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7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Gout)是因尿酸蓄积在体内而发生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结晶析出在关节腔或身体其他组织而所引起的疾病。高尿酸血症不但直接反映体内尿酸的蓄积且会降低尿酸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以致引起尿酸沉淀在关节。痛风的主要临床特点是体内尿酸产生过多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引起血中尿酸升高,形成高尿酸血症以及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痛风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痛风常累及肾脏而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肾结石。
痛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两大类。原发性痛风除少数由于遗传原因导致体内某些酶缺陷外,大都病因未明,并常伴有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继发性痛风是继发于白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慢性肾功能不全、某些先天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糖原累积病I型等。
在痛风的治疗上,西医常用秋水仙碱、消炎镇痛剂以及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来处理痛风病人,基本上均有一些疗效,但是过敏体质及肠胃不适的副作用也颇为常见。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并形成药物依赖。现有的中药制剂对于通风的治疗也有很好的效果,但也不是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全部选用天然中草药,能够有效治疗痛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当归20克、白芍20克、甘草20克、白花蛇10克、蜈蚣8克、细辛6克、桂枝9克、川牛膝10克、伸筋草12克、川乌9克和防风10克。
用法将上药研细,用纱布包好,浸于500毫升白酒内10天,先以热水洗患处,后用此酒轻擦患处,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2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歇5天。
药理作用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白芍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厥;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川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牙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川牛膝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用于经闭癥瘕,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防风发表,祛风,胜湿,止痛,解痉。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白花蛇甘、咸,温;有毒。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蜈蚣咸、辛,温。有毒。归肝、脾、肺经。败毒抗癌、息风解痉、退炎治疮。
伸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本发明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起到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作用。该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使用方便,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能够抑制尿酸形成,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典型病例病例一文某,男,42岁,患者痛风16年。四肢多关节呈持续性痛风发作。经常服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丙磺舒,痛风利仙,泼尼松,消炎痛等,曾用地塞米松,关节局部激素封闭,终未奏效,血尿酸处在760ummol/L左右高水平。用该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半个月后,左足背红肿消退,一个月后血尿酸下降,尿常规,肾功能均呈正常。治疗3个月,右鹰嘴突结石消失,左耳轮痛风结节基本吸收,血尿酸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病例二曹某,男,57岁,患者患通风多年,关节呈持续发作。经常服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丙磺舒、立加利仙(原名痛风利仙)、非甾体类抗炎药、强的松等。关节局部激素封闭,中药祛痹通络法等综合治疗,终未奏效,血尿酸处在740umol/L左右的高水平。检查发现右足拇趾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右足背红肿。关节表面呈核桃壳样增生不平,皮下隐现多个乳白色硬结节。左耳轮、右鹰嘴突、两指间、掌指、两跗跖关节均散在0.2-2.5cm大小不等结石。用该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服药期间低嘌呤、低脂饮食。适当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尿酸排泄。治疗5天,右足背红肿消退,12天后血尿酸下降,继续治疗4个月,左耳轮结节基本吸收,血尿酸在正常范围。随访5年,未复发。
病例三王某,男,53岁,患者已有十年的痛风经历,十年前突发的从左拇趾开始周围疼痛,肿胀,病情日益严重,生不如死,虽经常服用“秋水仙碱”“消炎痛”等西药,但都不管用,经朋友介绍使用该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疼痛消失,继续治疗3个疗程,痊愈,身体也恢复了健康。
病例四宋某,男,68岁,患痛风二十多年,反复发作,血尿酸长期处于680ouml/L,突发性的夜间脚趾关节痛,膝关节突起的关节结石,严重的关节畸形,使他饱受了痛风的折磨,使用该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治疗一个疗程后,就觉得气血通畅,继续治疗三个疗程血尿酸降低到正常水平,疼痛消失,后经2个疗程的巩固,完全康复,随访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例一一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当归20克、白芍20克、甘草20克、白花蛇10克、蜈蚣8克、细辛6克、桂枝9克、川牛膝10克、伸筋草12克、川乌9克和防风10克。
用法将上药研细,用纱布包好,浸于500毫升白酒内10天,先以热水洗患处,后用此酒轻擦患处,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2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歇5天。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当归20克、白芍20克、甘草20克、白花蛇10克、蜈蚣8克、细辛6克、桂枝9克、川牛膝10克、伸筋草12克、川乌9克和防风10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属中药领域。该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当归20克、白芍20克、甘草20克、白花蛇10克、蜈蚣8克、细辛6克、桂枝9克、川牛膝10克、伸筋草12克、川乌9克和防风10克。将上药研细,用纱布包好,浸于500毫升白酒内10天,用该酒擦患处。本发明将以上药物组合后,药效具有协同作用,起到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作用。该种外用治疗痛风的中药组合物使用方便,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能够抑制尿酸形成,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K35/58GK101040922SQ20071001540
公开日2007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20日
发明者徐恒雁, 魏芸, 戴振林 申请人:徐恒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