅胶膜材料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它包括支架本体和附着在支架本体内侧的内衬膜,所述支架本体的始端设有两个环形凸起,所述内衬膜具有伸出支架本体尾端的延伸部,支架固定相对牢固,不易引起支架移位或脱落,而且内衬以硅胶膜材料层,防止肿瘤从支架网眼向内生长,从而减少食管再狭窄的发生,避免了胃内容物的返流,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F2/82GK2925418SQ20062008459
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20日
发明者张丽云 申请人:张丽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