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用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352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针用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特别是一种针用保护套。
技术背景现有的针具包括针管、针座和前针套,针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针座上, 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穿刺,前针套与针座分立并套在针管上,用以在使 用前包覆针管的使用部分。为防止不法分子将使用过的针具回收使用,给社会带来危害,针套在使用时必须立即与针管分开废弃;然而针管在使用 后,其针尖必然棵露,棵露的针尖在离开肉体后随时都会刺伤他人,而针 管上所携带的细菌或者血渍,对环境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此时即使再用前 针套套含针尖、针管,然而整个含套过程必须在针尖、针管棵露后再行含 套操作的,不能在针尖离开肉体的同时就含套针尖,因此,离开肉体的针 尖、针管会有一小段外露时间,而套插前针套的操作也存在针尖刺伤操作 人员的隐患。发明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以将离 开被注射体的针尖同时含套其中、安全可靠的、无污染的针用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针用保护套,包括针管和针座,针管的一端与针座连接,另一端为自 由端,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有一种可沿针管长度方向伸缩延展的可伸 缩保护套,其一端与针座连接,针管位于保护套的芯腔中,针尖外露于收
缩状态下的保护套,而伸展后的保护套将针尖含套在其芯腔中。针具使用前,保护套为压缩状态,使用后,在离开被注射体的同时, 拉伸针座并带动保护套拉伸,直到整个针管被保护套都包覆住,从而防止 针尖棵露在外。这样,针尖可以在离开被注射体的同时被保护套含套其中, 就不会因棵露而导致人员受伤,也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安全可靠,无污染、 实用性好。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具体为保护套由复数个由大到小的筒状构件组成,该复数个由大到小的筒状 构件依序套接,并可呈梯形伸缩状态,每相邻两个筒状构件之间都具有一 个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有作动件和定位件,分别位于两相邻的筒状 构件中。这是一种保护套的结构,为筒状构件逐渐拉伸式,该种筒状构件的保 护套可以有两种选择所有筒状构件中,最小的筒状构件与针座连接,作动件位于相对大的 筒状结构上,而定位件则位于相对小的筒状构件上。这样的构造为反塔式构造,随着固定件的拉伸,筒状构件由大到小一 一被拉出,直到将针尖没入最大筒状构件中。除此之外,保护套的结构还 可以是所有筒状结构中,最大的筒状构件与针座连接,作动件位于相对小的 筒状构件上,而定位件则位于相对大的筒状构件上。这种结构是上述结构的一种反向结构,为一种塔式构造,其作用及原 理都是一样的。相对于反塔式构造,塔式构造的保护套更为稳固,因而操 作起来也更方便些,反塔式构造的保护套则更为灵活。还包括有一种阻隔件,包括三角阀以及壳体,壳体为一种圓柱体形状, 三角阀则安装在壳体内腔中。针具在使用前针管可以穿过阻隔件,使用后,保护套包覆针管后,阻
隔件内的三角阀将改变位置,其中孔将偏离正常位置,导致针尖无法穿刺 出阻隔件。阻隔件的壳体外径与针座壳体的外径相同。当保护套全压缩到针座内腔时,阻隔件的壳体挡在针座外,在拉伸保 护套时,可作用于阻隔件的壳体,从而带动保护套的拉伸。当阻隔件的壳 体外径与针座壳体的外径相同,可以使整个针具的安装面积缩小,使得安 装更加方便,安装成本大大降低。保护套和针座的连接方式可以进一步具体为针座壳体的内腔中具有一管套,针管的一端通过该管套与针座连接, 管套的 一端紧固连接于针座壳体内腔中的 一端,管套的另 一端套接着针管 的一端。当对针管进行作用时,针管上的应力首先作用在管套的自由端,由管 套承受针管运动所带来的应力,由于管套的截面直径较针管大,可选择韧性强的材料制作,因此管套即使受较大应力也不容易发生断裂,安全可靠; 另外针管的自由度就变大了,使用更加灵活。另外,由于针管的长度较原 来短,长度差由管套替而代之,针管的材料向来需要高质量、高科技的刚 性材料制成,其成本远比管套高很多,当针管的一部分由管套取代后,在 量的积累上可以节省相当大的成本,同时也节省了资源。当保护套为反塔式构造时最小的筒状构件通过与管套套接与针座连接。这样,保护套在针座上就多了一个延伸端,也就是管套,由于管套的 是与针座紧固连接的,所以实际上保护套就具有了一个固定支点,可以使 保护套的延伸和压缩操作更为简单,灵活。管套还可以进一步具体为针管套接在管套内的长度为管套长度的10% 80%。 管套的长度为针座壳体长度的50%~120%。
针管套接在套管内的长度大小,取决于针管自身的长度,针管长度越 长,其套接在套管内的长度应越长。对于现在常用的医用针,如留置针等,一般针管套接在管套内的长度为10% 30%。管套的长度可针座的壳体长度及实际需要而定, 一般要在10mm以上, 对于现在常用的医用针,如留置针,其长度应与针座壳体长度相当,或比 针座壳体长度更长。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保护套的针具,该 针具可以是医用针具,也可以是其他用途的针具,该针具具有一可沿针管 长度方向伸缩延展可伸缩的保护套,使用前,保护套为压缩状态,使用后, 在离开被注射体的同时拉动针座,并带动保护套拉伸,直到整个针管被保 护套都包覆住。这样,针尖就可以在离开被注射体的同时被保护套含套其 中,不会因棵露而导致人员受伤,也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安全可靠,无污 染、实用性好。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针用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所述针用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1标示的A部,即定位结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所述三角阀的底部视面示意图。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附图1,针用保护套,包括有针管1、针座2、可伸缩保护套3、阻 隔件5以及管套6。针管1的一端通过管套6与针座2连接,另 一端为自由 端,即针尖;可伸缩保护套3为一种可沿针管1长度方向伸缩延展的保护
