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90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声波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上消化器官、支气管等体腔检查的超声波内窥镜o背景技术在医疗领域中,己经开发了各种成像技术,以便观察要检査的对 象的内部,并且进行诊断。其中,特别地,通过传输和接收超声波而 获取对象内部信息的超声波成像使能够进行实时图像观察,并且不像其它的医疗图像技术那样受到辐射,其它的医疗图像技术诸如x射线摄影术或者RI (放射性同位素)闪烁照像机。于是,超声波成像以高安 全水平被作为成像技术用于广泛范围的科室,不仅包括产科的胎儿诊 断,而且包括妇科、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等。超声波成像是一种图像产生技术,其使用超声波的特性,即波在 具有不同的声阻抗的区域之间的边界(例如在结构之间的边界)处被 反射。通常,使用超声波成像的超声波诊断设备设有身体表面超声波 探头,该超声波探头与对象接触地使用,或者使用超声波成像的超声 波诊断设备设有腔内超声波探头,其通过插入对象的体腔内而被使用。 而且,近些年来,已经使用与用于光学观察对象内部的内窥镜和用于 腔内的超声波探头结合的超声波内窥镜。通过使用所述超声波内窥镜,向诸如人体的对象传输超声波束, 并且接收在对象内产生的超声波回声,并且由此获取超声波图像信息。 根据该超声波图像信息,在对象内存在的结构(例如内部器官或患病 的组织等)的超声波图像被显示在连接到所述超声波内窥镜的超声波 内窥设备主体的显示单元上。 作为用于传输或者接收超声波的超声波换能器, 一般使用具有在 表达压电性能的材料(压电材料)的两侧上形成的电极的振动器(压 电振动器)。当向振动器的电极施加电压时,压电材料由于压电效应 而扩展和收縮,并且产生超声波。于是,多个振动器被一维或者二维 地布置,并且振动器被依序驱动,从而可以形成要在期望的方向上传 输的超声波束。此外,所述振动器通过接收传播的超声波而扩展和收 縮,并且产生电信号。这些电信号被用作超声波的接收信号。当传输超声波时,具有高能的驱动信号被提供到超声波换能器。 在这一点上,不是将所述驱动信号的全部能量转换为声能,而是将相 当大部分的能量变为热量,并且,已经存在超声波探头在使用期间温 度上升的问题。然而,所述超声波内窥镜的插入部分直接与诸如人体 的活体直接接触地使用,并且为了低温灼伤等的安全原因,已经做出 了将超声波内窥镜的插入部分的表面温度控制到预定温度或者更少的 要求。作为现有技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9-140706公开了一种技术, 其通过使用热收集装置来收集从在探头内的热源产生的热,并且通过 使用诸如热管的热传送装置将由所述热收集装置收集的热引导到远离 热源的位置。然而,当将超声波探头插入人体内时,超声波探头的外 径需要更小,而热传送装置的直径需要较大以获得所述热传送装置的 足够高的热传送系数。因此,难于将JP-A-9-140706的技术应用到要插 入到人体内的超声波内窥镜。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P2006-204552A公开了 一种技术,其通过经由导热部分将在振动器部分和电路板中产生的热传送到屏蔽壳,并且 使包括制冷剂进给器和制冷剂管的热吸收部分吸收被传送到屏蔽壳的 热,来冷却振动器部分。然而,当将超声波探头插入人体内时,超声 波探头的外径需要较小,并且难于将JP-P2006-204552A的技术应用到要 插入到人体内的超声波内窥镜。曰本注册实用新型JP-Z-3061292公开了与在超声波换能器内的集 成电路接触地提供的热传送结构,用于将那里产生的热提取到外部, 并且由热传送结构提取的热被传送到在通信电缆内的作为散热片的导 电材料。然而,在超声波内窥镜内,信号电缆具有小的剖面面积,并 且在所述信号电缆用于散热的情况下,由于小的剖面面积,未获得足 够的散热效果。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63-242246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探头,其具有 在头壳的引导端上安装的强制进给冷却构件。在超声波探头中,在所 述强制进给冷却构件中提供了冷却管,并且通过流动通过所述冷却管 的冷却介质(例如水)来冷却超声波换能器部分。然而,当提供了冷 却管时,超声波探头的外径变得较大。如上所述,在传统的超声波探头结构中,当试图减小超声波探头 的温度升高时,所述超声波探头的外径变得较大。于是,期望新的在 超声波内窥镜中的散热结构的开发。