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794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配方,具体说是一种内服用于治疗 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月经不调是各种月经疾病的统称。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月经改变, 比如月经周期长短异常,月经量异常。还有月经前后伴随的一些异常的症状。 整个统称起来这种现象就叫做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器质病变或药物 引起;精神过度紧张、身体劳累、营养不良等。不有很多不良生活习惯也是 导致月经失调的"罪魁祸首"作息时间不规律和贪凉、经常吃补品、蹦 迪和快餐、过度节食和嗜好烟酒、情绪异常,压力很大、滥用药等。
月经不调表现为月经周期不准,超前,落后,无定期,经量过多、过少, 色泽紫黑或淡红,经血浓稠或稀薄等。
治疗月经不调应首选中医。中医重在调经以治本,准确诊断,因症而异, 先病而经不调者,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因经不调而生病者,宜先调经, 经调则病自愈。传统医学辨症施治,应用补肾扶脾,理气活血法使气血调和, 阴生阳长,脾胃健,精血旺则流自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用于 治疗月经不调效果明显。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一天的剂量。
配方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3克,黄芩6克,炒白芍6克,茯苓3 克,柴胡3克,牡丹皮2克,栀子2克,炙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日服2次。
药理作用
熟地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主治一切血虚阴亏精少之症。主 要功能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
川芎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 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癥瘕 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瘌后重;痈疽疮窃,跌 扑损伤。
黄芩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 痢,黄疽,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炒白芍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之功能。用于头痛眩晕、胁痛、 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茯苓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 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柴胡味苦,性微寒。有解表和里、升阳、疏肝解郁的功能。
牡丹皮清热,凉血,和血,消瘀。治热入血分,发斑,惊痫,吐、衄、 便血,骨蒸劳热,经闭,癥瘕,痈疡,扑损。
栀子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 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炙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 腹痛便溏,劳倦发热,心悸,肺痿咳嗽。
本发明将上述药物混合后,其药效协同作用,在月经不调的治疗过程中
取得了出?意料的效果。
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王女士,女,24岁,山西人。月经时间或前或后或数月一次, 或一月数次,甚则闭经,经量或多或少,经色或淡或深,或经行腹痛或经期 前后腹痛,服用本发明配方一治疗一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继续服药一个月痊愈。
病例二,赵某某,女,22岁,湖南人。从15岁初潮直到现在,月经周期 混乱,有时几个月不来,有时一个月几次,患者非常苦恼。服用配方一治疗 两个月后,间隔时间正常,每月一次,随访未复发。
具体实施例方式
该内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原料药制成一天的剂量。 配方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3克,黄芩6克,炒白芍6克,茯苓3克, 柴胡3克,牡丹皮2克,栀子2克,炙甘草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日服2次。
权利要求
1.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制成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药按下述重量为熟地6克,川芎3克,当归3克,黄芩6克,炒白芍6克,茯苓3克,柴胡3克,牡丹皮2克,栀子2克,炙甘草2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该种内服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的中药组合物由熟地,川芎,当归,黄芩,炒白芍,茯苓,柴胡,牡丹皮,栀子,炙甘草按一定重量配制而成。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其药效协同作用,在月经不调的治疗过程中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K36/804GK101204461SQ200710115299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7日
发明者张在爱 申请人:张在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