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益肝排石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5331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益肝排石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益肝排胆囊结石中药.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益肝、胆囊排石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尚未完全达到治本的作用。 同时这类药品的价格过高,不同程度地限制了患者需求。这就有悖于传统医学普治众 生的宗旨。在药理方面.此类药品存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不能从根本上解 决患者的痛苦,这就忽略了中医学在治疗过程中的全面性和统一性。从而导致了这类 药品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疗程长,见效慢或无效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上述已有益肝排石中药的不足之处,根据民间治疗 肝、胆病的秘方,而研制了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的一种益肝排石中药。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益肝排石中药的组份重量百分比为
柴胡2-3%车前子1. 5-2%蒲公英3-4%
茵陈10-12%厚朴2-3%金钱草8-10%
大叶金钱草6-8%香附3-4%海金沙7-9%
川芎3-4%鸡内金3-4%泽兰1-2%
煅鱼脑石1.5-2%川郁金2-3%冬葵子1-2%
制首乌5-7%川楝子1. 5-2%海浮石1-2%
白芍1. 5-2%海藻5-6。%枸杞子2-3%
女贞子1-2%桑椹子2-3%甘草1-1. 2%
按上述配比经过传统的中药制备工艺,制成治疗益肝排石中药丸剂、片剂、粉剂、 针剂等,可主治胆管结石、黄疸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胆囊炎等疾病。
本发明是根据胆管结石患者普遍存在的不同症状而采用理气、平肝、活血化瘀、 和胃、健脾、利胆、化湿、退黄、清热解毒,治痛和从阴、阳两方面补肝泻治法再佐 以排石药物而达到排石益肝的目的。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歩说明。 实施例1
柴胡2%车前子1.5%蒲公英3%
茵陈10%厚朴2%金钱草8%
大叶金钱草6%香附3%海金沙7%
川粤3%鸡内金3%泽兰1 %
煅鱼脑石1.5%川郁金2%冬葵子1%
制首乌5%川楝子1.5%海浮石1%
白芍1.5%海藻5%枸杞子2%
女贞子1%桑椹子2%甘草1%
按上述配比经过传统的中药制备工艺,制成治疗益肝排石中药丸剂、片剂、粉剂、 针剂等,可主治胆管结石、黄疸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胆囊炎等疾病。
权利要求
1、一种益肝排石中药,其特征是该益肝排石中药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柴胡2-3% 车前子1.5-2%蒲公英3-4%茵陈10-12%厚朴2-3%金钱草8-10%大叶金钱草6-8%香附3-4%海金沙7-9%川芎3-4% 鸡内金3-4% 泽兰1-2%煅鱼脑石1.5-2%川郁金2-3% 冬葵子1-2%制首乌5-7%川楝子1.5-2%海浮石1-2%白芍1.5-2%海藻5-6%枸杞子2-3%女贞子1-2%桑椹子2-3% 甘草1-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益肝排石中药,它是由柴胡2-3%、车前子1.5-2%、蒲公英3-4%、茵陈10-12%、厚朴2-3%、金钱草8-10%、大叶金钱草6-8%、香附3-4%、海金沙7-9%、川芎3-4%、鸡内金3-4%、泽兰1-2%、煅鱼脑石1.5-2%、川郁金2-3%、冬葵子1-2%、制首乌5-7%、川楝子1.5-2%、海浮石1-2%、白芍1.5-2%、海藻5-6%、枸杞子2-3%、女贞子1-2%、桑椹子2-3%、甘草1-1.2%组成。它疗效显著,成本低,可主治胆管结石、黄疸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胆囊炎等疾病。
文档编号A61K33/00GK101112589SQ20071002574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30日
发明者牛昱翔 申请人:牛昱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