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泪囊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234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泪囊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泪囊引流管。用于治疗泪囊道发炎和泪小管炎症的患者。
背景技术
眼科患者因泪囊道发炎常会流泪不止,痛苦不堪。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是将金属管、鸡或鸭毛管或者塑料管插管导入泪囊中进行冲洗和给药。其缺点是这些器具不正规,治疗效果不好,且给病人带来较大的痛苦,充满医疗风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有一种泪囊引流管,主要结构包括导管和支撑架,支撑架的底角与导管的一端连接,导管的轴心孔与支撑架的内侧相通。这种泪囊引流管的支撑架存在造型有容易撕裂拉断的缺陷,并且其导管上端的端面在导入泪囊时存在不太顺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泪囊引流管,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支撑架容易撕裂拉断所造成的医疗风险,以及其导管上端的端面在导入泪囊时不太顺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导管和支撑架,支撑架的底端与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管的轴心孔与支撑架的内侧相通;在所述的导管上半部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的支撑架为环形结构,其下部为U形,所述的导管的上端与该支撑架U形的底端垂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泪囊引流管,在所述的导管的上端的两侧设有斜面。
在所述的支撑架的一个顶角连接有一个毛细导管,该毛细导管的孔与支撑架的内侧相通。
在所述的毛细导管的外端设有圆滑的圆锥尖端。
在所述的支撑架的一个顶角和下部分别连接一个毛细导管,该毛细导管的孔均与支撑架的内侧相通。
在所述的毛细导管的外端设有圆滑的圆锥尖端。
所述的导管、支撑架和毛细导管均由软质硅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在导入泪囊道后依靠其自身的弹性恢复原状,通过导管可以对支撑架所支撑开的区域以及导管上部有孔的区域进行充分地冲洗和给药,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导管上端的斜面使导入更加顺畅;支撑架的U形结构可以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毛细导管还可对泪小管进行治疗。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没有毛细导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一根毛细导管(平向)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有一根毛细导管(斜向)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带有两根毛细导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实施例包括导管1和支撑架2,支撑架2的下部为U形结构,其两个上端连接平顶边,两个顶角为圆弧过渡。支撑架2的下端中间与导管1的上端连接,所述导管1的轴心孔与支撑架2的内侧相通。在所述的导管1上半部的管壁上设有两排小孔3,在所述的导管1的上端的两侧设有斜面6。该实施例用于治疗治疗泪囊道发炎的患者。
参见图2和图3,该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例的支撑架2的一侧角顶连接有一个毛细导管4,该毛细导管4的孔与支撑架2的内侧相通。毛细导管4可以与支撑架2的顶部平方向(如图2所示),也可朝向右上的斜向(如图3所示)。所述的毛细导管4的外端设有圆滑的圆锥尖端,以利于导入病灶。该实施例用于同时治疗泪囊道发炎和一个泪小管炎症的患者。
参加图4,该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毛细导管5,该毛细导管5连接在支撑架2的下部,与所述的毛细导管4在同一侧。毛细导管5的形状与毛细导管4相同,其轴心孔也与支撑架2的内侧相通。
本实用新型导管1、支撑架2、毛细导管4和5均由柔软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如软质硅橡胶)制成。
手术时由术者利用丝线将支撑架2部位捆扎,经鼻内逆向牵引至泪囊内,牵引停止后,被拉长度变形的支撑架2恢复原状,利用支撑架2上端的横梁,对泪囊内侧壁支撑,使导管2得以固定,导管2固定后,可沿鼻口剪去导管2下部多余部分,完成导管的固定过程。在导管2的上半部管壁上的小孔3供冲洗脓血和药弥散用,由术者按医疗需求从导管2的下端灌入冲洗液进行病灶清洗处理和施以药物治疗。患者术后留置导管数日可继续观察、治疗,直至达到治愈。根据临床体征的改善,再由术者用手术钳由鼻内夹持导管2的下端轻轻拔出,即完成治疗过程。
图2和图3所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毛细导管4和5在牵引过程中,被导入泪囊液输出途径的(上下)泪小管内,而该毛细导管长于体外的部分在引流管固定后应剪掉,使毛细导管两端导通。本实用新型可同时用于对泪囊道和泪小管炎症进行治疗。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泪囊引流管,包括导管和支撑架,支撑架的底端与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管的轴心孔与支撑架的内侧相通;在所述的导管上半部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为环形结构,其下部为U形,所述的导管的上端与该支撑架U形的底端垂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泪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管的上端的两侧设有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泪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架的一侧顶角连接有一个毛细导管,该毛细导管的孔与支撑架的内侧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泪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毛细导管的外端设有圆滑的圆锥尖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进的泪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支撑架的一侧顶角和下部引出两根角向毛细导管,该毛细导管的孔均与支撑架的内侧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泪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毛细导管的外端设有圆滑的圆锥尖端。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改进的泪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支撑架和毛细导管均由软质硅橡胶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泪囊改进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支撑架和毛细导管均由软质硅橡胶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泪囊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支撑架和毛细导管均由软质硅橡胶制成。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泪囊引流管,包括导管和支撑架,支撑架的底端与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导管的轴心孔与支撑架的内侧相通;在所述的导管上半部的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所述的支撑架为环形结构,其下部为U形,所述的导管的上端与该支撑架U形的底端垂直连接。在所述的导管的上端的两侧设有斜面。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在导入泪囊道后依靠其自身的弹性恢复原状,通过导管可以对支撑架所支撑开的区域以及导管上部有孔的区域进行充分地冲洗和给药,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导管上端的斜面使导入更加顺畅;支撑架的U形结构可以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的毛细导管还可对泪小管进行治疗。
文档编号A61M27/00GK2904997SQ200620118199
公开日2007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日
发明者张庆民 申请人:张庆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