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03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多功能病床(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病人使用的病床。(二) 背景技术普通的病床,床板大都是固定结构,床板左右不能翻转,病 人使用不便;特别是长期卧床不能翻身的患者,长期躺在不透气 的病床上,尤其是夏天,人体皮肤与床面长时间接触,造成血液 流通受阻,时间长了会造成皮肤红肿、湿疹,甚至溃烂等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使患者身体与病床的接触面进行经常更换的病床,通过活动床架的床条升降来 调节患者身体与床的接触位置,避免患者身体的同一位置皮肤与 床面长时间接触,为患者生活提供方便。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病床,包括有床架、外床框、翻转床框,所述外 床框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翻转床框可左右转动的安装在 外床框的框内,还包括有固定床架、位于固定床架下方且可上下 移动的活动床架;所述固定床架由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床 条组成,所述第一床条分别通过端部固定安装在翻转床框内;所 述活动床架由在固定床架上的床条之间、且相互存在间隙的第二 床条组成,所述翻转床框上设有纵向布置的槽口,所述第二床条
通过端部安装在所述槽口内,所述第二床条下端通过床条座固定 一体,支撑所述床条座的凸轮与电机电连接。所述床条为中空结构的方管,所述方管侧面开有通风孔。 所述通风孔通过进气软管与供气装置的气体连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凸轮工作带动构成 活动床架的第二床条上下移动,从而使患者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部 位在第一床条上、第二床条上切换,避免患者身体的固定部位长 期受压,有利于患者血液循环,避免溃烂等现象发生;2、翻转 框架的调节便于患者调节躺卧的状态,易于筋骨、肌肉的活动, 患者使用的舒适度高,还有医护人员治疗和护理带来方便;3、 方管内可以导入冷热风外,还可导入特效气体,比如,有一定疗 效的中药蒸煮后产生的蒸汽,对人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4、结 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为患者生活带来便利。(四)
图l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l、 2, 一种多功能病床,包括有床架l、外床框2、 翻转床框3,所述外床框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翻转床框 可左右转动的安装在外床框的框内,还包括有固定床架、位于固 定床架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活动床架;所述固定床架由相互平行 且间隔布置的第一床条4组成,所述第一床条分别通过端部固定
安装在翻转床框内;所述活动床架由在固定床架上的床条之间、 且相互存在间隙的第二床条5组成,所述翻转床框上设有纵向布 置的槽口,所述第二床条通过端部安装在所述槽口内,所述第二 床条下端通过床条座6固定一体,支撑所述床条座的凸轮7与电 机8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床条和第二床条均釆用中空结 构的方管,所述方管侧面开有通风孔9。所述通风孔通过进气软 管与供气装置的气体连通,供气装置的气体可以是冷暖气体,也 可以是有一定疗效的中药蒸煮后产生的蒸汽,对人体有一定的治 疗效果。使用时,可通过电机带动凸轮转动,从而使活动床架上下运 动,当活动床架位于固定床架下方时,患者身体与固定床架接触; 当活动床架随凸轮转动上移至固定床架上方时,患者身体与活动 床架接触,从而有效避免了患者身体的固定部位长期受压,有利 于患者血液循环,避免溃烂等现象发生。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病床,包括有床架、外床框、翻转床框,所述外床框固定安装在所述床架上,所述翻转床框可左右转动的安装在外床框的框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床架、位于固定床架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活动床架;所述固定床架由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床条组成,所述第一床条分别通过端部固定安装在翻转床框内;所述活动床架由在固定床架上的床条之间、且相互存在间隙的第二床条组成,所述翻转床框上设有纵向布置的槽口,所述第二床条通过端部安装在所述槽口内,所述第二床条下端通过床条座固定一体,支撑所述床条座的凸轮与电机电连接。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条为中空结 构的方管,所述方管侧面幵有通风孔。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通过进 气软管与供气装置的气体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多功能病床,包括有床架、外床框、翻转床框,还包括有固定床架、位于固定床架下方的活动床架;所述固定床架由相互平行且间隔布置的第一床条组成,所述第一床条分别通过端部固定安装在翻转床框内;所述活动床架由在固定床架上的床条之间、且相互存在间隙的第二床条组成,所述翻转床框上设有纵向布置的槽口,所述第二床条通过端部安装在所述槽口内,所述第二床条下端通过床条座固定一体,支撑所述床条座的凸轮与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轮工作带动构成活动床架的第二床条上下移动,从而使患者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部位在第一床条上、第二床条上切换,避免患者身体的固定部位长期受压,有利于患者血液循环,避免溃烂等现象发生。
文档编号A61G7/002GK201030002SQ20072010887
公开日2008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8日
发明者章敏华 申请人:章敏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