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用治疗骨折的膏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9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用治疗骨折的膏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膏剂,具体说是一种外用治疗骨折中、后期的膏剂,属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中断或破坏。骨折通常分为外伤性骨折、病理性骨折、闭合性骨折及开放性骨折。由外伤引起者为外伤性骨折;发生在原有骨病(肿瘤、炎症等)部位者为病理性骨折。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为开放性骨折,如与外界不通则为闭合性骨折。此外,还可根据骨折的程度、稳定性和骨折后的时间分为。早期(1-2周)表现为受伤部位瘀血肿胀,经络不通,气血阻滞;中期(2~4周)此时骨折处的淤肿有所减轻,但淤伤尚未化尽,骨痂开始形成;后期(4周以上)此时骨折部淤肿已基本吸收,骨痂开始生长。
骨折发生后,骨折部位可产生疼痛、肿胀、瘀斑、功能障碍及畸形等症状。骨折后出血与组织的损伤性水肿即产生肿胀,血液渗到皮下形成瘀斑。在骨折的同时可伴有血管和神经损伤,可见肢体远端感觉麻木、运动障碍等症。骨折后可因剧烈疼痛、出血过多或并发头、胸、腹部脏器损伤而致休克。骨折因受害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内脏组织损伤,颅骨骨折可刺破肺部而引起气胸、血胸,下肋部骨折可引起肝、肺、肠曲的破裂及腹膜刺激症状,骨盆骨折可出现血尿和排尿困难等症状。目前治疗骨折中、后期药物多为口服或烫洗剂,疗效欠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治疗骨折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外用治疗骨折的膏剂,它全部选用天然中草药,提高骨折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外用治疗骨折的膏剂,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骨碎补1、白及片1、陈皮1、茄皮1、冰片1/8、麝香1/8、三七1、血竭1、地鳖虫1、乳香1、川断1、硼砂1、没药1、当归尾1、泽兰叶1、延胡索1、苏术1、桑枝1、雄黄1、儿茶1、赤芍1、茜草根1、接骨木1、红花1、自然铜1、皂角1、五加皮1、荆芥1、防风1、伸筋草1、透骨草1、杜仲1、白芷1、樟脑1/8、东丹30和麻油300。
配制时用麻油将药物煎熬,至色枯,去渣,再熬油至“滴水成珠”,下丹,去火毒后,将膏药摊涂于牛皮纸上,稍晾后对折保存即得。
药理作用骨碎补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白及片收敛止血,生肌定痛。用于久咳伤肺,咯血吐血;外用治创伤止血、皮肤皲裂。
陈皮苦、辛,温。归肺、脾经。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冰片开窍醒神,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清热解毒、防腐生肌。
麝香辛、温。开窍,通经络,消肿止痛。主治惊痈昏迷、中风痰厥、寒邪腹泻、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
三七甘微苦,温。入肝、胃、大肠经。止血,散瘀,消肿,定痛。
血竭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治跌打肿痛,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土鳖虫性寒,有微毒。具有化淤止血,消肿止痛,通络理伤,接筋续骨等功效。
乳香调气,活血,止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川断治腰背酸痛,足膝无力,胎漏,崩漏,带下,遗精,跌打损伤,金疮,痔漏,痈疽疮肿。
硼砂甘、咸,凉。清热,消痰,解毒,防腐。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赤肿痛,汗斑。
没药苦,辛,平,无毒。肝,脾,心,肾经。活血定痛,消肿生肌,主治跌打损伤,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疮疡溃后久不收口。
当归尾甘辛、温。补血和血,调经止血,润燥滑肠。月经不调,经闭腹痛,血虚头痛,肠燥便难,痈疽疮疡,跌打损伤。
泽兰叶苦、辛,微温。归肝、脾经。活血化瘀,行水消肿。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血腹痛,水肿。
延胡索辛、苦,温。归肝、脾经。活血,利气,止痛。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跌扑肿痛。
苏木甘、咸,平。归心、肝、脾经。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用于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外伤肿痛。
桑枝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治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雄黄辛、苦、平。有毒。归心、肝、脾、胃、大肠经。败毒抗癌、祛痰镇惊、杀虫疗疮、消炎退肿。
茜草根凉血活血,祛瘀,通经。用于吐血、衄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经闭瘀阻、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接骨木祛风,利湿,活血,止痛。治风湿筋骨疼痛,腰痛,水肿,风痒,瘾疹,产后血晕,跌打肿痛,骨折,创伤出血。
儿茶苦、涩,微寒。归肺经。收湿生肌敛疮。用于溃疡不敛,湿疹,口疮,跌扑伤痛,外伤出血。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红花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扑损伤。
