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熊胆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247414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熊胆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熊胆软胶囊及 其制备方法。
(二)
背景技术
熊胆粉具有清热,平肝,明目的作用,多用于惊风抽搐,咽喉肿 痛。但由于它具有腥味,服后容易恶心反胃,并且由于其性味苦寒, 故一些药厂将其放入胶囊中以去除上述不良反应。然而,现在市场上 的熊胆粉的胶囊制剂均为熊胆粉硬胶囊,将熊胆粉与其它辅料混合装 入硬胶囊,熊胆粉极易吸潮,不易保存,保存不当内容物极易成团, 影响疗效,且固态物服入胃内有一个溶解吸收的过程,起效慢。
(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熊胆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软胶囊 使上述缺点得以克服,使其有效成分吸收加快,生物利用度高,囊心 物密封性好,遮盖了本品原有的腥味,且使得有效成分更加稳定,其 制备方法工艺条件稳定,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熊胆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熊胆粉、 基质和囊壳,其中熊胆粉和基质的重量份额比为熊胆粉1 2,基质 1 30;所述的基质是聚乙二醇类、丙二醇和甘油的混合物;囊壳包 括明胶、纯水、甘油以及聚乙二醇类,其重量份额比为明胶40 60, 纯水40 60,甘油5 25,聚乙二醇类O. 1 2。
上述所述的聚乙二醇类包括聚乙二醇200 聚乙二醇6000中的 一种或几种,聚乙二醇200 聚乙二醇6000包括聚乙二醇200、聚乙 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8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 4000或聚乙二醇6000。
上述所述的熊胆软胶囊中的基质还可以加入植物油、山梨酸、山 梨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 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苯甲酸、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 钠、焦性没食子酸、硫脲、a-生育酚、抗坏血酸、蜂蜡,甲基纤维素、
4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所述的熊胆软胶囊中的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豆油、玉米油、 矿物油或调和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上述熊胆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熊胆软胶囊囊心物的制备按上述比例称取基质适量,力口
入带搅拌的容器内,搅拌下升温至33X: 37'C,缓缓加入熊胆粉, 使其溶解,待全部溶解后,停止搅拌,33"C 37。C保温静置制成熊胆 粉溶解物;
(2) 熊胆软胶囊囊壳胶液的制备化胶罐内加入上述比例的明 胶和纯水,搅拌情况下加热,使水温升至8(TC 9(TC,加入上述比-例的聚乙二醇类及甘油,搅拌30分钟,将温度降至6(TC,停止搅拌, 静置过滤制成胶液保温待用;
(3) 熊胆软胶囊的制备将囊心物装入囊壳制得软胶囊。 上述所述的步骤(3)中熊胆软胶囊的制备采用压制法或滴制法。 上述所述的压制法为调整软胶囊机,更换所需制软胶囊模具,
按上述比例将已制好的熊胆软胶囊囊壳胶液置胶液槽中,温度控制在 60 65°C,将熊胆软胶囊囊心物放入药液槽内,温度控制在35 36 °C,先开启胶液槽,调节囊壳使其厚薄均匀度及重量达到规定标准, 开始滴加囊心物,调整软胶囊重量使其达到规定要求;滴出的软胶囊 压制成型,置转笼中于2(TC干燥,取出,置干燥箱内于15 2(TC通 风干燥10 24小时,即得。
上述所述的滴制法为由具双层喷头的滴丸机完成,按上述比例 将已制好的熊胆软胶囊囊壳胶液与熊胆软胶囊囊心物分别在双层喷 头的外层与内层喷出,使胶液将囊心物包裹后,滴入与胶液不相混溶 的冷却液中,冷却液温度为13°C 17°C,由于表面张力作用使之形 成球形,并逐渐凝固成软胶囊剂。
上述所用的熊胆粉来源为市场销售的中国白头山实业有限公司 生产的熊胆粉。
本发明所涉熊胆软胶囊的药理分析熊胆粉内含有丰富的牛磺熊 去氧胆酸、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具有治疗、保健作用, 特别适合于肝、胆疾病,对饮酒过多引起的肝硬化、急慢性肝炎治疗效果极为显著,同时对妇女产后风、儿童视力也有一定的预防、保健作用。
1、 保肝、利胆溶石作用
熊胆有稳定的细胞膜,能够增加胆血流量,增强免疫机能,增加 胆汁分泌,改善胆汁脂质构成等作用。有护肝、促进肝组织恢复的作 用,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肿胀、黄疸、胆道及胆囊疾病, 肝机能低下所致诸症。
2、 抗动脉硬化、抗脂肪及降血清胆固醇作用 熊胆促使胆固醇转化为胆酸,抑制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促进