发明内容已经考虑到上述问题而实现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具有新的散热结构的超声波内窥镜。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一种超声波内窥镜 包括包括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超声波换能器部分;用于容纳所述超 声波换能器部分的外部构件;以及导热部分,其被提供在所述外部构 件内,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外部构件的内表面和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部 分。根据本发明,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部分内产生的热经由所述导热
部分而传送到所述外部构件,并且从所述外部构件的表面被释放到所 述外部。因此,可以通过提供的新的散热结构,促进在超声波换能器 部分内产生的热从所述外部构件的表面的散热。


图l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外观的 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按照第一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插入部分的引导 端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按照第一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插入部分的引导 端的结构的剖面图;图4是用于说明超声波换能器的配置的透视图; 图5是FPC的配置的说明的平面图;图6是用于说明按照第二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配置的剖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按照第三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配置的剖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按照第四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配置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按照第五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配置的剖视图;图10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和超声 波内窥设备主体的超声波内窥设备;图ll是示出了在第一实施例内的导热构件的导热系数和温度升高 抑制效应的模拟结果的图;以及图12是示出了在第二实施例内的外部构件的导热系数和温度升高抑制效应的模拟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见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号将 被分配到相同的部件元件,并且将省略对其的说明。图l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外观的 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超声波内窥镜40包括插入部分41、操作部分42、
连接线缆43和通用线缆44。插入部分41包括细长管,其由具有柔性 的构件形成,用于插入到要检查的对象的体内(例如支气管内);以 及,在插入部分41的引导端的超声波换能器部分1。操作部分42被提供在插入部分41的基底座,并且经由连接线缆43 和通用线缆44连接到超声波内窥设备主体(未示出)。在操作部分42 内提供的处理工具插入开口46是用于引入诸如穿刺针或者钳的处理工 具的孔。通过在操作部分42内操作处理工具来在要检査的对象的体腔 内执行各种治疗。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插入部 分的引导端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 插入部分的引导端的结构的剖视图。