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瓶勾挂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2331阅读:16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液瓶勾挂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输液瓶的勾持挂套。
背景技术
现在医院所普遍采用的输液瓶勾挂套有两大类一类是用金属或塑料制造的,能护住整个瓶身的勾挂套及用塑料包装带临时编织的网状套;这类勾挂套需另外准备,如遇急救或病人多不够用时,就会有较大的麻烦。另一类是装配在瓶子底部或带底座的勾挂,这类勾挂设施,需改进瓶子,对原先定型的瓶子无法使用,制作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着于瓶身;能很方便打开使用的输液瓶勾挂套。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瓶身的下半部套上一有防滑性能的套圈,套圈的两边对称的各设有钉状扣;另外两端各有一葫芦状孔,中间有圆孔的勾挂条,活动的与钉状扣相连接。
有防滑性能的套圈,它可牢固的吸附于塑料瓶或玻璃瓶上,使用前,勾挂条沿套圈一周,两端反向重叠卡在同一钉状扣内,中间的圆孔,卡在另一钉状扣内,这样的状态便于整箱包装运输,还可起到防止玻璃瓶碰撞而破碎的作用。使用时,拉出外端勾挂条,及中间圆孔中的钉状扣,卡进另一侧的钉状扣内,挂在勾子上便可进行输液,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勾挂条的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玻璃瓶4的下部,固定的套上塑料套圈1,套圈1的两侧各设一对称的钉状扣3,使用时两钉状扣3上,分别扣进勾挂条2的两端,勾挂条2的两端,分别设有小端朝外的葫芦状孔6。未使用状态时,勾挂条2沿套圈1一周,两葫芦状孔6反向叠合在同一个钉状扣3上,圆孔5则卡在另外一个钉状扣上。
制作套圈的材料,还可以用橡胶、皮革等材料。
套圈还可以用松紧扣,与输液瓶活动连接,也可以沾上胶水与输液瓶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瓶的勾挂套,其特征在于在输液瓶的下半部套上一有防滑性能的套圈,套圈两侧对称的设有一钉状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勾挂套,其特征在于勾挂条的两端分别与两钉状扣活动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勾挂套,其特征在于勾挂条两端各设有一外向小,内向大的葫芦状孔,中间还有一圆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输液瓶勾挂套技术领域,在输液瓶的下部,套上一有防滑性能的套圈,套圈两侧各有一钉状扣;两端各有一葫芦状的勾挂条分别卡进钉状扣内,将勾挂条的中间部位挂在勾子上即可进行输液,取用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A61J1/14GK2907705SQ20062012176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5日
发明者吴承望 申请人:吴承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