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改善肝机能。适用与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和脂 肪肝。
3、 镇痛、镇痉、消炎作用
熊胆有较强的解毒、止痛、抗炎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较强的抑制 作用。适用于跌打损伤、郁火实热的各种痛症,治疗小儿惊风、结膜 炎、疔痣恶疮等。
4、 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及抑制血栓作用 熊胆有降血压作用。其所含多种胆汁酸盐均能扩张离体体兔耳血
管,静脉注射可引起麻醉兔血压下降,并可降低正常和自发性高血压 大鼠血压、熊胆有抑制乳酸生成,促进乳酸氧化成糖的作用,改善疲 劳和倦怠,还可以促进糖和乳酸合成为肝糖原,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及 分泌,因而有降低血糖和尿糖的作用。能够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
5、 促进消化、增加V-B1B2的吸收作用
熊胆能影响消化功能。胆汁酸盐能促进脂肪类脂质及脂溶性维生 素的消化吸收,牛磺去氧胆酸、甘氨胆酸等还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有促进肠胃运动的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VB1、 VB2缺乏症。如脚气、 口疮、舌炎、顽固性湿疹等。
6、 熊胆对心脏的影响
其水溶液对离体蛙心呈现小剂量抑制、大剂量兴奋作用。
7、 熊胆能消除亚硝酸钠,有明显量效关系 熊胆液能明显阻断二甲基亚硝胺的合成,其量与阻断率呈量效关系。
68、 熊胆对白血病细胞分化诱导作用
引流熊胆可使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分化诱导作用。引流熊胆可使 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 80%以上的细胞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 特征的细胞,使该细胞失去自发形成集落的能力,同时细胞增殖受到 明显抑制。
9、 防治产后风等作用
本发明所述熊胆软胶囊与现有常规熊胆胶囊的临床病例效果比

1、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1. 1病例选择
治疗组78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1例,年龄18-64岁,平 均33岁;对照组23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20-59岁, 平均年龄31岁。在所有纳入研究的病例中,甲肝17例,乙肝70例, 戊肝8例,甲型、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6例,病原分型在治疗组 和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前两组的病情(包括主要症状、肝功能 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的方法
口服上述熊胆软胶囊,每粒0.5g:治疗组在一般保肝药物(如肌 苷、维生素C、.维生素B等)的基础上加用上述熊胆软胶囊,治疗剂 量为0.5g/次,每日3次,疗程4周;对照组则口服熊胆胶囊,0.5g/ 次,每日3次,疗程4周,其他药物与对照组相同。
L3结果
1. 3. l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消 失率分别为87% (68/87)与51% (12/23) (P〈0.01),乏力、食欲减 退、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的消失,尤其是黄疸的消.失,治疗组明显 优于对照组。
1.3.2总胆红素(TB)的消退情况全部病例在治疗前总胆红素 均大于80ymol/L,治疗结束后,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及复常率的情 况见表l,可见治疗组的胆红素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
_表l治疗组与对照组总胆红素消退情况比较
_总胆红素下降幅度(U mol/L) 总胆红素复常率81% (63/78) 40% (10/23)
1.3.3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的下降情况治疗组 和对照组的血清转氨酶(包括ALT及AST)复常率在治疗结果分别为 78. 5%及78. 9%,两组间在转氨酶复常率上无显著差别(P>0. 05)。
1.3.4疗效总评价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两 组的显著率分别为80, 6%和38. 4% (P〈0. 01),总有效率分别为91. 6% 和51.8% (P<0. 01)。
结论上述熊胆软胶囊对病毒性肝炎患者有更好的治疗作用。
2、 治疗结膜炎的临床观察
