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捷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605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医用捷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对配液器械、配液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护士将小瓶粉剂抗生素配入大瓶液体中,供病人输液。现有的配液方法是使用各种管径的注射器,从大瓶中抽取液体,注入小瓶中溶解粉剂,若待配的小瓶多,则要逐一注入液体,然后再逐一抽出,回注到大瓶中混匀后,拿去给病人输液。这种配液方法费时费力,且反复穿刺插抽增加污染机率,加大了输液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快速配制输液,操作方法简便,配制过程密闭无污染,能替代注射器配液。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捷配器由锥型尖穿刺针1、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定位环阶3、圆柱4、气囊5、圆柱6、导气管7、定位环阶8、导气口9、导液管10、导液口11组成,锥型尖穿刺针1尾部插入导液管10与之相通,锥型尖穿刺针1外壁与导液管10内壁紧密牢固结合,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为对称双侧孔,并与导液管10相通,与定位环阶3相邻,导气口9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口11与导液管10相通,导液口11为侧面开口并靠近端尖,导液管10在导气管7中,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并可在导气管7内沿轴线自由移动,其特征在于,双管两端尖圆柱体连接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与导液管10不相通。
本发明创造的技术优点是可快速配制输液,操作方法简便,效率高,不限小瓶(粉剂或水剂)数量,无漏液、无残留,药物利用充分,配制过程密闭无污染,能替代注射器配液。


图1、图2是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3(A)至(L)是双管两端尖圆柱体连接气囊5,以及导液管10的12种不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创造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是由锥型尖穿刺针1、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定位环阶3、圆柱4、气囊5、圆柱6、导气管7、定位环阶8、导气口9、导液管10、导液口11组成,锥型尖穿刺针1尾部插入导液管10与之相通,锥型尖穿刺针1外管壁与导液管10内壁紧密牢固结合,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为对称双侧孔,与导液管10相通,而且与定位环阶3相邻,导气口9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口11为侧面开口并靠近端尖,与导液管10相通,其特征在于,双管两端尖圆柱体连接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与导液管10不相通。
上面所说的双管两端尖圆柱体连接气囊的结构为下述结构之一(1)双管两端尖圆柱体长轴线与气囊5中轴线重合,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导液管10沿轴线可自由移动;(2)双管两端尖圆柱体长轴线与气囊5中轴线重合,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3)双管两端尖圆柱体长轴线与气囊5中轴线重合,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导液管10弯折成角;(4)双管两端尖圆柱体长轴线与气囊5中轴线重合,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导液管10弯折成角;(5)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单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6)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单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7)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单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导液管10弯折成角;(8)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单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导液管10弯折成角;(9)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双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10)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双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11)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双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导液管10弯折成角;(12)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双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导液管10弯折成角;本发明创造进行配液操作的方法与现有的配液方法完全不同。它进行配液操作的过程是(图1)假设将小瓶粉剂抗生素(以下简称乙),溶入500毫升葡萄糖注射液(以下简称甲)中。甲正立放置,将医用捷配器圆柱6穿过橡胶塞插入甲,导液口11浸没于甲内液体中一定深度,导气口9开口于甲内气体中,乙倒置穿入锥型尖穿刺针1,并且定位环阶3越过橡胶塞,将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定位于乙中最低位置。此时,乙同气囊5连动压缩气囊5,囊腔中的气体通过导气管7、导气口9进入甲,甲内气压增大,甲内液体通过导液口11进入导液管10再通过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进入乙,溶解乙内物质。反之,气囊5舒张,甲内气压减小,乙内液体原路回流入甲。从而完成将单个乙内物质配入甲内过程,上述过程可重复。
又假设乙为液态水剂,配入甲方法是(图2)将医用捷配器从甲内拔出至有定位环阶8阻挡感,此时导气口9和导液口11同位于甲内气体中,压缩气囊5,囊腔中的气体通过导气管7、导气口9进入甲,再通过导液口11、导液管10、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而排出,反之,当气囊5舒张时,甲内变为负压,此时通过连通吸管可将乙内液态水剂吸入甲内,单次配液完成。此过程可重复。
为了配固态粉针剂操作时,防止溶液在乙内存留所说的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应紧邻定位环阶3边缘。
为了便于将导液口11和导气口9分别置于密闭容器内的液体和气体中,以医用捷配器中心点为参照,导液口11的位置远于导气口9的位置。两者相距一定距离。
为了配液态水针剂操作时,防止医用捷配器从容器中脱出,及限定导气口9和导液口11同处容器内气体中,以医用捷配器中心点为参照,所说的定位环阶8的位置近于导气口9,且与之相邻。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捷配器,由锥型尖穿刺针[1]、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定位环阶[3]、圆柱[4]、气囊[5]、圆柱[6]、导气管[7]、定位环阶[8]、导气口[9]、导液管[10]、导液口[11]组成,锥型尖穿刺针[1]尾部插入导液管[10]与之相通,锥型尖穿刺针[1]外管壁与导液管[10]内管壁紧密牢固结合,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为对称双侧孔与导液管[10]相通,并与定位环阶[3]相邻,导气口[9]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口[11]为侧面开口并靠近端尖与导液管[10]相通,其特征在于,双管两端尖圆柱体连接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与导液管[10]不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捷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双管两端尖圆柱体连接气囊的结构为下述结构之一(1)双管两端尖圆柱体长轴线与气囊[5]中轴线重合,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导液管[10]沿轴线可自由移动;(2)双管两端尖圆柱体长轴线与气囊[5]中轴线重合,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3)双管两端尖圆柱体长轴线与气囊[5]中轴线重合,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导液管[10]弯折成角;(4)双管两端尖圆柱体长轴线与气囊[5]中轴线重合,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导液管[10]弯折成角;(5)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单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6)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单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7)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单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导液管[10]弯折成角;(8)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单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导液管[10]弯折成角;(9)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双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10)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双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11)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双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外与导气管[7]平行,导液管[10]弯折成角;(12)双管两端尖圆柱体侧面连接双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管[10]位于导气管[7]中间,导液管[10]外管壁与导气管[7]内壁之间有间隙,导液管[10]弯折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捷配器,其特征在于,锥型尖穿刺针[1]与导液管[10]相通,锥型尖穿刺针[1]外管壁与导液管[10]内壁紧密牢固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医用捷配器,其特征在于,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为对称双侧孔,且紧邻定位环阶[3]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捷配器,其特征在于,以器械中心点为参照,导气口[9]的位置远于定位环阶[8],并与之相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捷配器,其特征在于,以器械中心点为参照,导液口[11]的位置远于导气口[9]。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捷配器,其特征在于,以器械中心点为参照,导液口[11]的位置远于导气口[9]。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捷配器,其特征在于,以器械中心点为参照,导液口[11]的位置远于导气口[9]。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对配液器械、配液方法的改进。它由锥型尖穿刺针1、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定位环阶3、圆柱4、气囊5、圆柱6、导气管7、定位环阶8、导气口9、导液管10、导液口11组成,锥型尖穿刺针1尾部插入导液管10并与之相通,锥型尖穿刺针侧孔2与导液管10相通,与定位环阶3相邻,导气口9与导气管7相通,导液口11为侧面开口并靠近端尖与导液管10相通,其特征在于,双管两端尖圆柱体连接气囊5,气囊5与导气管7相通,与导液管10不相通。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快速配液,操作简便,不限粉剂、水剂、数量,混合均匀,药物利用充分,每瓶只穿刺一次,配制过程密闭无污染,能替代传统注射器配液。
文档编号A61M5/00GK101073535SQ20071011118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8日
发明者徐习跃 申请人:徐习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