套,由两个截面积大小不同的筒状构件组成,二者之间具有一个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包括有作动件41和定位件42,参照附图3,作动件41位于大 的筒状构件上,定位件42位于小的筒状构件上,大的筒状构件与针座2通 过上述定位结构连接,小的筒状构件一端连接大的筒状构件,另一端则连 接阻隔件5,阻隔件5包括三角阀51和壳体52,三角阀51为一种三角形 状的活动块,其上具有一通孔,当针具使用前,针管1是通过该通孔将部 分针管外露,以便于使用,该活动块体积小,位于壳体52的内腔中,在不 受针管限制时可在壳体52内自由活动。管套6—端紧固连接针座2壳体内 腔中的一端,另一端则套接着针管1的一端,针管1插接在管套6中的长 度为管套6长度的10%,而管套6的长度略小于针座2的横向长度。当保 护套3压缩时,整个保护套都压缩到针座的内腔中,大的筒状构件先进入 针座,其次是小的筒状构件,其中小的筒状构件套在管套6上。 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参照附图2,针用保护套,包括有针管l、针座2、可伸缩保护套3、阻 隔件5以及管套6。可伸缩保护套3由两个截面积大小不同的筒状构件组成, 二者之间具有一个定位结构4,该定位结构4包括有作动件和定位件,作动 件位于小的筒状构件上,定位件位于大的筒状构件上。小的筒状构件通过 管套6连接到针座2上,大的筒状构件一端连接小的筒状构件,另一端则 连接阻隔件5,阻隔件5包括三角阀51和壳体52,三角阀51为一种三角 形状的活动块,其上具有一通孔,该活动块体积较实施例1大,其三的端 角可相切于壳体51的内圓上,参照附图4。当保护套3压缩时,整个保护 套都压缩到针座的内腔中,小的筒状构件先进入针座,其次是大的筒状构 件,其中小的筒状构件套在管套6上。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1、针用保护套,包括针管(1)和针座(2),针管(1)的一端与针座(2)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种可沿针管(1)长度方向伸缩延展的可伸缩保护套(3),其一端与针座(2)连接,针管(1)位于保护套(3)的芯腔中,针尖外露于收缩状态下的保护套(3),而伸展后的保护套(3)将针尖含套在其芯腔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保护套(3)由复 数个由大到小的筒状构件组成,该复数个由大到小的筒状构件依序套 接,并可呈梯形伸缩状态,每相邻两个筒状构件之间都具有一个定位 结构(4),该定位结构(4)包括有作动件(41 )和定位件(42),分 别位于两相邻的筒状构件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有筒状构件中, 最小的筒状构件与针座(2)连接,作动件(41 )位于相对大的筒状 结构上,而定位件(42)则位于相对小的筒状构件上。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有筒状结构中, 最大的筒状构件与针座(2)连接,作动件(41)位于相对小的筒状 构件上,而定位件(42)则位于相对大的筒状构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种阻隔 件(5),包括三角阀(51)以及壳体(52),壳体(52)为一种圓柱 体形状,三角阀(51)则安装在壳体(1)内腔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针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阻隔件的壳体(52 ) 外径与针座(2)壳体的外径相同。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针座壳体的内腔中 具有一管套(6 ),针管(1 )的一端通过该管套(6 )与针座(2 )连 接,管套(6)的一端紧固连接于针座(2)壳体内腔中的一端,管套 (6)的另一端套接着针管(1)的一端。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最小的筒状构件通 过与管套(6)套接与针座(2)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针管(1)插接在 管套(6)内的长度为管套(6)长度的10% 80%。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管套(6)的长度 为针座(2)壳体长度的50% 12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特别是一种针用保护套,包括针管和针座,针管的一端与针座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其结构要点在于,还包括有一种可沿针管长度方向伸缩延展的可伸缩保护套,其一端与针座连接,针管位于保护套的芯腔中,针尖外露于收缩状态下的保护套,而伸展后的保护套将针尖含套在其芯腔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针用保护套,是一种可伸缩的保护套,可以在离开被注射体的同时拉动针座,并带动保护套拉伸,直到整个针管被保护套都包覆住。这样,针尖就可以在离开被注射体的同时被保护套含套其中,不会因裸露而导致人员受伤,也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安全可靠,无污染、实用性好。
文档编号A61M5/00GK201049106SQ20072000673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0日
发明者陈永曦 申请人:陈永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