如图中所示,根据所述实施例的 超声波内窥镜的插入部分的引导端具有用于传输和接收超声波的超 声波换能器部分l;用于在超声波换能器部分l和超声波内窥设备主体 之间传输信号的信号线2;光导向部分3a,用于向染病部分施加光;成 像部分3 (在图2内所示),用于光学成像所述染病部分;外部构件70, 用于容纳信号线2的引导端和超声波换能器部分1;附接到外部构件70 的光学固定构件90,用于固定成像部分3和光导部分3a;柔性部分ll, 其有柔性用于支撑外部构件70和光学固定构件90;耦合部分15,用于 将柔性部分11耦合到操作部分42 (在图l中示出);以及覆盖材料6, 用于覆盖至少柔性部分11和耦合部分15。例如,所述引导端的外径是 6.9毫米或者更少。例如,外部构件70由诸如SUS 304的不锈钢形成,并 且光学固定构件90由诸如聚醚酰亚胺的树脂形成。成像部分3具有在光学固定构件90中提供的观察窗3d、在观察窗3d 中装配的物镜和在所述物镜的成像位置提供的诸如CCD相机的固态图 像传感器或者图像引导装置的输入端。光导向部分3a具有在光学固定构 件90中提供的照明窗口32和用于从照明窗口32输出光的光纤31。在照 明窗32中装配了照明透镜。 柔性部分11被通过以交错的方式来彼此位移90度地布置支撑点来 配置,其中所述支撑点用于弯曲多个陀螺形角环12。所述陀螺形角环 12通过销13而彼此连接,从而可以相对移置陀螺样角铁环12,由此形 成铰链结构。耦合部分15包括螺旋构件16。例如,螺旋构件16由不锈 钢形成。例如,覆盖材料6由含氟橡胶的电绝缘材料形成。例如,超声波换能器部分l是凸型多行阵列,并且被倾斜地提供在 外部构件70的引导端的上部上。超声波换能器部分l具有提供在背衬 材料104的上表面上的多个超声波换能器102;以及例如,覆盖多个超 声波换能器102的声透镜101。 一个或者一些声匹配层103被提供在声透 镜101和超声波换能器102之间。例如,多个超声波换能器102被布置在 5行内。声匹配层103由Pyrex (注册商标)玻璃或者包含金属粉末的环氧 树脂形成,其容易传播超声波,用于提供在作为活体的对象和超声波 换能器102之间的声阻抗的匹配。由此,从超声波换能器102传输的超声波有效地在对象内传播。例如,声透镜101由硅橡胶形成,并且从外部构件70的上表面暴露。 声透镜101聚焦超声波束,所述超声波束已经从超声波换能器102传输 并且在所述对象内以预定深度通过声匹配层103传播。例如,背衬材料104由诸如橡胶的弹性体形成,或者可以包括由弹 性体形成的基底材料和具有比所述基底材料更高的导热率的填充料组 成的混合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所述填充料,铁氧体、钨或者氧化 铝等被使用。超声波换能器部分1被容纳在外部构件70内,并且暴露声 透镜IOI。因为由超声波换能器102产生的超声波也被施加到背衬材料 104,所以热也从背衬材料104产生。
导热构件81被连接到背衬材料104的背面。导热构件81位于外部构 件70内并在超声波换能器部分1之下。优选的是,导热构件81被连接到 背衬材料104的后面的整个表面,但是可以连接到其中的一部分(例如 所述背面的一半以上的部分)。而且,导热构件81也连接到外部构件 70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例如与背衬材料104相对的部分。优选的是,导 热构件81大面积地与外部构件70的内表面接触。例如,导热构件81由 诸如氮化铝(A1N)的具有等于或者大于2W/(nrK)的导热率的电绝缘材 料形成。导热构件81的导热系数优选地等于或者大于10W/(nrK)。例如, 导热构件81和背衬材料104经由例如具有高的导热系数的粘结剂彼此 连接,并且导热构件81和外部构件70的内表面经由例如所述粘结剂彼 此连接。例如,信号线2包括例如多个屏蔽线,并且延伸到在导热构件81 周围的背衬材料104的侧面。信号线2穿过信号线固定部分20。所述多 条屏蔽线分别连接到在背衬材料104的一个或者两个侧面上提供的一 个或者两个FPC (柔性印刷电路)15的电极焊片,并且经由所述电极焊 片和在FPC 105内形成的布线图形而分别连接到多个超声波换能器 102。在上述的配置中,在超声波换能器102中产生的热经由背衬材料 104传到导热构件81,并且在背衬材料104中产生的热传到导热构件81。 已经被传到导热构件81的热传到外部构件70,并且从外部构件70被向 外释放。因此,抑制了在超声波换能器部分l内驻留热,因此,可以抑 制在超声波内窥镜40的插入部分的引导端的温度升高。在具有高的导 热率的填充料在背衬材料104中被混合的情况下,效果变得特别巨大。 而且,因为导热构件81和外部构件70由绝缘材料形成,所以可以保证 超声波换能器部分l与外部的电绝缘。图11示出了在所述实施例中所示的结构中的导热构件81的导热系 数和温度升高抑制效果的模拟结果。如图ll中所示,与其中电极被提 供在背衬材料的下表面上的结构相比较,在所述实施例中所示的结构中,当导热构件81的导热系数是2.5 W/(m'K)时,可以将声透镜101的表 面的温度升高减少15%,并且,当导热构件81的导热系数是10 W/(m-K) 时,可以将声透镜101的表面的温度升高减少24%。而且,不必提高用于提供导热构件81的超声波内窥镜的插入部分 的引导端的直径。