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卵管疏通诊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77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卵管疏通诊疗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诊断和治疗输卵管阻塞疾病的装置,尤其是一种输卵管疏通诊疗器。
背景技术 输卵管不通畅或通而不畅所致的不孕症、宫外孕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处理起来也相当棘手,效果也不理想。在诊断方面,传统输卵管通液或通气的方法和目前广泛应用的双腔管通液的方法,均为将液体压入宫腔,再通过液体的压力输送到双侧输卵管,来判断其通畅程度,难以准确判断出哪一侧输卵管的通畅程度,即使在宫腔镜下也不能准确定位,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准确定位,但不能同时局部治疗;在治疗方面,输卵管炎性阻塞,以口服或静脉全身给药治疗为主,宫外孕保守治疗主要是全身化疗药物治疗,副作用较大,在B超下,经后穹窿穿刺治疗难以广泛应用,最终大多数需手术治疗,若为输卵管盆腔炎症粘连所致不畅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还能取得满意效果,但若为管腔内粘连或阻塞,腹腔镜手术就无能为力。总之,目前对输卵管的疾患诊疗手段不足,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卵管疏通诊疗器,结构简单,能方便判断输卵管阻塞位置,能机械扩张狭窄管腔,对输卵管进行局部通液、注药治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该输卵管疏通诊疗器涉及双腔管,双腔管管体部分的外轮廓为圆形,前端侧面有与管体内腔连通的小孔,处于小孔后部有包裹在管体上的微气囊,管体后端有两个分别与小孔和微气囊连通的管口,有一个具有可塑性的空心介导管,介导管前端有缩口,双腔管穿过介导管内腔,双腔管前部包含微气囊部分和后部管口部分伸出在介导管两端头外。使用时,将介导管弯曲成空间曲线形状,双腔管部分或完全从介导管中抽出,至少使双腔管前端不暴露在介导管缩口之外,将介导管经宫颈口依顺子宫腔轴线,直接插至一侧输卵管开口位置,再将双腔管顺着介导管向前插入而进入输卵管,直至伞端,双腔管上可标有长度刻度线,能随时判断输卵管阻塞位置,可利用微气囊机械扩张狭窄管腔,也可通过微气囊涨开固定双腔管而通过其小孔局部通液、注药进行治疗,特别是保守治疗宫外孕,实现局部化疗,增加治疗成功率,使病人免遭手术之痛,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化疗副作用,其准确定位也能为输卵管疾患的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由以上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能方便判断输卵管阻塞位置,能机械扩张狭窄管腔,对输卵管进行局部通液、注药治疗,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输卵管疏通诊疗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输卵管疏通诊疗器有一个双腔管2,双腔管2管体部分的外轮廓为圆形,前端侧面有与管体内腔连通的小孔6,处于小孔6后部有包裹在管体上的微气囊5,管体后端有两个分别与小孔6和微气囊5连通的管口1;它还有一个具有可塑性的空心介导管3,介导管3前端有缩口4,缩口4的内径略大于双腔管2的外径,使其能顺利穿过为宜,双腔管2穿过介导管3内腔,双腔管2前部包含微气囊5部分和后部管口1部分伸出在介导管3两端头外,介导管3作为双腔管2的导向体,使双腔管2前端能顺利进入输卵管内。
权利要求1.一种输卵管疏通诊疗器,涉及双腔管,双腔管管体部分的外轮廓为圆形,前端侧面有与管体内腔连通的小孔,处于小孔后部有包裹在管体上的微气囊,管体后端有两个分别与小孔和微气囊连通的管口,其特征在于有一个具有可塑性的空心介导管(3),介导管(3)前端有缩口(4),双腔管(2)穿过介导管(3)内腔,双腔管(2)前部包含微气囊(5)部分和后部管口(1)部分伸出在介导管(3)两端头外。
专利摘要一种输卵管疏通诊疗器,有一个双腔管,双腔管管体部分的外轮廓为圆形,前端侧面有与管体内腔连通的小孔,处于小孔后部有包裹在管体上的微气囊,管体后端有两个分别与小孔和微气囊连通的管口;还有一个具有可塑性的空心介导管,介导管前端有缩口,双腔管穿过介导管内腔,双腔管前部包含微气囊部分和后部管口部分伸出在介导管两端头外。利用它能方便判断输卵管阻塞位置,实现机械扩张狭窄管腔,对输卵管进行局部通液、注药治疗,并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A61B5/00GK201073299SQ200720027100
公开日2008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0日
发明者王为进 申请人:王为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