自然铜散瘀止痛,接骨续筋。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血瘀疼痛,积聚,瘿瘤,疮疡,烫伤。
皂角有小毒。有祛痰开窍之功,可用于顽痰阻塞、胸闷咳喘、咯痰不爽以及猝然昏迷、口噤不开等症。
五加皮性温,味辛,无毒。入肝、肾经。祛风湿,通关节,强筋骨。治痿痹,拘挛疼痛,风寒湿痹,足膝无力,皮肤风湿及阴痿囊湿。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炒炭治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防风发表,祛风,胜湿,止痛,解痉。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伸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透骨草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肾经。祛风除湿,解毒止痛。用于风湿关节痛;外用治疮疡肿毒。杜仲治腰脊酸疼,肢体痿弱,遗精,滑精,五更泄泻,虚劳,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动不安,胎漏欲堕,胎水肿满,滑胎,高血压。
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
樟脑辛,温。通窍辟秽,温中止痛,利湿杀虫。用于寒湿吐泻,胃腹疼痛;外用治疥、癣、龋齿作痛。
东丹辛微寒,有毒。入心、脾、肝经。拔毒生肌。用于各种疮疖,黄水湿疮,溃疡久不收口,有拔毒、防腐、止痒、收敛作用。
麻油甘、凉,具有润肠通便、解毒生肌之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外用治疗骨折的膏剂配方合理,制备方便,能提高骨折药物治疗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典型病例例一王女士,40岁,2003年9月骑车时摔伤,左股骨颈头型骨折,钢针内固定。一个半月后取钢针,外固定,卧床10个月后X线片示;骨折愈合不良,合并股骨头坏死,行走困难。2005年3月来我院治疗,坐轮椅入病房。经使用该种外用治疗骨折的膏剂治疗3个月后,骨折裂隙愈合1/2,囊性变区有新骨充填,关节面较前光滑。关节软骨下骨片吸收缩小。9月份X线表现骨折完全愈合,股骨头密度虽然不均,但骨纹理清晰可见,证明死骨已全部吸收,已经过改建塑型。10月出院,已恢复工作。除天气变化有轻度不适感外,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例二高先生,51岁,患者不慎从楼梯上摔下,随着右小腿发出的″咔嚓″声,一股巨痛直袭他的中枢神经。其家人立即将其送到某骨科医院救治,被诊断为″右胫腓骨下端粉碎性骨折″。医生嘱其立即办理住院手续,等待手术治疗。家人问其伤情及预后时,医生说″踝关节破坏严重,我们考虑作踝关节融合术。说其预后,已不可能象正常人一样行走了。″为了企求最好的治疗结果,家人带患者来我院治疗,经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外用该种外用治疗骨折的膏剂治疗。结果,7日后肿痛消失;30日后解除石膏固定,X线检查显示大量骨痂生长,开始下地活动;60天后行走自如,随访至今,无任何不适。
具体实施例方式
例一一种外用治疗骨折的膏剂,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骨碎补1、白及片1、陈皮1、茄皮1、冰片1/8、麝香1/8、三七1、血竭1、地鳖虫1、乳香1、川断1、硼砂1、没药1、当归尾1、泽兰叶1、延胡索1、苏术1、桑枝1、雄黄1、儿茶1、赤芍1、茜草根1、接骨术1、红花1、自然铜1、皂角1、五加皮1、荆芥1、防风1、伸筋草1、透骨草1、杜仲1、白芷1、樟脑1/8、东丹30和麻油300。
将中药浸于麻油中7~10天后,以文火熬2小时,改用急火煎药,至色枯,去渣,再将油熬,俟油温达300℃以上,油“滴水成珠”,“吹之不散”。将锅离开火源,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将东丹筛入炼药油中,至油丹皂化完全(出现大量泡沫,膏药变成黑褐色,取入许滴入准冷水中,捏之软而不粘手)。将膏块完全的膏液趁热以细流状倾入冷水中,浸泡4~7日,将膏块置锅中,用小火加热熔化,待温度降至60~70℃时加入樟脑,搅匀,保温50~60℃,摊涂于牛皮纸上,稍晾后对折保存即得。
权利要求
1.一种外用治疗骨折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骨碎补1、白及片1、陈皮1、茄皮1、冰片1/8、麝香1/8、三七1、血竭1、地鳖虫1、乳香1、川断1、硼砂1、没药1、当归尾1、泽兰叶1、延胡索1、苏术1、桑枝1、雄黄1、儿茶1、赤芍1、茜草根1、接骨术1、红花1、自然铜1、皂角1、五加皮1、荆芥1、防风1、伸筋草1、透骨草1、杜仲1、白芷1、樟脑1/8、东丹30和麻油3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用治疗骨折的膏剂,属中药领域。该种外用治疗骨折的膏剂,制成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份为骨碎补1、白及片1、陈皮1、茄皮1、冰片1/8、麝香1/8、三七1、血竭1、地鳖虫1、乳香1、川断1、硼砂1、没药1、当归尾1、泽兰叶1、延胡索1、苏术1、桑枝1、雄黄1、儿茶1、赤芍1、茜草根1、接骨术1、红花1、自然铜1、皂角1、五加皮1、荆芥1、防风1、伸筋草1、透骨草1、杜仲1、白芷1、樟脑1/8、东丹30和麻油300。制成膏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提高骨折药物治疗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文档编号A61K31/122GK101049430SQ200710015489
公开日2007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1日
发明者宋振江, 张燕 申请人:宋振江, 张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