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透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26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透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医疗上使用的透气管。
技术背景痔病、肛瘘、肛裂和直肠脱垂等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其治疗多以手术为主, 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在肛缘周边留有不规则的开放创面,使患者疼痛剧烈,渗出 多易出血。处理时, 一般采用输液皮管或去芯注射器管作为排气管本体,用油 纱布或药纱布填塞肛管,外用无菌纱布丁字胶布加压包扎。这种排气管使用时, 操作零乱繁琐,容易脱落滑出堵塞,渗出多易污染,难以护理,特别是麻醉期 过后,由于肛门括约肌收縮引起的局部异物感,使患者疼痛剧烈,容易出现水 肿等不良问题,影响患者的睡眠。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肛内 气体排出、压迫止血的多功能透气管。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多功能透气管,包括透气管本体,在透气管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蘑菇形的头部,在头部上设置有若干 透气孔,在透气管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喇叭形的尾部,在透气管本体的外侧还套 设有吸水套。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所述的透气管本体的内壁还设置有若干 肋条。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述的透气管本体为中间较细的圆弧形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这种多功能透气管使用方便,不易堵塞,方便患者 肛内气体排出,操作简单,压迫固定效果好,不易脱落,容易取出,减轻麻醉 期过后,由于肛门括约肌收縮引起的局部异物感,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减少 止痛剂的使用,防止水肿、出血、腹胀等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透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视图。图中1、透气管本体,2、头部,3、透气孔,4、尾部,5、吸水套,6、 肋条,7、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图2所示,多功能透气管,包括,透气管本体l,在透气管本体l 的前端设置有蘑菇形的头部2,在头部2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3,在透气管本体 1的后端设置有喇叭形的尾部4,在透气管本体1的外侧还套设有吸水套5,在 透气管本体1的内壁还设置有若干肋条6。上述结构的多功能透气管,透气管本体1为内凹形弧形管,有助于透气管 本体1与透气管头部2和透气管尾部4的圆滑过度,透气管本体1一般使用硅 胶管,硅胶管的材质柔软,与皮肤、粘膜直接触时,对皮肤、粘膜的刺激小, 减轻麻醉期过后,由于肛门括约肌收縮引起的局部异物感,当然其他材料的橡 胶管也可以。在透气管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蘑菇形的头部2,蘑菇形的头部2可 以使多功能透气管容易置入肛内,对直肠粘膜损伤小,同时不容易滑出,在头 部2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3,透气孔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透气孔3与 透气管本体l内空腔7相通,方便肛内的气体向外排出。在所述的透气管本体l 的内部还设置若干肋条6,肋条6可以确保硅胶管在受压或者变形的情况下气道 的通畅。在透气管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喇叭形的尾部4,喇叭形的尾部4符合肛 缘的生理特征,有助于多功能透气管与肛缘紧密贴合,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 在透气管本体1的外侧还套设有吸水套5,吸水套5采用的是海绵套,采用其他 的具有吸水功能的套子也可以。上述结构的多功能透气管,在使用时,首先在海绵套上滴上液体石蜡油, 起到对多功能透气管的润滑作用,方便将透气管置入患者的肛内,海绵套可以 对患者体内的渗出进行充分的吸收,在排气结束以后,可以方便取出。然后用 凡士林止血绵纱填塞不规则创面,再用外科敷贴贴在喇叭形的尾部4上进行加 压包扎,可以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在10小时之后容易脱落取出,可以彻底解决肛肠外科手术后出现的水肿、腹胀问题,从而达到患者术后不用 止痛剂也能平稳渡过观察期的目的。
权利要求1、多功能透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气管本体(1),在透气管本体(1)的前端设置有蘑菇形的头部(2),在头部(2)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3),在透气管本体(1)的后端设置有喇叭形的尾部(4),在透气管本体(1)的外侧还套设有吸水套(5)。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透气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透气管本 体(1)的内壁还设置有若干肋条(6)。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透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管本体(1)为内凹形弧形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肛内气体排出以及压迫止血的多功能透气管,包括透气管本体,在透气管本体的前端设置有蘑菇形的头部,在头部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在透气管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喇叭形的尾部,在透气管本体的外侧还套设有吸水套。其优点是这种多功能透气管使用方便,不易堵塞,方便患者肛内气体排出,操作简单,压迫固定效果好,不易脱落,容易取出,减轻麻醉期过后,由于肛门括约肌收缩引起的局部异物感,减轻患者的疼痛,同时减少止痛剂的使用,防止水肿、出血、腹胀等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文档编号A61M39/00GK201094805SQ20072004477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27日
发明者李家付 申请人:李家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