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34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病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床,尤指一种可方便的翻转病人身躯以防止病 人血路不通或褥疮的形成,并可协助抬起病人的上半身或下半身,以方 便更换衣裤的多功能病床。
背景技术
行动不便者、重病病患或是植物人等,往往因其行动、活动能力受 到限制而须长久躺卧于病床上,而其看护人员在其躺卧于病床的期间中, 必须偶尔翻转其身躯,以改变病人身体着力的部位,避免病人着力处血 路不通而形成褥疮。一般而言,前述看护人员是以手部施力推动病人的身躯,使其达到 翻身及改变躺卧姿势的目的,然此不仅非常费力,且可能因操作不慎而造成病人的伤害及痛苦;此外,无行动能力的病人躺于现有技术的病床 上更换衣裤时,须有人托起病人的上半身或下半身,另一人进行着衣裤 的动作,如此往往导致人手不足的情况,且过程多所不便。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多功能病床,其可辅助改变病人的身 躯,以达到省力的目的及降低人为操作不慎的风险,并进一步提供更换 衣裤上的方便。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病床包括有一床体,该床体包 括有-- 床架、 一中央卧部及二侧卧部,其中,该中央卧部水平枢设于床 架之上,可相对于床架枢转;该二侧卧部分别位于该中央卧部的二侧,均以一侧枢接至该中央卧部的一相对侧,且藉一水平控制组件的控制, 而于中央卧部枢转的过程中相对中央卧部弯折以保持水平状态。其中,三卧部相邻装设于床体长轴方向上,二侧卧部可相对中央卧 部枢转。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病床进一步包括二抬起装置,其分别设置于相 对病人的上半身及下半身位置,各包括有一设置于中央卧部上的抬起板, 该抬起板经由杆件连接至一具有伸縮作动杆的动力装置,可藉由作动杆 的伸縮而相对中央卧部旋转翘起一角度;二高度控制装置,其分别装设于床体的两端底部,可藉由动力装置 的动力供给,令复数连杆组产生形状变化,进而抵挚于地面而逐渐升高床体的高度。由上可知,病人可躺卧于前述床体的中央卧部上,藉看护人员施力 于一侧的卧部,令中央卧部逐渐翻转,如此而使身躯重心逐渐移动并以 侧卧方式躺卧,来方便地达到翻身的目的。此外,藉由该抬起装置及该高度控制装置可协助抬起病人的上半身 或下半身,以方便更换衣裤,以及进一步提供高度调整的功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部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构件顶部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端面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另一端面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侧面剖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另一侧面剖视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状态又一侧面剖视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实施状态端面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另一端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床体11床架IIO支脚111导轨12中央卧部120第一齿盘121枢杆13侧卧部130第二齿盘131掣动杆14链条15连接杆20上身抬起装置21上身抬起板210受动杆22第一动力装置220作动杆30下身抬起装置31脚部抬起板310枢合部311受动杆32第二动力装置320作动杆33导轮座330导轮40高度控制装置41上支杆410上枢轴42下支杆420下枢轴43侧连杆44橫连杆45受力杆46轮座460转轮47第三动力装置470作动杆50病人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病床包括有一床体10、 一上身抬起装置20、 一下身抬起装置30及二高度控制装置40,其中请配合参看图3及图4所示,该床体IO包括有一床架11、 一中央卧 部12、 二侧卧部13及分别设置于床体10两端的水平控制组件;其中, 