对急性结膜炎病人经上述药物治疗后2天,结膜充血、水肿减轻, 分泌物明显减少,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好转,7天后,结膜充血、水 肿大部分消失,无自觉症状。少数病人尚有乳头和滤泡存在,14天 后46例病人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仅5例病人合并角膜点状浸润需 要继续治疗,总治愈率约90%;慢性结膜炎一月内治愈者30例,占 39.4%,两个月以内治愈者35例,占34. 1%,经2个疗程治疗无效者 10例,占13.3%
3、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3. l病例选择
治疗组126例,其中风热型24例,热毒型24例;男61例,女 65例;年龄3-6岁56例,7-14岁43例,15岁以上27例;发热103 例,扁桃体红肿118例,白细胞总数增高O10X107L) 86例病情轻 度(发热在38。C以内,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红肿不甚)31例,中 度(发热在38-39°C,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红肿不甚)74例,重度 (发热在39。C以上,全身症状重,扁桃体红肿重,常有脓点渗出) 21例。对照组61例,其中风热型48例,热毒型13例,男28例, 女33例;年龄3-6岁28例,7-14岁25例,15岁以上8例;发热 52例,扁桃体红肿56例,白细胞总数增高44例,病程程度轻、中、 重依次为14例、35例与12例,两组病型、性别、年龄、症状体征 与病情程度均相似。
治疗组 109±20.8 对照组 61 ±17. 8
p <0.013.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上述熊胆软胶囊,每次0.3g,每天2次,病情重者每 天3次,疗程3-5天,两组重度患者均内服银翘散加减汤药,每天'l 剂,水煮分早、晚两次服,疗程3-5天;对照组则选用熊胆胶囊制剂, 其它药物均与对照组相同。
3, 3结果
疗效标准参照卫生部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有关规定制 定,分4级,痊愈热退,症状消失,扁桃体红肿消退;显效退热, 症状基本消失,扁桃体红肿明显减轻;好转发热减退,症状减轻, 扁桃体红肿减轻;无效发热未退,症状未减,扁桃体红肿未减。治 疗组痊愈103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92. 1%, 痊愈率为81.7%;对照组痊愈44例,显效3例,好转2例,无效12 例,总有效率为80.3%,痊愈率为72. 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 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用药后两组主要症状与体 症的消退与减轻率,治疗组发热消退与减轻率91. 3% (94/103例), 扁桃体红肿消退与减轻率89. 8% (106/118例),白细胞总数增高减轻 率82.6%(71/86例);对照组发热消退与减轻率78. 8% (41/52例), 扁桃体红肿消退与减轻率76.8 (43/56例),白细胞总数增高减轻率 79.5% (35/44例),两组比较,发热与扁桃体红肿的消退与减轻率有 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上述熊胆软胶囊经临床实践,其疗效确切,且安全无 任何不良反应,与其它熊胆胶囊相比疗效更加明显有效。
本发明所涉配方分析
1、本案熊胆粉的囊心物的处方
以明胶为囊壳的软胶囊,由于明胶的亲水性,因此对软胶囊药液 中的基质不能是水、乙醇、及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药液中的水份必 须小于8%,才能保证软胶囊的质量,以防止囊壳吸收药液中的水份 而导致软胶囊变形。最理想的基质是油脂类物质,但熊胆粉不溶于油 类,熊胆粉溶解于水中,但熊胆粉在水中所含有效成份牛磺熊去氧胆 酸在贮存期易水解从而使得含量下降,故其基质选用聚乙二醇类、丙 二醇、甘油等,因为熊胆粉由传统的细粉变为液体状态,使得其有效成分吸收加快,从而有效提高了上述熊胆软胶囊的生物利用度。 2、本案熊胆粉的囊壳的处方
软胶囊囊壳的配方中主要组分是明胶,明胶的性质对囊壳的成 形、溶解性、贮存时间、成品的崩解及软硬度均显得十分重要。理想
的软胶囊囊壳药用明胶,其粘度应在25 45MPas, bloom力应在150 300g之间,PH值应在3.6 7.6之间,其配方中的明胶、纯水及甘油 的比例不易掌握,经多次试验找到比较适合的配比明胶、纯水、甘 油的重量份额比为明胶40 60,纯水40 60,甘油5 25;另根据
囊心物所含基质聚乙二醇类等物质的吸水性,经多次试验选择在囊皮 中加入总重量份额比为0. 1 2的聚乙二醇200 聚乙二醇6000中的
一种或几种。
因此,本发明能够克服已有剂型的缺点,药物的有效成份高度分 散在基质中,防止熊胆粉中有效成份牛磺熊去氧胆酸遇水分解,含量 下降的情况;液态的熊胆粉更易于体内吸收,生物利用度高;能够掩 盖熊胆粉的苦味,并能满足软胶囊剂型在外观、崩解、理化性能及有 效成份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优越性(1)由于熊胆粉可以高度均匀分散于溶剂当中, 使得有效成分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2)囊心物密封性好,遮盖了 本品原有的腥味的同时保持了熊胆粉原有的治疗功效,且有效成分更 加稳定;(3)剂量、含量精确;(4)外形美观,便于运输、保存,且 服用和携带均很方便;(5)所用制备方法工艺条件稳定,适合工业化 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 一种熊胆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熊胆粉、基质和囊 壳,其中熊胆粉和基质的重量份额比为熊胆粉1.5,基质15.0;基质
