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肺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883428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清肺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卫生科学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合剂,具体是一种用于细菌
性、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各种肺炎及上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病症
的清肺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细菌、病毒引发的肺炎是一种常见病,它可以引发肺部、心脏、血液等 各种疾病,尤其是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其发生率和死亡 率均居各种疾病的首位,治疗肺炎的药剂很多,包括西药和中药,这些药在疗 效上也各有千秋。
中医治疗肺炎是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各种中医书刊中都有不同的介
绍,如谢学俊"自拟肺炎合剂治疗小儿肺炎182例",儿科学杂志,2000, 6
杨忠辉,"祛痰合剂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
6;杜跃进,"肺炎合剂辅助救治小儿重症肺炎24例",四川中医,2001, 19,
上述治疗分别论述中药治疗小儿肺炎,但就其中药主要成分和主治效果都是针
对小儿肺炎单一病例而制,没有介绍针对成人及由肺炎引发的用于性肺炎支气
管炎和扁桃体炎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清肺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合剂具有清热解毒、敛肺止咳、 解毒利咽,用于治疗细菌性、病毒性小儿及成人肺炎、支气管炎和扁桃体炎等 病症。
本发明的配方组成
黄芩35—40g 板蓝根40—45g 金银花40—45g 连翘35—40g 大青叶40—45g蒲公英40—45g 重楼35—40g 陈皮40—45g
桔梗40—45g苦杏仁20—25g 枇杷叶20—25g 。本发明按上述配方比例,将以上十一味中的金银花、连翘、陈皮、苦杏仁 提取挥发油,蒸馏后为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七味药加水煎煮三次,第 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加8倍量水,各煎煮1小时,合 并煎液及上述水溶液,静置、滤过。将提取工序制成的馏浸膏滤液过滤至相对
密度1.02~1.05,打入配液罐中,加入蔗糖150g,煮沸,趁热滤过,放冷,加 入上述挥发油及食用香精,甜蜜素适量,调整总量至1000ml,把药液打入高 位槽,备用。
本发明由黄芩、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重楼、陈皮、 桔梗、苦杏仁、枇杷叶等制成合剂,其选用及相互配比关系如下,配其中方中 黄芩苦寒,功擅清热解毒,入肺经而"泻肺火"(《滇南本草》)、"疗痰热"并 可"清咽"。板蓝根苦寒,入心、胃经,亦为清热解毒之上品,两药合用,清 热解毒之力甚强,清肺热可直折于里,并有清肺利咽之功,是方中君药。邪热 充斥于里,壅遏于肺,当迅速平息壮热之势,又遣大青叶、蒲公英、重楼、金 银花和连翘5味苦寒清热解毒之剂,辅助君药直折里热、驱邪必尽。而金银花 和连翘两味清轻芳香,兼有透邪散热之功,可使驱热透达而解,五药相需为用, 清肺热解邪毒,自能通利咽喉,消肿止痛,共同发挥臣药作用。此外,陈皮苦 辛温入肺脾经,为理气化痰之品;桔梗苦辛平入肺经,属宣肺祛痰利咽喉之剂, 两药相配于诸寒凉药中,即化热痰,苦杏仁微温入肺经,系宣降肺气,止咳平 喘之味;枇杷叶苦微寒入肺胃经,乃清肺止咳常用之药,两药相伍,侧重发挥 止咳平喘作用。此四味两两相配,或化痰、或止咳,主治兼症,皆行佐药之职。 重用寒凉,旨在针对病机,清热解毒,为去邪以治本,兼用化痰止咳之品,通 达肺管,宣肺气以治标,诸药主从分明,相互照应,配伍严谨,法度切当,故 可供成清肺泄热、解毒利咽、化痰止咳之功。
本发明可以批量生产,也可以针对具体的流行细菌性、病毒性肺炎、支 气管炎和扁桃体炎等病症,对上述药配方进行调整,制成专用药剂。 .本发明的优点及效果在于 、本发明其主要配方有11味,重用寒凉,旨在针对病机,清热解毒,为主 祛邪以治本;兼用化痰止咳之品,通达肺管,宣降肺气以治标,诸药主从分明, 相互照应,配伍严谨,法度切当,故可共成清肺泄热,解毒利咽、化痰止咳之 功,其副作用小,经临床实验证明总有效率达90%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病毒肺炎,其一剂药的主要配方为
黄芩35—40g 板蓝根40—45g 金银花40—45g 连翘35—40g 大青叶40—45g 蒲公英40—45g 重楼35—40g 陈皮40—45g 桔梗40—45g苦杏仁20—25g 枇杷叶20—25g 。
