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56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是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品。属于保健品领域。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的慢性皮肤炎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痤疮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不分地域、年龄及性别之别,发病率均有明显提高的趋势。全世界有数亿万计的患者正在被恼人的痤疮苦苦折磨着,近年来痤疮的流行性调查发现,11-25岁的青少年发病率达80%以上,25-35的青年人发病率达15%以上,如不及时治疗或防治不当,可遗留终生难愈的瘢痕,而影响容貌,令众多青年患者十分苦恼。
中医治疗痤疮,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已为医学界所肯定,但是痤疮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由于本病好发于颜面部位,有损面部的美容,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容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而目前的美容技术又不能达到患者的要求,且副作用大,给患者精神和经济上带来很大负担。所以,发明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具有及其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女贞子 2.5~10份 知母 1.5~6份 生地黄 1.5~6份桑叶 2.5~10份 菊花 1.5~6份 蒲公英 1.5~6份墨旱莲 1.5~6份 茯苓 0.1~2份 鱼腥草 1.5~6份炙甘草 0.1~2份本发明的优选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女贞子 3.0~7.0份 知母 2.5~3.5份生地黄 2.5~3.5份桑叶 3.0~7.0份 菊花 2.5~3.5份蒲公英 2.5~3.5份墨旱莲 2.5~3.5份 茯苓 0.5~1.5份鱼腥草 2.5~3.5份炙甘草 0.5~1.5份本发明的最佳配方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
女贞子 5份 知母 3份 生地黄 3份桑叶 5份 菊花 3份 蒲公英 3份墨旱莲 3份 茯苓 1份 鱼腥草 3份炙甘草 1份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女贞子 药性 甘、苦,凉。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清虚热,明目的功效。可治疗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目暗不明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324页)。
桑叶 药性 苦、甘,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疗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胸痛;或肺燥干咳无痰,咽干口渴;风热及肝阳上扰,目赤肿痛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780页)。
墨旱莲 药性 甘、酸,凉。归肝、肾经。具有补益肝肾,凉血止血。可治疗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3690页)。
知母 性味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的功效。可治疗外感热病、高热烦渴、结核病发热、肺热咳嗽、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小便不利、糖尿病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817页)。
菊花 药性 甘、苦,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的功效。可治疗外感风热或风温初起,发热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疔疮肿毒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900页)。
生地黄 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可治疗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514页)。
蒲公英 药性 苦、甘,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可治疗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瘰疠,疔毒疮肿,目赤肿痛,感冒发烧,咳嗽,咽喉肿痛,胃炎,肠炎,痢疾,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烧烫伤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3427页)。
鱼腥草 性味辛,微寒。归肺、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主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喘,喉蛾,痈肿疮毒,痔疮,热痢,热淋,水肿,带下,疥癣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2007页)。
茯苓 性味甘、平、淡。归心、肺、脾、肾经。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脑悸、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遗精、淋浊、脾虚、停饮不食、脘闷、三阴疟疾、发热不愈、止虚亡阳等。(季宇彬主编《抗癌中药药理与应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第898页)。
炙甘草 药性甘,平。归脾、胃、心、肺经。具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可治疗脾胃虚弱,倦怠食少,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心悸,脏躁,肺痿咳嗽;生用治咽喉肿痛,痈疮肿毒,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等。(《中药大辞典》南京中医药大学 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二版 第792页)。
本发明遵循中医养生保健的组方原则。诸药相和共具有滋阴泻火,清肺凉血的功效,祛痤疮,具有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散寒利湿,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选用的中草药各组份符合《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祛痤疮,对人体无毒无害。经动物急性毒性实验表明被实验的动物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其主要脏器也无明显的改变,药物安全可靠。
2、本发明中富含葡萄糖,挥发油,有机酸,维生素,氨基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利于人体吸收,增强体质。
3、本发明具有制作简便、服用方便,价格低廉的特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 胶囊剂 按下述重量称取原料女贞子 5份 知母 3份 生地黄 3份桑叶 5份 菊花 3份 蒲公英 3份墨旱莲 3份 茯苓 1份 鱼腥草 3份炙甘草 1份制备方法是取上述原料洗净,去杂,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1.5~2小时,第二次0.5~1小时,合并两次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度~85度时,相对密度1.08~1.1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清膏含醇量达70%,静置24小时,回收乙醇,在50度~55度时浓缩至相对密度1.30~1.32的清膏,再取干燥,粉碎成细粉,装入胶囊。每粒装0.3克,通常饭前半小时口服,温开水送下,一次2~6粒,一日三至四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患者可以长期服用,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女贞子2.5~10份知母1.5~6份生地黄1.5~6份桑叶2.5~10份 菊花1.5~6份蒲公英1.5~6份墨旱莲1.5~6份 茯苓0.1~2份鱼腥草1.5~6份炙甘草0.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女贞子3.0~7.0份知母2.5~3.5份生地黄2.5~3.5份桑叶3.0~7.0份 菊花2.5~3.5份蒲公英2.5~3.5份墨旱莲2.5~3.5份茯苓0.5~1.5份鱼腥草2.5~3.5份炙甘草0.5~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女贞子 5份知母 3份生地黄 3份桑叶5份菊花 3份蒲公英 3份墨旱莲 3份茯苓 1份鱼腥草 3份炙甘草 1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它是以女贞子、桑叶、知母和蒲公英等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本发明具有滋阴泻火,清肺凉血的功效。本发明是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最新科研成果研制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祛痤疮的保健品。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价格低廉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P17/00GK101066363SQ20071006553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6日
发明者王信锁 申请人:北京艺信堂医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