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失眠疾病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130阅读:6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失眠疾病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是一种治疗失眠疾病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失眠是一种常见病,病因较多,其表现主要是无法正常睡眠,或睡眠时间 较短,从而导致出现头晕、头痛、幻听、幻觉等症状,长期失眠严重损害身体 健康。治疗失眠的药物有中药和西药,西药品种较多,并且效果较好,但是副 作用较大,中药的治疗效果较低。市场有采用外用中药治疗失眠的技术方案, 虽然没有毒副作用,但是,疗效欠佳,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失眠疾病的外用药,使它具有极好的疗效, 并且具有造价低,使用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治疗失眠疾病的外 用药,采用药袋将药物包覆,药袋中药物原料的重量比是党参1.5 — 7.5克、
白术l一5克、黄芪1.5—7.5克、茯神1.5 —7.5克、远志1一5克、枣仁2— 10克、当归1一5克、木香l — 5克、朱砂0.5 —2.5克、磁石2 — 10克、六神 曲1.5—7.5克、夜交藤1.5—7.5克、合欢皮1.5 —7.5克、龙骨2 — 10克、 牡蛎2—10克、五味子1一5克、杜仲1.5—7.5克、升麻1一5克、甘草1一5 克。
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疾病的外用药,药袋中药物原料的重量比是党参5克、白术2. 5克、黄芪5克、茯神5克、远志2. 5克、枣仁6克、当归2. 5克、 木香2.5克、朱砂2克、磁石5克、六神曲5克、夜交藤5克、合欢皮5克、 龙骨6克、牡蛎6克、五味子2.5克、杜仲5克、升麻2.5克、甘草2.5克。 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疾病的外用药,药袋中药物原料的重量比是党参 1.5克、白术1克、黄芪1.5克、茯神1.5克、远志1克、枣仁2克、当归l 克、木香1克、朱砂0. 5克、磁石2克、六神曲1. 5克、夜交藤1. 5克、合欢 皮1. 5克、龙骨2克、牡蛎2克、五味子1克、杜仲1. 5克、升麻1克、甘草 l克。
本发明的药物制备方法是将各药物粉碎成粉状,混合均匀后,包覆在布料 中制成药袋,每个药袋内的药物重量为26—36克。
所述磁石、龙骨和牡蛎为煅制,也称煅磁石、煅龙骨和煅牡蛎。所述的白 术、枣仁、六神曲及杜仲均为炒制后粉碎。
本发明药物原料中的党参、白术、黄贫补脾益气生血、升举阳气,用于脾 胃协调功能,促进气血生化之源;当归入心肝、脾三经,用于补血、活血,进 一步完善心、肝、脾的协调功能;杜仲用于补肝肾、腰膝;枣仁、远志、合欢 皮、夜交藤、五味子养心安神,定志解郁,用于去除虚烦失眠、心神不安、心 气不足等;茯神宁心安神,用于脾虚不足导致心神失养失眠等症;朱砂、磁石、 龙骨和牡蛎,用于去心悸、心神不安及胆怯惊恐等症;木香用于进一步加深脾 胃运化功能;六神曲用于消食和胃,达到有效吸收矿石类药物的目的;升麻升 举阳气,为本方引药,引药上行便于更好的协调和带动相关组织器官的功能, 使药物有效成份得到更大发挥;甘草用于调和上述各药,使不同性质的药物取 得协调作用。上述诸药组合具有益气健脾、健脑补肾、养血安神、平衡阴阳等功能,对由心脾两虚、阴阳失调、多梦、头晕目眩、心悸易惊、心烦不安等引 起的失眠有显著疗效。
本发明所述的外用药作用于脐部,利用人体温度使药物缓慢释放,使药物 有效成分合理发挥,被吸入人体,带动相关组织器官的生理变化,达到改善睡 眠质量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外用药无任何毒副作用,造价低廉,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对 皮肤无任何伤害,无过敏、剌激现象,使患者对本药物无依赖性。临床统计表
明以近3年治疗失眠为例,患者共321例,15天一个疗程,使用3 —5天开 始显效的为100%,对于无药物依赖的失眠患者使用3—4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 的为99%,对于有药物依赖6—12个月的患者,使用4一6个疗程症状全部消 失的为97%,对于药物依赖l一3年的患者,使用8 — 10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 的为69%,对于药物依赖超过5年的患者,无法达到症状全部消失,只能稍加 改善睡眠质量。使用本发明药物治愈失眠后,无复发。
所述药物依赖是指需要服用安眠类药物才能够入睡的现象。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
1、 本发明采用药袋将药物包覆,药袋中药物原料的重量比是党参5克、 白术2.5克、黄芪5克、茯神5克、远志2.5克、枣仁6克、当归2. 5克、木 香2.5克、朱砂2克、磁石5克、六神曲5克、夜交藤5克、合欢皮5克、龙 骨6克、牡蛎6克、五味子2.5克、杜仲5克、升麻2.5克、甘草2.5克。
2、 本发明采用药袋将药物包覆,药袋中药物原料的重量比是党参1.5 克、白术1克、黄芪1.5克、茯神1.5克、远志1克、枣仁2克、当归1克、木香1克、朱砂0. 5克、磁石2克、六神曲1. 5克、夜交藤1. 5克、合欢皮 1.5克、龙骨2克、牡蛎2克、五味子1克、杜仲1.5克、升麻1克、甘草l 克。
