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膝离断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350阅读:1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膝离断假肢接受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作假肢装用的接受腔,尤其是一种膝离断假肢接 受腔。
技术背景目前流行的膝离断假肢接受腔的设计,因人体大腿肌肉呈上粗下细状,接 受腔与大腿肌肉必须为全接触,造成肌肉过度压縮压迫而容易产生血液循环障 碍,使肌肉过度萎縮,形成肌无力等一系列后遗症。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 足之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膝离断 假肢接受腔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在接受腔内表面设有两道环形凹环,不仅可 以缓解大腿肌肉过度压迫压縮的弊病,而且由于凹环的缓冲,使肌肉在凹环内 得到放松膨出,增加了假肢的悬吊性。该技术方案同时适用于大腿长残肢使用 和大腿标准截肢患者使用。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包括接受腔,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 接受腔内表面设有凹环。本方案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接受腔内还有软衬套, 软衬套内表面与接受腔内表面凹环对应处设有凹环。所述接受腔内表面的凹环 和软衬套内表面的凹环至少为一道。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接受 腔内表面设有凹环。通过凹环,缓解了由于大队肌肉上粗下细造成肌肉过度压 迫的弊病,使肌肉在凹环内得到部分缓解,便于血液循环,防止了肌肉的过度 萎縮。另外,由于凹环的缓冲,使肌肉在凹环内得到放松膨出,增加了假肢的 悬吊性。接受腔内还有软衬套,软衬套内表面与接受腔内表面凹环对应处设有凹环。这样可以增加肌肉与接受腔接触的舒适性,减少肌肉与接受腔的整体压 縮压力。接受腔内表面的凹环和软衬套内表面的凹环至少为一道。这样可以使 肌肉得到多次放松。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 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图l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为凹环,2为软衬套,3为接受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其 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膝离断假肢接受腔,本方案在接受腔3内表面 设有凹环l。接受腔3内还有软衬套2,软衬套2内表面与接受腔3内表面凹环1对 应处设有凹环l。接受腔3内表面的凹环1和软衬套2内表面的凹环1至少为一道, 本具体实施方式
凹环l为两道。最上面一道凹环l在接受腔上沿5cm处,相邻两道 凹环l的间隔为6cm左右,所述凹环l宽为2.5cm,依患者肌肉丰满程度宽度大小 浮动为O. 5cm。该技术方案同时适用于大腿长残肢使用和大腿标准截肢患者使 用。
权利要求1.一种膝离断假肢接受腔,包括接受腔,其特征是所述接受腔内表面设有凹环。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膝离断假肢接受腔,其特征是所述接受腔内还有 软衬套,软衬套内表面与接受腔内表面凹环对应处设有凹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离断假肢接受腔,其特征是所述接受腔内表面 的凹环和软衬套内表面的凹环至少为一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膝离断假肢接受腔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接受腔,本方案在接受腔内表面设有凹环。所述接受腔内还有软衬套,软衬套内表面与接受腔内表面凹环对应处设有凹环。所述接受腔内表面的凹环和软衬套内表面的凹环至少为一道。该方案中在接受腔内表面设有凹环,不仅可以缓解大腿肌肉过度压迫压缩的弊病,而且由于凹环的缓冲,使肌肉在凹环内得到放松膨出,增加了假肢的悬吊性。该技术方案同时适用于大腿长残肢使用和大腿标准截肢患者使用。
文档编号A61F2/80GK201088641SQ200720029520
公开日2008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6日
发明者曲鸿建 申请人:曲鸿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