包括聚乙二醇400 5.0、丙二醇5.0、甘油5.0;囊壳包括明胶、纯 水、甘油以及聚乙二醇400,其重量份额比为明胶50.0,纯水50.0, 甘油15.0,聚乙二醇400 1.1。
上述熊胆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熊胆软胶囊囊心物的制备按上述比例称取基质适量,加
入带搅拌的容器内,搅拌下升温至35。C,缓缓加入熊胆粉,使其溶解,待全部溶解后,停止搅拌,34'C保温静置制成熊胆粉溶解物;
(2) 熊胆软胶囊囊壳胶液的制备化胶罐内加入上述比例的明
胶和纯水,搅拌情况下加热,使水温升至85'C,加入上述比例的聚 乙二醇400及甘油,搅拌30分钟,将温度降至6(TC,停止搅拌,静 置过滤制成胶液保温待用;
(3) 熊胆软胶囊的制备采用压制法,调整软胶囊机,更换所 需制软胶囊模具,按上述比例将已制好的熊胆软胶囊囊壳胶液置胶液 槽中,温度控制在63"C,将熊胆软胶囊囊心物放入药液槽内,温度 控制在35.5t:,先开启胶液槽,调节囊壳使其厚薄均匀度及重量达 到规定标准,开始滴加囊心物,调整软胶囊重量使其达到规定要求; 滴出的软胶囊压制成型,置转笼中于2(TC干燥,取出,置干燥箱内 于17。C通风干燥18小时,即得。
实施例2: —种熊胆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熊胆粉、基质和囊 壳,其中熊胆粉和基质的重量份额比为熊胆粉2.0,基质1.0;基质 包括聚乙二醇400 0. 1、聚乙二醇800 0. 03、丙二醇0. 47、甘油0. 3、 山梨酸甲酯0.05、甲基纤维素0.05;囊壳包括明胶、纯水、甘油以 及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其重量份额比为明胶40. 0,纯水60. 0, 甘油5. 0,聚乙二醇400 0.04,聚乙二醇600 0.06。
上述熊胆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熊胆软胶囊囊心物的制备按上述比例称取基质适量,加
入带搅拌的容器内,搅拌下升温至37r,缓缓加入熊胆粉,使其溶 解,待全部溶解后,停止搅拌,37。C保温静置制成熊胆粉溶解物;
(2) 熊胆软胶囊囊壳胶液的制备化胶罐内加入上述比例的明
胶和纯水,搅拌情况下加热,使水温升至8(TC,加入上述比例的聚 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及甘油,搅拌30分钟,将温度降至60。C, 停止搅拌,静置过滤制成胶液保温待用;
(3) 熊胆软胶囊的制备采用压制法,调整软胶囊机,更换所 需制软胶囊模具,按上述比例将已制好的熊胆软胶囊囊壳胶液置胶液 槽中,温度控制在60。C,将熊胆软胶囊囊心物放入药液槽内,温度 控制在35。C,先开启胶液槽,调节囊壳使其厚薄均匀度及重量达到 规定标准,开始滴加囊心物,调整软胶囊重量使其达到规定要求;滴
ii出的软胶囊压制成型,置转笼中于2(TC干燥,取出,置干燥箱内于 2(TC通风干燥10小时,即得。
实施例3: —种熊胆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熊胆粉、基质和囊 壳,其中熊胆粉和基质的重量份额比为熊胆粉l,基质30;基质包括 聚乙二醇200 4.0、聚乙二醇400 2.0、聚乙二醇600 1.5、聚乙二 醇800 0. 5、聚乙二醇1500 0. 6、聚乙二醇4000 0. 3和聚乙二醇6000 0.1、丙二醇3.0、甘油5.0、花生油1.0、豆油1.0、玉米油1.0、 矿物油1.0、调和油1.2、山梨酸0.1、山梨酸甲酯0.3、对羟基苯 甲酸甲酯0.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2、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1、对 羟基苯甲酸丁酯0.3、苯甲酸0.4、亚硫酸钠1.2、焦亚硫酸钠0.4、 硫代硫酸钠0.6、焦性没食子酸0.3、硫脲0.7、 a-生育酚0.5、抗 坏血酸0.5、蜂蜡0.5,甲基纤维素0.5、乙基纤维素0.5和羟丙 基甲基纤维素0.5;囊壳包括明胶、纯水、甘油以及聚乙二醇200、 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聚乙二醇800、聚乙二醇1500、聚乙 二醇4000和聚乙二醇6000,其重量份额比为明胶60,纯水40,甘 油25、聚乙二醇200 0.1,聚乙二醇400 0.4、聚乙二醇600 0.2, 聚乙二醇800 0.3,聚乙二醇1500 0.1,聚乙二醇4000 0.1,聚乙 二醇6000 0.1。
上述熊胆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熊胆软胶囊囊心物的制备按上述比例称取基质适量,加 入带搅拌的容器内,搅拌下升温至33t:,缓缓加入熊胆粉,使其溶 解,待全部溶解后,停止搅拌,33'C保温静置制成熊胆粉溶解物;
(2) 熊胆软胶囊囊壳胶液的制备化胶罐内加入上述比例的明 胶和纯水,搅拌情况下加热,使水温升至9(TC,加入上述比例的聚 乙二醇200 聚乙二醇6000及甘油,搅拌30分钟,将温度降至60 °C,停止搅拌,静置过滤制成胶液保温待用;