该床架11具有四支脚110,且一端于相对中央卧部12底部处设置有导轨 111;该中央卧部12沿床架11的长轴方向水平枢设于床架11前后的板体 之上,可相对于床架ll枢转,且一端相对导轨111形成有穿槽(图中未 示);该二侧卧部13沿床架11的长轴方向设置,分别相邻位于该中央卧 部12的二侧,均以一侧枢接至该中央卧部12的一相对侧;请参看图3及图4所示,各水平控制组件包括有二第一齿盘120,其固设于中央卧部12其中一端的枢设处,该二第一齿盘120相对床架11固定,同一中心且相互并列设置;二第二齿盘130,其分别固设于侧卧部13的一端,其外径均略小于 该第一齿盘120;二链条14,其分别套设于其中一第二齿盘130与其中一相对第一齿 盘120之间,且两端分别与该相对的第一齿盘120及第二齿盘130相啮
请参看图4及图5所示,前述中央卧部12可供一病人50躺卧其上, 当欲进行翻身时,看护人员可直接施力于其中一侧卧部13,令中央卧部 12逐渐翻转,使该病人50身躯重心逐渐移动并以侧卧方式躺卧至下降的 侧卧部13上,来方便地达到翻身的目的;其中,该动作过程中,前述第 一齿盘120保持原角度,且藉由链条14拉挚该第二齿盘130,令各第二 齿盘130依第一齿盘120维持原角度,从而驱使各侧卧部13相对中央卧 部12弯折而持续保持水平状态;请参看图1、图2及图6所示,该上身抬起装置20包括有一上身抬 起板21及一第一动力装置22;其中,该上身抬起板21嵌于该中央卧部 12上相对病人50上半身处,其一端相对该中央卧部12枢设,且固接有 一往该中央卧部12底部延伸的受动杆210;该第一动力装置22设置于该 中央卧部12底面,且具有一可伸縮的作动杆220,该作动杆220 —端枢 接于该受动杆210,可相对该第一动力装置22縮回而拉动受动杆210, 令该上身抬起板21相对中央卧部12旋转翘起一角度,藉以抬起病人50 的上半身;请参看图1、图2及图7所示,该下身抬起装置30包括有一脚部抬 起板31及一第二动力装置32;其中,该脚部抬起板31嵌于该中央卧部 12上相对病人50脚部处,其中段处具有枢合部310令其形成可相对折合 的两半部板体;其中一半部板体端缘固设有一导轮座33 (请参看图6所 示),该导轮座33穿出该中央卧部12的穿槽枢接一导轮330,该导轮330 可滚动且设置于前述床体10床架11的导轨111中;而另一半部板体端 缘则相对该中央卧部12枢设,且固接有一往该中央卧部12底部延伸的 受动杆311;该第二动力装置32设置于该中央卧部12底面,且具有一可 伸縮的作动杆320,该作动杆320 —端枢接于该受动杆3U,可相对动力
装置縮回而拉动受动杆320,令该脚部抬起板31的两半部板体相对折合 并逐渐凸起于中央卧部12表面,藉以抬高病人50的双腿;请参看图l、图2、图4、图7及图8所示,该高度控制装置40分别 装设于床架11的前后两端支脚110上,各高度控制装置40包括有位于 床架11 二侧边处的二上支杆41、 二下支杆42、 二侧连杆43、…--横连杆 44、 一受力杆45、 二轮座46及一第三动力装置47;其中,该二上支杆 41 一端相互连接有一上枢轴410,且藉该上枢轴410枢设于床架11 一端 的相对支脚110上;该下支杆42—端相互连接有一下枢轴420,且藉该 下枢轴420枢设于前述相对支脚110上,相对该上支杆41下方位置;该 恻连杆43分别以两端枢接于该上支杆41与该下支杆42自由端之间,藉 以形成四连杆结构;该横连杆44分别固接于该相对下支杆42的自由端 之间;该受力杆45固设于该二下支杆42之间,位于邻近该下支杆42自 由端处;该轮座46装设于该二下支杆42之间的横连杆44上,且分别具 有一转轮460;该第三动力装置47固设于前述上枢轴410上,且具有- 作动杆470,该作动杆470 —端枢接于该受力杆45,可相对动力装置伸 出而推动受力杆45,令该上支杆41、下支杆42及侧连杆43产生作动, 以转轮460抵挚于地面滚动,并逐渐升高床体10的高度。请进一步参看图9及图IO所示,于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之中,各水平控制组件包括有一枢杆121,其枢设于中央卧部12其中一端的枢设处,且端处往下 延伸;二掣动杆131,其分别突出成型于侧卧部13的一端,且端处往下延伸并与侧卧部13相互垂直;二连接杆15,其两端分别枢接于枢杆121端处的其中一侧与其中一
