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自控式康体倒悬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022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能自控式康体倒悬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医疗与健身装置,属于医疗器械与健身器械领域。
技术背景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处于头朝上脚朝下的直 立状态,处于直立姿势时,地球的引力作用会使大脑毛细血管供血不足, 各椎间盘受压,相关肌肉紧张,久而久之,极易患上慢性疾病,如脑血管 疾病、颈椎病、腰椎病、膝关节病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倒立的姿势,可以改变地球引力对人体的作用力 方向,利用地球引力来增加脑部的血液流量,使大脑神经毛细血管获得充 足营养,还可消除或缓解各关节间的压力,促进肌肉的松驰,消除疲劳。目前,各类健身、健美、康复、医疗器械种类繁多,五花八门,但它 们都是按人们习惯的正立姿势设计的,使用这些器械时,人们可能处于站、 座、仰、卧、蹲、骑等姿态,唯独不会处于倒立姿态。人们若想进行身体倒立锻炼,通常是采用在墙边双手着地,两脚向上 直立靠在墙上,或是采用双脚挂在简易横杆上,使头朝下,这种身体倒置 炼习,不仅不方便,也很不安全,需要别人帮忙扶着,迸行保护。而且倒 置时间只能维持数分钟,时间久了,前者双手酸痛难受,后者双脚疼痛难 受,反而达不到肌肉放松、消除疲劳的效果。况且,只有身体十分健状的 人,才能做到徒手倒立支撑或双脚进行倒挂悬身的动作,因此,人们急需 一种安全舒适的倒悬健身器械。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能自控式康体倒悬器,它是一种进行 健身、健美、康复练习和疾病治疗的器械,借助该器械,人们可轻松独自 完成双脚倒挂悬身的动作,倒挂的角度可自己随意调节,安全舒适,稳定 可靠,可放置在室内、外任何场所,让千家万户在工作、学习之余,体验 一种全新的锻炼方式,长期坚持使用本产品进行锻炼,可达到无病健身、 有病祛除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能自控式康体倒悬器,包括底座、支架、靠背架,其特征是 所述支架由立柱和U形双支臂组成,立柱的下端固接在底座上,立柱的上 端固接在U形双支臂的底部中心,U形双支臂的上部对称地焊接有两个圆环形的扶手轮,所述靠背架由n形的边框和焊接在边框内的格栅构成,格栅的纵向中心线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部焊接在格栅的后侧面上, 支撑杆的底端固接有脚踏板,脚踏板的上方设置有踝固定器,踝固定器由"工"字形横杆构成,靠背架的n形边框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焊接有左、右耳板,该左、右耳板上分别穿置有左、右销轴;所述U形双支臂的内侧对称地焊接有左、右安装板,该左、右安装板上分别固接有左、右轴承座, 该左、右轴承座内分别嵌装有左、右轴承,所述左、右销轴分别与该左、 右轴承的内圈成紧配合连接。所述立柱的前、后两侧分别焊接有倾斜的前、后限位顶杆。所述扶手轮内部焊接有辐条。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本产品结构合理,美观实用,安全可靠,调节方便,可摆放在室内、 外任何场所。根据使用者自身的条件和不同的适应程度,可自控调节至人 体可承受的倒置角度,亦可自控调节恢复至原状。本产品是一种具有理疗与健身综合效果的运动器材。它根据人体结构 基本特点,按照现代医学牵引原理和反地心引力作用,使人体倒悬其上, 对全身骨骼特别是脊椎、腰椎和胸椎起到自然牵引的作用,具有物理牵引 之效果而无物理牵引之危险。人体通过这种不断坚持的悬身运动,能使全 身肌体得到牵伸,有效减轻颈部,腰部及胸部的承受压力,从而避免肌肉 萎縮和骨骼变形、骨质增生等一系列身体异化和老化现象,对预防和治疗 中老年人最容易发生的肩周炎、腰背酸痛及由于"三椎"(颈椎、腰椎、胸 椎)增生、变形引起的头晕、手脚麻木、行走不稳等临床病理反应都有良 好的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靠背架处于正立状态。 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图1中靠背架处于倒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图1中底座、立柱、U形双支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靠背架、支撑杆、脚踏板、踝固定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的正式图。图8是图1的A — A剖视图。 