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120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浮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刺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用于治疗局 部疼痛的浮针,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感染功能的新型浮针。二、 背景技术治疗软组织疼痛有多种方法,皮下浮针治疗就是其中一种 新兴的治疗方法,皮下浮针是一种侵入性的物理治疗方案,以局部病症为基础, 主要是进入浅筋膜层,施术前要常规消毒,进针时,针芯与皮肤呈15° 25° 角剌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然后放倒针芯,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座,左右摇摆,使针体作扇形运动。扫散动作运动时间在2-3分钟,直到病人的疼痛完全消失或不再减轻为止。扫散完毕,抽出针芯,再将胶布贴附于针座,以固定留 于皮下的软套管。皮下浮针疗法的机制基本上可以概括为第一,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是液晶 状态,具有压电效应和反压电效应;第二,当用皮下注针直接挤压、牵拉,特 别是扫散运动时,可导致液晶状态的疏松结缔组织的空间构型的致变,由于压 电效应,释放出生物电;第三,疏松结缔组织具有良好的半导体导电性能,能 够高效率地传导生物电;第四,当生物电到达病变组织时,产生反压电效应, 致变细胞的离子通道,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机制,从而迅速缓解病痛。目前,皮下浮针是复式结构,由四部分组成1、针芯该部分能使皮下浮 针达到足够的硬度,以便快速进入人体。2、软套管及针座是皮下浮针同时具 有足够的柔软度,以利于长时间留针,针座是该针的附属结构,借此可以固定
留置于体内的软套管。但是,当软套管留于皮下时,人们一般采用棉球堵塞针 座,再用胶布粘接固定,以防止外部污物进入软套管,从而达到减少感染的目 的,这种方式操作烦琐,并且固定不牢固,容易脱落,使用不很方便。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 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防止感染的新型浮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浮针,含有金属针芯和留置套管,其中,金属针芯由针体和针柄 组成,留置套管由留置软管和中空针座组成,所述针柄前端和针体分别套装在 所述中空针座和留置软管中,并且所述针体的前端伸出所述留置软管的前端, 所述留置套管的中空针座外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使中空针座能 够和一个防污染盖帽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为螺纹,防污染盖帽是一个螺旋盖帽;或者,所述连接机构 为卡扣,防污染盖帽是一个卡扣盖帽;或者,所述连接机构为摩擦表面,防污 染盖帽是一个紧配合套帽。所述留置套管为整体式结构,其前端留置软管和后端中空针座由塑料整体 注塑或浇注而成;或者,所述留置套管为分体式结构,其前端留置软管和后端 中空针座分别由塑料注塑或浇注而成,二者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金属针芯为分体式结构,其前端针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后端针柄由 塑料整体注塑或浇注而成,二者相互固定在一起。所述金属针芯的后端针柄上设置一个保护套管,所述留置套管位于该保护 套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 本实用新型的浮针刺部位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不接触任何重要部位、血 管和脏器,不感染,故无危险性,大多局限性疼痛可在2-3分钟内缓解或消除, 另外浮针治疗时无传统针灸的酸、麻、胀、痛的针感,感觉最佳。2、 本实用新型中空针座外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使中空针座能够和一个防污染盖帽连接,留置软管留置在皮下时,该中空针座和防污染盖 帽结合,堵塞中空针座,以防止外部污物进入软套管,从而达到减少感染的目 的,该连接机构可以采用螺纹或卡扣,操作简便、固定牢固,便于患者使用。3、 本实用新型金属针芯的后端针柄上设置一个保护套管,留置套管位于该 保护套管中,这样能够保证保护金属针芯和留置套管不与其他物产生磨损,有 利于保持无菌状态,减少使用感染。4、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种疼痛病症,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具有良好的经 济效益。四、
图1为新型浮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留置套管和防感染盖帽的配合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图中,新型浮针含有金属针芯和留置套管,其 中,金属针芯由针体5和针柄1组成,并且针体5由金属材料制成,针柄1由 塑料整体注塑或浇注而成,二者相互固定在一起;留置套管由留置软管3和中 空针座2组成,并且留置软管3和中空针座2分别由塑料注塑或浇注而成,二 者相互固定在一起。针柄1前端和针体5分别套装在中空针座2和留置软管3
中,并且针体5的前端伸出留置软管3的前端,留置套管的中空针座2外表面 上设置有螺纹,通过螺纹,中空针座2和防污染盖帽6连接。金属针芯的后端 针柄1上设置一个保护套管4,留置套管3位于该保护套管4中,这样能够保证 保护金属针芯和留置套管不与其他物产生磨损,有利于保持无菌状态,减少使用感染。治疗时,去掉保护套管4,握着针柄l,对准疼痛部进针,针体5连同留置 软管3—起刺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然后放倒针体5,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 柄l,左右摇摆,使针体5作扇形运动,扫散动作运动时间在2-3分钟,直到病 人的疼痛完全消失或不再减轻为止。扫散完毕,抽出金属针芯,再将防感染盖 帽6旋在中空针座2,左后用胶布将中空针座2固定在皮肤上。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 于留置套管为整体式结构,留置软管和中空针座由塑料整体注塑或浇注而成。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 于连接机构为卡扣,防污染盖帽是一个卡扣盖帽。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相同之处不重述,不同之处在 于连接机构为摩擦表面,防污染盖帽是一个紧配合套帽。改变留置软管和中空针座的材料以及二者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改变针体 和针柄的材料以及二者之间的具体连接方式,改变保护套管的具体形状以及它 和针柄的具体连接方式能够组成多个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 在此不一一详述。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浮针,含有金属针芯和留置套管,其中,金属针芯由针体和针柄组成,留置套管由留置软管和中空针座组成,所述针柄前端和针体分别套装在所述中空针座和留置软管中,并且所述针体的前端伸出所述留置软管的前端,其特征是所述留置套管的中空针座外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使中空针座能够和一个防污染盖帽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浮针,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机构为螺纹,防 污染盖帽是一个螺旋盖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浮针,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机构为卡扣,防 污染盖帽是一个卡扣盖帽。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浮针,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机构为摩擦表面, 防污染盖帽是一个紧配合套帽。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浮针,其特征是所述留置套管为整体式结 构,其前端留置软管和后端中空针座由塑料整体注塑或浇注而成;或者,所述 留置套管为分体式结构,其前端留置软管和后端中空针座分别由塑料注塑或浇 注而成,二者相互固定在一起。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浮针,其特征是所述金属针芯为分体式结 构,其前端针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其后端针柄由塑料整体注塑或浇注而成,二 者相互固定在一起。
7、 根据权利要求l-6任一所述的新型浮针,其特征是所述金属针芯的后 端针柄上设置一个保护套管,所述留置套管位于该保护套管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浮针,它含有金属针芯和留置套管,其中,金属针芯由针体和针柄组成,留置套管由留置软管和中空针座组成,所述针柄前端和针体分别套装在所述中空针座和留置软管中,并且所述针体的前端伸出所述留置软管的前端,所述留置套管的中空针座外表面上设置有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使中空针座能够和一个防污染盖帽连接。所述连接机构为螺纹或卡扣,所述防感染盖帽为螺旋盖帽或卡扣盖帽。本实用新型针刺于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用于治疗局部疼痛,不接触任何重要部位、血管和脏器,无危险性,另外设置防污染盖帽,防止外部污物进入软套管,杜绝或减少感染,其操作简便、固定牢固,且适用于多种疼痛病症,成本较低,易于推广,经济效益良好。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1033084SQ20072009058
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6日
发明者涛 侯, 侯国文 申请人:侯国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