因此,超声波内窥镜40的插入部分的引导端的直径 不被增大。图4是用于说明超声波换能器102的配置的透视图。超声波换能器 102包括由PZT等形成的多个压电材料层102d、下电极层102e、在所述 多个压电材料层102d之间交替地插入的内部电极层102巧卩102g、上电极 层102h、绝缘膜102i和侧面电极102j和102k。下电极层102e连接到在所述附图右侧的侧面电极102k,并且与在 附图左侧的侧面电极102j绝缘。上电极层102h连接到侧面电极102j并且 与侧面电极102k绝缘。而且,内部电极层102f连接到侧面电极102j,并 且通过绝缘膜102i与侧电极102k绝缘。另一方面,内部电极层102g连接 到侧面电极102k,并且通过绝缘膜102i与侧面电极102j绝缘。超声波换 能器102的多个电极以这种方式被形成,用于向三层的压电材料层102d的施加电场的三对电极被并联连接。压电材料层的数量不限于三个, 而是可以是2或者4或者更多。在多层超声波换能器102内,与压电材料层102d接触的电极的面积 大于单层元件的面积,并且电阻抗较低。因此,多层超声波换能器已 经提高了振动输出,并且对于所施加的电压,比具有相同尺寸的单层 压电振动器运行地更有效。具体地,如果压电材料层102d的数量是N, 则压电材料层的数量是单层压电振动器数量的N倍,并且每个压电材料 层的厚度是单层压电振动器的1/N,并且超声波换能器102的电阻抗是 单层压电振动器的1/N2倍。因此,超声波换能器102的电阻抗可以通过
增加或者减少堆叠的压电材料层102d的数量来调整,因此,容易提供 在驱动电路或者前置放大器和其本身之间的电阻抗匹配,并且可以改 善灵敏度。另一方面,由于超声波换能器102的堆叠形式,电容增加了,并且 从超声波换能器102产生的热量变大。然而,因为在所述实施例内提供 了导热构件81,因此,在超声波换能器102内产生的热经由外部构件70 被有效地释放到外部,因此,在超声波内窥镜40的插入部分的引导端 的温度升高可以被抑制。图5是用于说明FPC 105的配置的平面图。在附图内所示的FPC 105 被附接到侧表面,所述侧面表面与背衬材料104的侧面的图3中所示的 剖面几乎平行。如上所述,FPC105被提供在背衬材料104的侧表面上, 并且将信号线2的屏蔽线连接到超声波换能器102。多个电极焊片105a 被沿背衬材料104的侧表面布置,并且连接到信号线2的屏蔽线。因为 所述布置,所以不必在背衬材料104的背表面上提供FPC 105,并且背 衬材料104的背表面可以被连接到导热构件81。 FPC 105的部分可以从 侧表面向背衬材料104的背表面的外围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在位于所 述外围的FPC105的部分上也提供了电极焊片105a。而且,导热构件81 被连接到背衬材料104的背表面上的导热构件81和FPC 105不重叠的位 置。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超声波换能器102内产生 的热经由背衬材料104传到导热构件81。已经传到导热构件81的热传到 外部构件70,并且从外部构件70被释放到外部。因此,在超声波内窥 镜40的插入部分的引导端的温度升高可以被抑制。而且,因为外部构 件70由电绝缘材料形成,所以可以保证外部构件70的外表面与超声波 换能器部分l的电绝缘。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配置 的剖视图,并且对应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图3。根据所述实施例的超声 波内窥镜除了外部构件70由电绝缘材料形成之外,具有与根据第一实 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相同的配置。例如,外部构件70由树脂构成,并 且优选地具有等于或者大于10W/(m,K)的导热系数。图12示出了在所述实施例中示出的结构中外部构件70的导热系数 和温度升高抑制效果的模拟结果。如图12中所示,与其中电极被提供 在背衬材料的下表面上的结构相比较,在所述实施例中示出的结构中, 当外部构件70的导热系数是2 W/(nvK)时,声透镜101的表面的温度升高 可以被减小4%,并且,当外部构件70的导热系数是10 W/(nrK)时,声 透镜101的表面的温度升高可以被减小14%。同样,根据所述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在超声波内 窥镜40的插入部分的引导端的温度升高可以被抑制。图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配置 的剖视图,并且对应于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图3。