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低频脉冲电磁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治疗骨质疏松的仪器,特别涉及一种能产生特定低频脉冲电磁场并 通过所述特定低频脉冲电磁场对骨质疏松进行治疗的仪器。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居世界第六位。近年来, 骨质疏松的非药物治疗应用越来越广,因此出现了多种保健类、治疗类仪器。
中国专利ZL 200420002429.6公开了一种骨质疏松治疗仪,它运用电动机驱动的直 线往复"动力加载"的原理,包括有动力源、中间传动装置、底座、导向结构及减振垫, 其中间传动装置为两个四杆机构的组合。该治疗仪通过对人体的骨骼加一定频率的定量 动负荷来满足人体骨质疏松及骨关节病康复治疗的要求。现有电感式骨质疏松治疗仪一 般包括线圈及控制线圈产生脉冲电磁场的电路或装置,具有电路或装置结构复杂、成本 昂贵,脉冲频率太宽(例如2Hz 150Hz可调)、磁场强度不固定,治疗时间不确定等问 题,使用者不知道选用什么样的治疗时间、频率和磁场强度来治疗骨质疏松才能获得最 佳疗效,使用后常常疗效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治疗骨质疏松的 特定低频脉冲电磁仪,此种仪器产生的低频脉冲电磁场具有适于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频 率和磁场强度,使用方便,疗效好、价格低廉。
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低频脉冲电磁仪,包括时间继电器、变频器和 线圈;时间继电器的触点串联在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线路上,按照设定的时间接通变频器 的工作电源;变频器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用于调整输送给线圈的电流的频率和强度, 使线圈产生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交变低频脉冲电磁场。使用时,装有线圈的筒体可放置 在人体需治疗的任何部位。
动物试验表明,在低频脉冲电磁场的频率为8Hz (赫兹)、磁场强度为3.8mT (毫 特斯拉)的环境中每天照射40分钟,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最好。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组成仪器的器件少,结构简单,因而便于制作,价格低廉。
2、 通电后线圈产生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频率(8Hz)和磁场强度(3.8mT),不需 要对仪器进行任何调整,因而使用十分方便。
3、 在线圈所产生的具有特定频率和磁场强度的低频脉冲电磁场中每天照射40分钟, 5天具有止痛效果,30天左右具有明显的抗骨质疏松疗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低频脉冲电磁仪的结构示意图2是线圈的结构和安装示意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中,l一时间继电器、2—变频器、3—线圈、4一筒体、a—线圈两绕组之间的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治疗骨质疏松的低频脉冲电磁仪的结构作进一步 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治疗骨质疏松的低频脉冲电磁仪包括时间继电器l、变 频器2和线圈3,时间继电器l的触点串联在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线路上,变频器2的输 出端与线圈3连接。时间继电器1和变频器2均为市售商品,变频器2的选择只要能满 足将220V、 50Hz的交流电转变成220V、 8Hz的交流电即可。
如图2所示,线圈3的绕组为两组,两绕组3-l、 3-2并联连接。每个绕组有约500 距,用AWG12标准铜线制作,分别绕制在两个环形骨架上;两绕组3-l、 3-2安装在筒 体4内,它们之间的间距a为200mm。通电后,线圈3产生3.8mT的均匀磁场,误差 在5%以内。
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低频脉冲电磁仪,包括线圈(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间继电器(1)和变频器(2),时间继电器(1)的触点串联在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线路上,按照设定的时间接通变频器的工作电源,变频器(2)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用于调整输送给线圈的电流的频率和强度,使线圈产生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交变低频脉冲电磁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低频脉冲电磁仪,其特征在于低频 脉冲电磁场的频率为8Hz,磁场强度为3.8mT。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低频脉冲电磁仪,其特征在于 线圈(3)的绕组为两组,两绕组(3-1、 3-2)并联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低频脉冲电磁仪,其特征在于线圈 (3)的两绕组(3-1、 3-2)分别绕制在两个环形骨架上,相隔一间距a安装在筒体(4)内,所述间距a为200mm。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低频脉冲电磁仪,包括时间继电器、变频器和线圈;时间继电器的触点串联在变频器的电源输入线路上,按照设定的时间接通变频器的工作电源;变频器的输出端与线圈连接,用于调整输送给线圈的电流的频率和强度,使线圈产生治疗骨质疏松的特定交变低频脉冲电磁场。使用时,装有线圈的筒体可放置在人体需治疗的任何部位。动物试验表明,在低频脉冲电磁场的频率为8Hz、磁场强度为3.8mT的环境中每天照射40分钟,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最好。
文档编号A61N2/04GK201058179SQ20072007991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3日
发明者何成奇, 霖 杨, 杨永红, 强 高 申请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