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177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医学运用透视、拍片、超声波、核磁共振等手段,检查及诊断体内疾患,方便快捷,但有些病变,仍须直接观察,才能确诊并治疗,棒镜、传像光纤、电子摄像机(CCD)等技术的发展,使内窥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内窥镜的发展,关于内窥镜方面的专利也有很多,例如有人申请了专利“分离式内窥镜(97242403.2)”,其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医用内窥镜,包括镜体、镜筒、导光系统、镜管和器械通道,镜管由内镜管和装有进、出液阀的外镜管组成,内外镜管间形成的间隙作液体通道及器械通道的延长部分。在内窥镜的照明光源上采用冷光源,有人申请了专利“一种用于内窥镜的照明光源(CN2694898)”,包括机壳,底盖,光输出端口,固定在机壳内的底盘上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排列成面向光输出端口的点阵,所述若干个发光二极管之间并/串联引出两个电极与电源连接,在发光二极管点阵与光输出端口之间有一组聚光透镜,通过透镜的光学聚光,将LED发射出的光集成为一高亮度小面积并且接近平行光的光束输出,可以得到与卤素灵敏灯相比拟的高亮度光,作为光源使用。但是目前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医用冷光源,还是采用卤素灯作为照明光源。它具有亮度高、冷却方便等特点。这种照明光源大都是单个的,当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灯泡坏了,换灯需要停机、冷却,并打开机箱。时间比较长,而且要中断手术的进程。在换灯过程中,如果灯没有充分的冷却,灯泡还会有伤人的危险,安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灯泡更换方便,使用安全的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内镜中的灯泡更换不便,换灯时如果冷却不足容易烫伤的技术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换灯操作时间短,能使手术不间断进行的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灯操作时间过长影响手术进程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包括机架,机架连接着面板,机架上设有光束传输口和灯泡,在机架上连接有转盘,其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灯泡,在转盘上设有定位装置,在转盘的外缘还设有传感器,转盘的中心处连接有转盘轴。在机架上连接转盘,可以在转盘上装上至少两个灯泡,方便其中一个坏了的时候,快速便捷的更换。更换灯泡时,通过转盘轴旋转转盘,旋转到一定位置时,与灯泡对应的传感器感应到信号,将其中一个灯泡熄灭,另一个灯泡点燃,当灯泡到达位置时,通过定位装置确定各个灯泡的确切位置。直接通过转盘的转动更换灯泡,整个过程可以在3秒内完成,使得医生手术过程可以不间断的进行,而且通过转盘轴的转动,带动灯泡的替换,不需要人直接接触发烫的灯泡,安全性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装置为在转盘的外缘设有定位销和与其配合的定位挡块,定位挡块固定在机架上。定位销与定位挡块的结构简单,定位销碰触到定位挡块后固定了灯泡的相对位置。如果灯泡为两个,定位挡块设在转盘的一条直径的两端。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的定位装置为在转盘的外缘设有插销,其下方设有与其配合的插孔。灯泡达到确定位置后,插销插入插孔固定了转盘的相对位置。
作为优选,在转盘轴上套接有相互啮合的齿轮,齿轮上连接有拉簧,拉簧的一端固定在齿轮上,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设置拉簧是为了在旋转转盘时手感更好,使得旋转转盘定位更精确。
作为优选,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在转盘的外缘设有小孔,其数目与灯泡的数目相同,均为两个。两个灯泡安装方便,而且结构也相对简单,光电传感器使用普遍。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具有下述优点1、更换灯泡快捷便利;2、安全性稳定性好;3、由于换灯时间大大缩短,实现了不间断进行手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图1内的转盘的主视图。
图3是图1内的转盘的另一种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附图4和2所示,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包括机架14,机架14连接着面板13,机架14上设有光束传输口8和灯泡2、5。在机架14上设有转盘4,转盘4上设有两个灯泡2、5,两个灯泡2、5的中心线重合,灯泡的反光碗面向光束传输口8。转盘4的中心设有转盘轴10,在转盘轴10上套接有相互啮合的齿轮9、11,从动齿轮11上连接有拉簧12的一端,拉簧12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4上。在转盘4的外缘上设有一个定位销6,与定位销6配合的,在转盘4外设有两个定位挡块3、7,定位挡块3、7设在转盘6的同一直径的两端,定位挡块7固定在机架14上。在转盘4的外缘同时还设有两个光电传感器1,用于控制两个灯泡2、5的亮灭。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其工作原理为第一工作位置时,定位销6在拉簧12的作用下,紧靠在定位挡块7上,灯泡5对准光束传输口8的中心,传感器1检测到转盘4第一位置信号,经电路板向灯泡5供电(如图1)。此时灯泡2不供电。向第二工作位置的转换过程转动转钮10,转盘逆时针转动,在主动齿轮9与被动齿轮11的作用下,前90°转动拉簧12被拉长,后90°转动拉簧缩短。当转到180°时,定位销6紧靠在定位块3上,灯泡2对准光束传输口8的中心,传感器1检测到转盘4第二位置信号,经电路板向灯泡2供电。此时灯泡5断电。灯泡2、5安装在转盘上,尾线应有足够长度和空间,允许转盘往复180°转动。转盘4、光束传输口8、被动齿轮11、拉簧安装在机架14上,主动齿轮安装在转盘轴10上,除转钮和光束传输口8外,所有零件均被面板13盖住,外形美观。
实施例2如图1和3所示,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包括机架14,机架14连接着面板13,机架14上设有光束传输口8和灯泡2、5。在机架14上设有转盘4,转盘4上设有两个灯泡1、5,两个灯泡2、5的中心线重合,灯泡的反光碗面向光束传输口8。转盘4的中心设有转盘轴10,在转盘轴10上套接有相互啮合的齿轮,从动齿轮11上连接有拉簧12的一端,拉簧12的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4上。在转盘4的外缘上设有一个插销15,插销15下方设有插孔。在转盘4的外缘同时还设有两个光电传感器1,用于控制两个灯泡2、5的亮灭。其余与实施例1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包括机架(14),机架(14)连接着面板(13),机架(14)上设有光束传输口(8)和灯泡,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4)上连接有转盘(4),其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灯泡,在转盘(4)上设有定位装置,在转盘(4)的外缘还设有传感器(1),转盘(4)的圆心处连接有转盘轴(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在转盘(4)的外缘设有定位销(6)和与其配合的定位挡块(7),定位挡块(7)固定在机架(1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装置为在转盘(4)的外缘设有插销(15),其下方设有与其配合的插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转盘轴(10)上套接有相互啮合的齿轮(11),齿轮(11)上连接有拉簧(12),拉簧(12)的一端固定在齿轮上,另一端固定在机架(1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其特征在于传感器(1)为光电传感器,在转盘(4)的外缘设有小孔(16),其数目与灯泡的数目相同,均为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其特征在于传感器(1)为光电传感器,在转盘(4)的外缘设有小孔(16),其数目与灯泡的数目相同,均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其包括机架,机架连接着面板,机架上设有光束传输口和灯泡,在机架上连接有转盘,其上固定有至少两个灯泡,在转盘上设有定位装置,在转盘的外缘还设有传感器,转盘的中心处连接有转盘轴。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灯泡更换方便,使用安全的电子内镜转盘式换灯机构;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内镜中的灯泡更换不便,换灯时如果冷却不足容易烫伤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A61B1/06GK2922785SQ20062010421
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日
发明者王华林, 陈尧松 申请人:王华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