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固定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108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固定胃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可固定胃管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具体说是一种可固定胃管。
(二)
背景技术
胃管在临床应用很普遍,常用于危重病人的鼻饲,或消化道病人术后胃肠 减压,是一种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常规胃管固定法是用胶布固定在 面颊部和鼻翼部,胶布的粘贴刺激病人皮肤,感觉不适,甚至引起发炎或表皮 破溃。由于胶布粘性不良及病人活动等原因,常致胃管脱落,反复插管既给病 人增加痛苦,又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特别是手术后病人不能重新插管,严 重影响了治疗、护理效果。另外,临床应用中鼻饲和胃肠减压的置管长度是不 同的,但应用的胃管刻度却是同样的,缺少胃肠减压的置管长度标志,并且无 吞咽起始刻度及食管三个狭窄处的刻度标志,以至造成盲目插管。其三,鼻饲 管末端的常规固定方法繁琐且不美观,现有胃管末端套帽使胃管腔直径缩小一 倍,鼻饲或胃肠减压时易堵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容易,价格低廉,固定牢固,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的胃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固定胃管,其特
征在于设有固定环,固定环(5)由塑料管(3)的两端与连接管(2)连接成,在塑料 管(3)上设有固定夹(4),连接管(2)上开有横向孔(1),胃管(6)从横向孔
(1)中穿过,在胃管(6)起始端依次刻有刻度,并在刻度上标有尺寸,胃管
(6)的末端装有盖帽(7)。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制造,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增强 治疗护理效果,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 一种可固定胃管设有胃管(6)和固定环(5),固定环(5)由 塑料管(3)的两端与连接管(2)连接成,在塑料管(3)上设有固定夹(4),连接管 (2)上开有横向孔(1),胃管(6)从横向孔(1)中穿过,在胃管(6)起始 端依次刻有刻度,并在刻度上标有尺寸,胃管(6)的末端装有盖帽(7)。
使用时,胃管(6)插入近15 cm处,让病人做吞咽动作,并在插入 15cm、 25cm、 40cm处,即胃管(6)经过食管的三个狭窄处,动作轻柔 且左右捻转式前进,使进管顺利,提高了一次插管成功率。由于胃管(6) 刻度设计合理,操作者能随时了解胃管(6)的位置,故不需测量胃管(6) 长度,做标记,简化了操作步骤。插入所需长度,证明胃管(6)在胃内后, 在连接管(2)近鼻端的胃管(6)上缠绕胶布2_4周,将塑料管(3)绕 过两耳后,在下颌处用固定夹(4)固定或直接固定在耳后。在鼻饲或减压 时盖帽(7)打开,暂停时盖紧盖帽(7)。
权利要求1、一种可固定胃管,其特征在于设有固定环,固定环(5)由塑料管(3)的两端与连接管(2)连接成,在塑料管(3)上设有固定夹(4),连接管(2)上开有横向孔(1),胃管(6)从横向孔(1)中穿过,在胃管(6)起始端依次刻有刻度,并在刻度上标有尺寸,胃管(6)的末端装有盖帽(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固定胃管,其特征在于设有固定环,固定环(5)由塑料管(3)的两端与连接管(2)连接成,在塑料管(3)上设有固定夹(4),连接管(2)上开有横向孔(1),胃管(6)从横向孔(1)中穿过,在胃管(6)起始端依次刻有刻度,并在刻度上标有尺寸,胃管(6)的末端装有盖帽(7)。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易制造,操作简单,固定牢固,能增强治疗护理效果,减轻病人痛苦,提高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61M25/01GK201055583SQ200720018728
公开日2008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0日
发明者徐金美, 衣翠红, 赛海芳 申请人:徐金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