图9是图8的B局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 1立柱 5扶手轮 9踝固定器 11左耳板 15左轴承座 19右安装板2U形双支臂 6靠背架IO前限位顶杆 12右耳板 16右轴承座 20后限位顶杆3底座 7支撑杆13左销轴 17左轴承 21辐条4扶手轮 8脚踏板14右销轴18左安装板 22辐条 23螺钉请参照图l、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本实用新 型是一种全能自控式康体倒悬器,包括底座、支架、靠背架,支架由立柱 1和U形双支臂2组成,立柱1的下端通过法兰盘固接在底座3上,立柱 1的上端焊接在U形双支臂2的底部中心,U形双支臂2的上部对称地焊 接有两个圆环形的扶手轮4、 5,靠背架6由n形的边框和焊接在边框内 的格栅构成,格栅的纵向中心线上设置有支撑杆7,支撑杆7的上部焊接 在格栅的后侧面上,支撑杆7的底端固接有脚踏板8,脚踏板8的上方设 置有踝固定器9,踝固定器9由"工"字形横杆构成,靠背架6的n形边 框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焊接有左、右耳板ll、 12如图6所示,该左、右 耳板11、 12上分别穿置有左、右销轴13、 14, U形双支臂2的上部内侧 对称地焊接有左、右安装板18、 19,该左、右安装板18、 19上分别固接 有左、右轴承座15、 16。请参照图9,左轴承座15通过螺钉23固接在左安装板18上。左轴承 座15内嵌装有左轴承17,销轴13与左轴承17的内圈成紧配合连接,请参照图5、图7,右轴承座16通过螺钉固接在右安装板19上。右轴 承座16内嵌装有右轴承,销轴14与右轴承的内圈成紧配合连接。靠背架 6通过该左、右销轴13、 14可转动地连接在U形双支臂2上。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立柱1的前、后两侧分别焊接 有倾斜的前、后限位顶杆10、 20。其倾斜的角度不同,前限位顶杆10的 仰角小于后限位顶杆20的仰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进行身体倒置锻炼时, 其最佳的角度并非是完全的竖直倒立状态,倾斜倒立较竖直倒立更有利于 人体健康。扶手轮4内部焊接有辐条21,扶手轮5内部焊接有辐条22。辐条有两 个作用 一是可加固扶手轮的强度,二是与扶手轮的交叉衔接处形成节点, 便于手握,不打滑。本产品是一种新颖的康体健身器材,供人们在室内或室外进行倒置锻 炼使用,方便快捷、安全有效。图l、图2所示的状态为锻炼的起始状态, 由于前限位顶杆10抵顶在支撑杆7的后侧面上,因此在起始状态,靠背架 6有一个略微向后倾斜的角度如图2所示,便于操作扶手轮。使用者双脚 站立在脚踏板8上,脚踝部卡入踝固定器9内,背部抵靠在靠背架6上, 双手分别握住扶手轮4、 5,并慢慢交替地向后移动双手,即可使靠背架6 以左、右销轴13、 14为轴心,向后徐徐翻转,身体便缓慢呈倾斜倒置姿态, 倾斜的角度由双手握持扶手轮4、 5的位置决定,当靠背架6反转到最大极 限位置时,后限位顶杆20抵顶在支撑杆7的前侧面上如图4所示,此时, 双脚已经倒挂在踝固定器9上,从而起到自然牵引作用。由于后限位顶杆 20有一定的仰角,因此,人体并非是处于完全竖直倒立状态,既有利于人 体健康,也便于依靠双手的力量返回初始站立状态。因此,本产品可独自 使用,不需要他人在一旁辅助进行保护,锻炼者本人即可完成倒置悬挂和 返回初始站立状态。
权利要求1. 一种全能自控式康体倒悬器,包括底座、支架、靠背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架由立柱和∪形双支臂组成,立柱的下端固接在底座上,立柱的上端固接在∪形双支臂的底部中心,∪形双支臂的上部对称地焊接有两个圆环形的扶手轮,所述靠背架由∩形的边框和焊接在边框内的格栅构成,格栅的纵向中心线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部焊接在格栅的后侧面上,支撑杆的底端固接有脚踏板,脚踏板的上方设置有踝固定器,踝固定器由“工”字形横杆构成,靠背架的∩形边框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焊接有左、右耳板,该左、右耳板上分别穿置有左、右销轴;所述∪形双支臂的内侧对称地焊接有左、右安装板,该左、右安装板上分别固接有左、右轴承座,该左、右轴承座内分别嵌装有左、右轴承,所述左、右销轴分别与该左、右轴承的内圈成紧配合连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能自控式康体倒悬器,其特征是所述立柱的前、后两侧分别焊接有倾斜的前、后限位顶杆。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能自控式康体倒悬器,其特征是所述扶手 轮内部焊接有辐条。
专利摘要一种全能自控式康体倒悬器,其支架由立柱和U形双支臂组成,立柱的下端固接在底座上,立柱的上端固接在U形双支臂的底部中心,U形双支臂的上部对称地焊接有两个圆环形的扶手轮,靠背架由∩形的边框和格栅构成,格栅的中心线上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固接有脚踏板,脚踏板的上方设置有踝固定器,靠背架的∩形边框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焊接有左、右耳板,该左、右耳板上穿置有左、右销轴;U形双支臂的内侧对称地焊接有左、右安装板,该左、右安装板上分别固接有左、右轴承座,左、右轴承座内嵌装有左、右轴承,左、右销轴分别与左、右轴承的内圈成紧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能使人们轻松完成双脚倒挂悬身的动作,达到无病健身、有病祛除的目的。
文档编号A61F5/042GK201094836SQ20072017831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8日
发明者静 郭 申请人:静 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