根据所述实施例的超声 波内窥镜除了导热构件81由导电材料(例如包括诸如SUS 304或者铜的 不锈钢的金属)形成,以及外部构件70由电绝缘材料形成之外,具有 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相同的配置。例如,外部构件70由 树脂构成,并且优选地具有等于或者大于IO W/(nrK)的导热系数。而且,根据所述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在超声波内 窥镜40的插入部分的引导端的温度升高可以被抑制。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配置 的剖视图,并且对应于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图6。根据所述实施例的超声 波内窥镜除了未提供导热构件81,外部构件70的内部表面的一部分是 内凸的,以及突出部分71被连接到背衬材料104的背面之外,与第二实 施例相同。例如,突出部分71和背衬材料104经由具有高的导热率的粘
结剂而彼此连接。根据所述实施例,在超声波换能器102中产生的热经由背衬材料 104传到外部构件70,并且从外部构件70的外表面被释放到外部。而且, 在背衬材料104中产生的热也传到外部构件70,并且从外部构件70的外 表面向外部释放。因此,在超声波内窥镜40的插入部分的引导端的温 度升高可以被抑制。而且,因为外部构件70由电绝缘材料形成,所以 外部构件70的外表面与超声波换能器部分1的电绝缘可以被保证。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的配置 的剖视图,并且对应于在第二实施例中的图6。根据所述实施例的超声 波内窥镜除了未提供导热构件81,以及背衬材料104的背面连接到外部 构件70的内表面之外,与第二实施例相同。例如,外部构件70和背衬 材料104经由具有高的导热率的粘结剂而彼此连接。根据所述实施例,在超声波换能器102中产生的热经由背衬材料 104传到外部构件70,并且从外部构件70的外表面被释放到外部。而且, 在背衬材料104中产生的热也传到外部构件70,并且从外部构件70的外 表面向外部释放。因此,在超声波内窥镜40的插入部分的引导端的温 度升高可以被抑制。而且,因为外部构件70由电绝缘材料形成,所以 外部构件70的外部表面与超声波换能器部分1的电绝缘可以被保证。在上述的相应实施例中,超声波换能器102具有通过堆叠多个压电 材料层而形成的结构不是必须的,但是可以具有单个压电材料层。而 且,所述超声波内窥镜可以没有成像部分3或者用于光学观察对象的光 导向部分3a。此外,在第四和第五实施例中,外部构件70可以由导电材 料(例如诸如SUS 304的不锈钢)形成。图10示出了包括根据本发明的相应实施例的超声波内窥镜和超声 波内窥设备主体的超声波内窥设备。在超声波换能器部分l (图3)中包括的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经由插入部分41、操作部分42和连接线缆43 通过多条屏蔽线而电连接到超声波内窥设备主体50内。那些屏蔽线将 在超声波内窥设备主体50内产生的多个驱动信号传输到相应的超声波 换能器,并且将从相应的超声波换能器输出的多个接收信号传输到超 声波内窥设备主体50。超声波内窥设备主体50包括超声波控制单元5K驱动信号产生单 元52、传输/接收切换单元53、接收信号处理单元54、图像产生单元55、 超声波图像显示单元56、光源60、成像控制单元61、成像装置驱动信 号产生单元62、视频处理单元63和图像显示单元64。超声波控制单元51使用超声波换能器部分1来控制成像操作。例 如,驱动信号产生单元52包括多个驱动电路(脉冲等),并且产生要 分别用于驱动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多个驱动信号。传输/接收切换单元 53在将驱动信号输出到超声波换能器部分1和输入来自超声波换能器 部分l的接收信号之间切换。例如,接收信号处理单元54包括多个前置放大器、多个A/D转换器、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或者CPU,并且对于从所述多个超声波换能器输出的 接收信号进行预定信号处理,诸如放大、相位匹配和增加、以及检测。 图像产生单元55根据已经被进行了所述预定信号处理的接收信号来产 生代表超声波图像的图像数据。超声波图像显示单元56根据以这种方 式产生的图像数据来显示超声波图像。光源60发出要用于对象照明的光。从光源60输出的光通过插入部 分41的照明窗口32 (图3)经由通用线缆44的光纤31 (图3)而照明对 象。被照明的对象由成像部分3通过插入部分41的观察窗口3d (图2) 被成像,并且从成像部分3输出的视频信号经由连接线缆43被输入到超 声波内窥设备主体50的视频处理单元63。