将上述十一味中的金银花、连翘、陈皮、苦杏仁提取挥发油,蒸馏后为水 溶液另器收集,药渣与其余七味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 2小时,第二、三次加8倍量水,各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及上述水溶液,静 置、滤过。将提取工序制成的馏浸膏滤液过滤至相对密度1.02 1.05,打入配 液罐中,加入蔗糖150g,煮沸,趁热滤过,放冷,加入上述挥发油及食用香 精,甜蜜素适量,按每剂药最后调整至1000ml量配制,把药液打入高位槽,
备用o
本发明按上述配方比例进行配制,配制成液剂,也可将其制成膏剂。 本发明在临床应用时也可以针对各种不同的病症,调整各成分比例,制成
专用药剂。
下面介绍几种针对病症的实施例.-
实施例l:针对抗病毒为主的配方黄芩35g、板蓝根44g 、金银花44g、连
翘35g 、大青叶45g、蒲公英45g、重楼35g、陈皮40g、桔梗40g、苦
杏仁20g 、枇杷叶20g。实施例2:针对风热感冒的配方黄芩40g、板蓝根42g 、金银花42g、连翘
38g、大青叶45g、蒲公英45g、重楼35g、陈皮40g、桔梗40g、苦杏仁20g、 枇杷叶20g。
实施例3;针对化痰为主的配方黄芩40g、板蓝根40g、金银花40g、连翘 36g、大青叶42g、蒲公英42g、重楼35g、陈皮45g、桔梗45g、苦杏仁20g、 枇杷叶20g。
实施例4:针对止咳平喘的配方黄芩35 g、板蓝根40g、金银花40g、连翘 35g大青叶40g、蒲公英40g、重楼35g、陈皮45g 、桔梗45g、苦杏仁25g 、 枇杷叶25g。
上述各实施例配方均按制取方法进行配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清肺合剂,其特征在于它配方组成为黄 芩35—40g 板蓝根40—45g 金银花40—45g 连翘35—40g大青叶40—45g 蒲公英40—45g 重 楼35—40g 陈皮40—45g桔 梗40—45g 苦杏仁20—25g 枇杷叶20—25g。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清肺合剂,其特征在于,针对抗病毒为主的配方 黄苓35g、板蓝根44g 、金银花44g、连翘35g 、大青叶45g、蒲公英45g、 重楼35g、陈、皮40g、桔梗40g、苦杏仁20g 、枇杷叶20g。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肺合剂,其特征在于,针对风热感冒的配方 黄芩40g、板蓝根42g 、金银花42g、连翘38g、大青叶45g、蒲公英45g、重 楼35g、 陈皮40g、桔梗40g、苦杏仁20g、枇杷叶20g。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肺合剂,其特征在于,针对化痰为主的配方 黄芩40g、板蓝根40g、金银花40g、连翘36g、 大青叶42g、蒲公英42g、重 楼35g、陈皮45g、桔梗45g、苦杏仁20g、枇杷叶20g。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肺合剂,其特征在于,针对止咳平喘的配方 黄芩35g、板蓝根40g、金银花40g、连翘35g大青叶40g、蒲公英40g, 重楼35g、陈皮45g 、桔梗45g、苦杏仁25g 、枇杷叶25g。
6、 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清肺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上 述十一味中的金银花、连翘、陈皮、苦杏仁提取挥发油,蒸馏后为水溶液另器 收集,药渣与其余七味药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时, 第二、三次加8倍量水,各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及上述水溶液,静置、滤过, 将提取工序制成的馏浸膏滤液过滤至相对密度1.02~1.05,打入配液罐中,加入蔗糖150g,煮沸,趁热滤过,放冷,加入上述挥发油及食用香精,甜蜜素适量,调整总量至1000ml,把药液打入高位槽,备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细菌性、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各种肺炎及上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病症的清肺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它是由黄芩,板蓝根、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重楼、陈皮、桔梗、苦杏仁、枇杷叶等11味中药组成,通过各种药材分次煎煮、收集挥发油、合并其药液、浓缩及添加食用香精等,调整至一定量,搅匀,分装,灭菌,即得成品,本发明重用寒凉,旨在针对病机,清热解毒,为主祛邪以治本;兼用化痰止咳之品,通达肺管,宣降肺气以治标,诸药主从分明,相互照应,配伍严谨,法度切当,故可共成清肺泄热,解毒利咽、化痰止咳之功,经临床实验证明总有效率达90%以上。
文档编号A61P11/00GK101411804SQ20071015759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9日
发明者姚丽玲, 张家齐, 晨 白 申请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