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折的可吸收动力加压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174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骨折的可吸收动力加压髓内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骨折治疗的内固定 器械。
背景技术
髓内钉用于骨折治疗已有百年历史。欧美等发达国家治疗长骨骨折的髓内
钉应用率达90%以上,尤其是20世纪末由A0/ASIF发明的带锁髓内钉己成为应 用的主流,它由髓内钉及近远端锁钉构成。手术操作包括扩大髓腔、骨折复位、 置钉、锁钉四个步骤。通过髓内钉远近端的锁钉有效防止了骨折处的旋转及短 缩,可早期负重,进行关节功能锻炼,从而明显扩大了普通髓内钉的手术指征。 但在目前临床应用中发现,使用的髓内钉无加压作用,置入时骨折端有分离倾 向,而且现有的髓内钉固定均为静力固定,骨折端无压力刺激不利于骨折愈合, 骨不连的发生率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一种治疗骨折的内固定器械一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 可吸收动力加压功能的髓内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治疗骨折的可吸收动力加压髓内钉包括一个髓 内钉主钉,主钉远近端各1 2枚防旋转锁钉,主钉近端一枚可吸收加压螺丝和 一枚防松动螺丝组成。其中主钉特征在于近端有加压动力锁钉孔。
本发明的髓内钉,主钉与近远端锁钉选用医用高强度金属材料制造最为合 适,使其不易变形折断,骨折固定更为可靠,加压螺丝为可吸收材料制造。
本发明的髓内钉手术操作技术,与现有技术大致相同,极易在临床工作中 广泛推广实施,并且通过本发明的髓内钉近端加压锁钉装置对骨折端实现可靠 加压作用,使现有技术中骨折端无加压作用,甚至分离倾向得到纠正。同时术 后一段时间随着可吸收加压螺丝的逐渐吸收,变静力交锁为动力交锁,应力逐 渐转移给骨组织,促使骨折愈合加快,减少骨不连的发生.


本发明将通过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骨折的可吸收动力加压髓内钉结构分解图.
图2表示本发明所述治疗骨折的可吸收动力加压髓内钉实施例结构全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治疗骨折的可吸收动力加压髓内钉包括一个髓内钉主钉1, 二枚远
端锁钉2, 一枚近端锁钉3, 一枚加压螺丝4, 一枚防松动螺丝5,主钉1远端 有二枚圆形远端锁钉孔6,主钉1近端有椭圆形加压锁钉孔7。
参照图2给出的可吸收动力加压髓内钉结构全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髓内 钉工作原理叙述如下骨折复位,将髓内钉子主钉1置入髓腔,锁入远端锁钉2, 近端锁钉3拧入吸收加压螺丝4对近端锁钉3进行加压,从而实现骨折端的加 压作用,最后拧入防松动螺丝5,防止加压螺丝4松动退出。
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骨折的可吸收动力加压髓内钉,髓内钉主钉(1)的远端有防旋转锁钉孔(6)可插入远端锁钉(2),其特征是髓内钉主钉(1)近端内腔中安装加压螺丝(4)和防松动螺丝(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钉,特征在于加压螺丝(4)和 防松动螺丝(5)可套接成一体,呈柱状,加压螺丝(4)由医用可吸 收材料制造。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钉,特征在于髓内钉主钉(1)近端加压锁钉孔(7)呈椭圆形。
专利摘要一种治疗骨折的可吸收动力加压髓内钉,含有髓内钉主钉,远近端锁钉,及近端加压螺丝和防松动螺丝,其特征在于髓内钉近端含有可吸收加压螺丝,可使骨折端加压,促使骨折愈合,同时术后一段时间随着加压螺丝的逐渐吸收,应力逐渐转移给骨组织,使骨折愈合加快,减少了骨不连的发生。
文档编号A61B17/68GK201067433SQ200720142008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0日
发明者毅 刘, 刘海霞, 磊 马 申请人:刘 毅;刘海霞;马 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