(3) 熊胆软胶囊的制备采用滴制法,由具双层喷头的滴丸机 完成,按上述比例将已制好的熊胆软胶囊囊壳胶液与熊胆软胶囊囊心 物分别在双层喷头的外层与内层喷出,使胶液将囊心物包裹后,滴入 与胶液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冷却液温度为15。C,由于表面张力作 用使之形成球形,并逐渐凝固成软胶囊剂。
权利要求
1、一种熊胆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熊胆粉、基质和囊壳,其中熊胆粉和基质的重量份额比为熊胆粉1~2,基质1~30;所述的基质是聚乙二醇类、丙二醇和甘油的混合物;囊壳包括明胶、纯水、甘油以及聚乙二醇类,其重量份额比为明胶40~60,纯水40~60,甘油5~25,聚乙二醇类0.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胆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 二醇类包括聚乙二醇200 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或几种,聚乙二 醇200 聚乙二醇6000包括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 600、聚乙二醇800、聚乙二醇1500、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熊胆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熊胆 软胶囊中的基质还可以加入植物油、山梨酸、山梨酸甲酯、对羟基苯 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 酯、苯甲酸、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焦性没食子酸、 硫脲、a-生育酚、抗坏血酸、蜂蜡,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羟丙 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熊胆软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熊胆 软胶囊中的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豆油、玉米油、矿物油或调和油中的 一种或几种。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熊胆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熊 胆粉、基质和囊壳,其中熊胆粉和基质的重量份额比为熊胆粉1.5, 基质15.0;基质包括聚乙二醇400 5.0、丙二醇5.0、甘油5.0;囊 壳包括明胶、纯水、甘油以及聚乙二醇400,其重量份额比为明胶 50.0,纯水50.0,甘油15.0,聚乙二醇400 1.1。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熊胆软胶囊,其特征在于包 括熊胆粉、基质和囊壳,其中熊胆粉和基质的重量份额比为熊胆粉 2.0,基质1.0;基质包括聚乙二醇400 0.1、聚乙二醇800 0.03、 丙二醇0.47、甘油0.3、山梨酸甲酯0.05、甲基纤维素0.05;囊 壳包括明胶、纯水、甘油以及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其重量 份额比为明胶40.0,纯水60.0,甘油5.0,聚乙二醇400 0.04,聚乙二醇600 0.06。
7、 一种上述熊胆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 熊胆软胶囊囊心物的制备按上述比例称取基质适量,加入带搅拌的容器内,搅拌下升温至33X: 37'C,缓缓加入熊胆粉, 使其溶解,待全部溶解后,停止搅拌,33t: 37-C保温静置制成熊胆 粉溶解物;(2) 熊胆软胶囊囊壳胶液的制备化胶罐内加入上述比例的明 胶和纯水,搅拌情况下加热,使水温升至80'C 9(TC,加入上述比 例的聚乙二醇类及甘油,搅拌30分钟,将温度降至6(TC,停止搅拌, 静置过滤制成胶液保温待用;(3) 熊胆软胶囊的制备将囊心物装入囊壳制得胶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熊胆软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3)中熊胆软胶囊的制备采用压制法或滴制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熊胆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软胶囊主要由熊胆粉、基质和囊壳组成,其制备方法将熊胆粉按比例高度均匀分散于基质溶剂当中制成软胶囊,所述软胶囊有效成分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囊心物密封性好,遮盖了本品原有的腥味,且使得有效成分更加稳定,其制备方法工艺条件稳定,适合规模化工业生产。
文档编号A61K35/37GK101422487SQ20081016993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12日
发明者金吉山 申请人:天津白头山制药有限公司;金吉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