成像控制单元61使用成像部分3来控制成像操作。成像装置驱动信号产生单元62产生要被提供到成像部分3的驱动信号。视频处理单元63 根据从成像部分3输入的视频信号来产生图像数据。图像显示单元64输 入来自视频处理单元63的图像数据,并且显示对象的图像。
权利要求
1. 一种超声波内窥镜,包括包括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超声波换能器部分;用于容纳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部分的外部构件;以及,导热部分,其被提供在所述外部构件内,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外部构件的内表面和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部分。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超声波内窥镜,其中,所述导热部分的导 热系数不小于2 W/(nrK)。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超声波内窥镜,其中,所述导热构件和所 述外部构件之一具有电绝缘属性。
4. 一种超声波内窥镜,包括包括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超声波换能器部分;以及用于容纳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部分的外部构件;其中,所述外部构件包括连接到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部分的导热部分。
5. 如权利要求1或者4所述的超声波内窥镜,其中,所述超声波换 能器部分还包括背衬材料,所述多个超声波内窥镜被布置在所述背衬材料的表面上;至少一个布线板,被提供在所述背衬材料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并 且具有电连接到所述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多个电极焊片;以及连接到所述多个电极焊片的信号线,用于将信号分别传输到所述 多个超声波换能器;其中,所述导热部分被连接到所述背衬材料的背面。
6. —种超声波内窥镜,包括包括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超声波内窥镜部分;以及, 用于容纳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部分的外部构件;其中,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部分包括连接到所述外部构件的内表面 的导热部分。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声波内窥镜,其中,所述导热部分包括背衬材料,所述多个超声波换能器被布置在所述背衬材料的表面上, 所述背衬材料的背面被连接到所述外部构件的内表面,并且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部分还包括至少一个布线板,其被提供在所述背衬材料的至少一个侧面上, 并且具有电连接到所述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多个电极焊片;以及连接到所述多个电极焊片的信号线,用于将信号分别传输到所述多个超声波换能器;
8. 如权利要求l、 4或者6所述的超声波内窥镜,其中,所述外部 构件的导热系数不小于IO W/(nvK)。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超声波内窥镜,其中,所述外部构件由不 锈钢形成。
全文摘要
一种超声波内窥镜,其中,能够利用减小的直径来抑制温度升高。所述超声波内窥镜包括包括多个超声波换能器的超声波换能器部分;用于容纳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部分的外部构件;以及导热部分,其被提供在所述外部构件内,并且分别连接到所述外部构件的内表面和所述超声波换能器部分。优选地,所述导热部分具有等于或大于10W/(m·K)的导热系数。而且,优选地,所述导热构件和所述外部构件之一具有电绝缘属性。
文档编号A61B8/12GK101396289SQ20081016105
公开日2009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8日
发明者大泽敦, 永野和彦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