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787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肠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肠炎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肠炎是肠粘膜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肠炎不是一种独立性疾病,它常广泛地涉及胃和结肠。在中医上,也叫泄泻。
肠炎的原因较多,主要原因如下1病毒性肠炎见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犬猫冠状病毒、猫泛白细胞减少病病毒等引起的肠炎。
2细菌性肠炎见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引起小肠结肠炎)、毛样产芽胞杆菌、空肠弯曲杆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肠炎)等引起的肠炎。
3真菌性肠炎见组织胞浆菌、藻状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肠炎。
4寄生虫性肠炎见鞭毛虫、球虫、弓形虫、蛔虫、钩虫等引起的肠炎。
5采食异物、污染或腐败变质食物、刺激性化学物质(毒物或药物等)、某些重金属中毒,以及某些变态反应(嗜酸性细胞性肠炎、浆细胞淋巴细胞性肠炎)等都能引起肠炎。
6滥用抗生素,改变了肠道存在的微生物区系,或出现耐抗生素菌株而引起的肠炎。
目前在肠炎治疗方面,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肠炎的药物组合物。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列原料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炒党参500g、云苓500g、炒扁豆500g、玉米500g、山药500g、炒车前子300g、炒白术300g、炒内金300g、乌豆衣200g、蚕砂150g、砂仁150g、次苍50g和鞣酸蛋白粉50g。
所述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颗粒剂或膏药剂。
通过不断摸索,申请人总结出了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使用经验。该方组方合理,疗效确切,起效迅速,治愈不少肠炎患者。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炒党参500g、云苓500g、炒扁豆500g、玉米500g、山药500g、炒车前子300g、炒白术300g、炒内金300g、乌豆衣200g、蚕砂150g、砂仁150g、次苍50g和鞣酸蛋白粉50g。加入糊精540g,蔗糖粉3200g,混匀,制成1000粒胶囊。
实验例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水痢、红痢(肠风下血)、白痢、菌性痢(脓痢)、食痢(消化不良)等有特效,对结肠炎、慢性肠炎亦有效。本发明对水痢、红痢、白痢、菌性痢、食痢一次有效,疗程1~3天,有效率99%,治愈率95%;对结肠炎3天有效,5~7天痊愈;对慢性肠炎3天有效,用1~2月治愈。
本发明自2000年至今共诊治门诊病人共400例,给予了充分证实。
患痢疾260例,其中男性150例,女性110例,年龄18至60岁,症状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外重,脓血粘液便,左下腹有压痛;粪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和白细胞、分散的红细胞,并有吞噬细胞;粪培养生长痢疾杆菌。疗程1~3天,每日早中晚空服各一次,一次2粒,其中247例痊愈,10人有效,3人无效。
患结肠炎9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年龄16至55岁,症状为腹泻、大便次数增加,不成型,有脓血便和粘液便,常伴有结肠痉性绞痛,并有反复发作趋势,结肠窥镜检查,肠粘膜充血、水肿、出血、并有粘膜状突起,大小深浅不一的溃疡,覆盖着黄色或带血的渗出物。每日早中晚空服各一次,一次2粒,3天有效,5~7天痊愈;其中痊愈81人,有效4人,5人无效。
患慢性肠炎50人,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0至58岁,腹痛、腹泻稀水样或粘液便,粪镜检大量脓细胞,可见有红细胞。每日早晚空服各一次,一次2粒,3天有效,1~2月痊愈;其中痊愈42人,有效4人,4人无效。
其中疗效判断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每日大便次数不超过2次,且外观正常,停药后隔日粪镜检,连续两次阴性,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有效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但未完全消除,每日大便次数仍在2次以上,粪检阴性或阳性。
无效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每日大便次数2次以上粪检仍为阳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下列原料药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炒党参500g、云苓500g、炒扁豆500g、玉米500g、山药500g、炒车前子300g、炒白术300g、炒内金300g、乌豆衣200g、蚕砂150g、砂仁150g、次苍50g和鞣酸蛋白粉50g。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肠炎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列原料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炒党参500g、云苓500g、炒扁豆500g、玉米500g、山药500g、炒车前子300g、炒白术300g、炒内金300g、乌豆衣200g、蚕砂150g、砂仁150g、次苍50g和鞣酸蛋白粉50g。该方组方合理,疗效确切,治愈不少肠炎患者。
文档编号A61K35/37GK101066446SQ20071012314
公开日2007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
发明者王忠玉 申请人:王忠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