3、本发明采用药袋将药物包覆,药袋中药物原料的重量比是党参7.5 克、白术5克、黄芪7.5克、茯神7.5克、远志5克、枣仁10克、当归5克、 木香5克、朱砂2.5克、磁石10克、六神曲7.5克、夜交藤7.5克、合欢皮 7.5克、龙骨10克、牡蛎10克、五味子5克、杜仲7.5克、升麻5克、甘草 5克。
将上述原料中的白术、枣仁、六神曲及杜仲炒制后粉碎;磁石、龙骨和牡 蛎煅制,各原料粉碎成粉状后混合均匀,每26 — 36克装入一个药袋内,药袋 两端缝制长带,使用时,将药袋置入脐部系紧即可。
典型病例
1、 高红,女,43岁,山东省沂南县自来水公司,医院诊断为神经衰弱。 2005年7月13日就诊,患者主诉IO年前出现失眠症状,开始时仅为入
睡困难,并出现烦躁不安等表现,当初试着自我控制,有时也用默背数字等方 法,以便能够诱导入睡,但没有明显效果,早上起床后感到头晕、腿软、昏昏 沉沉,到了晚上又担心睡不好,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了严重的失眠症状, 所以根本无法正常工作、身体日见消瘦,并觉心悸、耳鸣、口干、烦热健忘、 腰酸无力,经西医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使用本发明药物后5_7天显效,使用3个疗程后患者每晚可睡6-6. 5小 时,头晕、体倦乏力的感觉几乎全部消失。跟踪观察2年无复发。
2、 高恩玲,女,35岁,山东省沂南县界湖镇界湖南村,医院诊断为失眠症。
2006年11月6日就诊,患者主诉8年前生育第一女孩,由于身体虚弱, 加上乳汁偏少,每晚都要多次哺乳,加上精神过度紧张,思虑疲劳过度,导致 了严重失眠,刚开始即表现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很好入睡,有时睡着也不是很 熟,经常做梦,但记着的很少,由于长时间的失眠,出现了面色淡白、心悸、 食欲减退、体倦乏力等,有时感到心烦、多汗、手足发热等症状,虽经多方治 疗,症状仍没有好的改观,近1年每晚需服安眠药才能睡3小时左右。
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后,5—7天开始显效,使用3个疗程后睡眠质量明 显提高,精神状态良好,做梦减少,饮食明显增加,体倦乏力的感觉不明显, 后经又使用2个疗程,由失眠引起的症状已完全消失,跟踪观察l年无复发。
3、公淑云,女,20岁,山东省沂南县界湖镇界湖南村,医院诊断为神经 衰弱。
2006年6日就诊,患者主诉由于高考前的繁重学习,加上精神紧张, 学习成绩不太稳定,思想压力比较大,导致晚上经常出现失眠,入睡片刻即被 恶梦惊醒,醒后心悸,心烦不能再入睡,由于长时间的失眠,致使病情加重, 经多方治疗效果不太明显,仍感到头晕、神疲、健忘、面色无华、饮食不佳, 有时感到很郁闷,控制不住情绪,有时大哭一场后情绪才能稳定下来。
使用本发明药物治疗后,5—7天显效,使用4个疗程后症状已全部消失, 学习成绩得到明显提高,后又经过参加2007年高考,以优异成绩考取青岛农 业大学。跟踪观察l年无复发。
权利要求
1. 一种治疗失眠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采用药袋将药物包覆,药袋中药物原料的重量比是党参1.5-7.5克、白术1-5克、黄芪1.5-7.5克、茯神1.5-7.5克、远志1-5克、枣仁2-10克、当归1-5克、木香1-5克、朱砂0.5-2.5克、磁石2-10克、六神曲1.5-7.5克、夜交藤1.5-7.5克、合欢皮1.5-7.5克、龙骨2-10克、牡蛎2-10克、五味子1-5克、杜仲1.5-7.5克、升麻1-5克、甘草1-5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药 袋中药物原料的重量比是党参5克、白术2.5克、黄芪5克、茯神5克、远 志2.5克、枣仁6克、当归2.5克、木香2.5克、朱砂2克、磁石5克、六神 曲5克、夜交藤5克、合欢皮5克、龙骨6克、牡蛎6克、五味子2.5克、杜 仲5克、升麻2.5克、甘草2.5克。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失眠疾病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药 袋中药物原料的重量比是党参1. 5克、白术1克、黄芪1. 5克、茯神1. 5克、 远志1克、枣仁2克、当归1克、木香1克、朱砂0. 5克、磁石2克、六神曲 1.5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5克、龙骨2克、牡蛎2克、五味子1克、 杜仲1.5克、升麻1克、甘草1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失眠疾病的外用药,采用药袋将药物包覆,药袋中药物原料的重量比是党参1.5-7.5克、白术1-5克、黄芪1.5-7.5克、茯神1.5-7.5克、远志1-5克、枣仁2-10克、当归1-5克、木香1-5克、朱砂0.5-2.5克、磁石2-10克、六神曲1.5-7.5克、夜交藤1.5-7.5克、合欢皮1.5-7.5克、龙骨2-10克、牡蛎2-10克、五味子1-5克、杜仲1.5-7.5克、升麻1-5克、甘草1-5克。本发明的药物制备方法是将各药物粉碎成粉状,包覆在布料中制成药袋。本发明所述外用药无任何毒副作用,造价低廉,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对皮肤无任何伤害,无过敏、刺激现象,使患者对本药物无依赖性。
文档编号A61K33/26GK101284054SQ20081001635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2日
发明者王英欣 申请人:王英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