掣动杆131的端处之上。在中央卧部12逐渐翻转,且侧卧部13逐渐下降/上升的动作过程中,前述枢杆121可藉其重力保持原朝下的角度,且藉由连接杆15拉挚各掣 动杆131,令各掣动杆131依该枢杆121维持原角度,从而驱使各侧卧部 13相对中央卧部12弯折而持续保持水平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病床,包括有一床体,其特征在于该床体包括有一床架、一中央卧部及二侧卧部,其中,该中央卧部水平枢设于床架之上,可相对于床架枢转;该二侧卧部分别位于该中央卧部的二侧,均以一侧枢接至该中央卧部的一相对侧,且藉一水平控制组件的控制,而于中央卧部枢转的过程中相对中央卧部弯折以保持水平状态。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其水平控制组件 包括有至少一第一齿盘、至少二第二齿盘及至少二链条,其中该第一齿盘固设于床体的中央卧部的端处,且相对床架固定; 该第二齿盘分别固设于该二侧卧部端处,且其外径均略小于该第- 齿盘;该链条分别套设于各第二齿盘与该第一齿盘之间,且两端分别与该 第一齿盘及第二齿盘相啮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其水平控制组件 包括有至少一枢杆、至少二掣动杆及至少二连接杆,其中该枢杆枢设于中央卧部其中一端的枢设处,且端处往下延伸; 该掣动杆分别突出成型于侧卧部的一端,且端处往下延伸并与侧卧 部相互垂直;该连接杆分别以两端枢接于枢杆端处的其中一侧与其中一掣动杆的 端处之上。
4、 如权利要求l、 2或3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其进--步包括有一上身抬起装置,该上身抬起装置包括有一上身抬起板及一第一动力装置,其中该上身抬起板嵌于该中央卧部上,其一端相对该中央卧部枢设,且固接有一往该中央卧部底部延伸的受动杆;该第一动力装置固设于该中央卧部底面,且具有一作动杆,该作动 杆一端枢接于该受动杆,可相对动力装置縮回而拉动受动杆,令该上身 抬起板相对中央卧部旋转翘起一角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有 一下身抬起装置,该下身抬起装置包括有-一脚部抬起板及一第二动力装 置,其中该脚部抬起板嵌于该中央卧部上,其中段处具有枢合部令其形成可 相对折合的两半部板体,其中一半部板体端缘相对该中央卧部枢设,且 固接有一往该中央卧部底部延伸的受动杆;该第二动力装置固设于该中央卧部底面,且具有一作动杆,该作动 杆一端枢接于该受动杆,可相对动力装置縮回而拉动受动杆,令该脚部 抬起板的两半部板体相对折合并逐渐凸起于中央卧部表面。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其床架--端于相 对中央卧部底部处设置有导轨,且该中央卧部一端相对导轨形成有穿槽;而该下身抬起装置的脚部抬起板的相对受动杆另一半部板体端缘固 设有一导轮座,该导轮座穿出该中央卧部的穿槽枢接一导轮,该导轮可 滚动且设置于前述床体床架的导轨中。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其床体的床架具 有至少四支脚。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病床,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有 一高度控制装置,该高度控制装置分别装设于床架的两端支脚上,且各 高度控制装置包括有二上支杆、二下支杆、二侧连杆、 一横连杆、 一受 力杆、二轮座及一第三动力装置,其中 该二上支杆一端相互连接有- 上枢轴,且藉该上枢轴枢设于床架一 端的相对支脚上;该下支杆一端相互连接有一下枢轴,且藉该下枢轴枢设于前述相对支脚上,相对该上支杆下方位置;该侧连杆分别以两端枢接于该上支杆与该下支杆自由端之间,藉以形成四连杆结构;该横连杆分别固接于该相对下支杆的自由端之间; 该受力杆固设于该二下支杆之间,位于邻近该下支杆自由端处; 该轮座装设于该二下支杆之间的横连杆上,且分别具有一转轮; 该第三动力装置固设于前述上枢轴上,且具有一作动杆,该作动杆一端枢接于该受力杆,可相对动力装置伸出而推动受力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病床,其包括有一床体,该床体的长轴方向上相邻装设有三卧部,其中位于中央的中央卧部可相对于床体枢转,而位于两侧的卧部,则可相对中央卧部枢转且分别藉由链轮组的控制,于中央卧部翻转的过程中相对中央卧部弯折而保持水平状态。如此,则病人躺卧于前述床体的中央卧部上时,看护人员可施力于一侧的卧部,令中央卧部逐渐翻转,使病人身躯重心逐渐移动并以侧卧方式躺卧,来方便地达到翻身的目的。此外,其并具有二相对病人的上、下半身位置的抬起装置可协助抬起病人的上半身或下半身,以方便更换衣裤,以及一高度控制装置可进一步提供高度调整的功能。
文档编号A61G7/008GK201046198SQ20072014722
公开日2008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5日
发明者邵柏钦 申请人:邵柏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