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用药品技术领域,特别是 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肾炎的危害性因肾炎的类型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 一般来讲,急 性肾炎大多数表现为一个急性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行痊愈,或 通过治疗后痊愈只在急性发病的时候影响病人的生活与劳动。但急性 肾炎若呈急进行发展,或在急性过程中出现诸如高卑压脑病等严重并 发症,也可危机生命。相反,慢性肾炎则在起病后早期和中期多半 不会有明显的不舒服,似乎并不直接影响病人的生活和劳动,但病情 实际仍在进展,即逐渐恶化,容易被忽视, 一旦发展到后期常常演变 成尿毒症,从而威胁到生命。即使病人不因尿毒症或其他并发症而危 及生命,但由于慢性肾炎病人需要长期治疗,对病人和家庭也是一个 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对肾炎的治疗西医常用抗过敏药物息斯敏、扑尔敏、葡
萄糖酸努。降低血管通透性药物安络血、,丁、维生素C。血小 板聚集抑制药.'潘生丁 。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强的松(泼 尼松)、地塞米松。对于肾型或强的松治疗不佳者,还釆用免疫抑制 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喋呤等化疗药物),但治疗效果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对急性和慢性肾炎 均有效果。
肾炎包括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肾炎大部分病人有明确的 链球菌感染史,链球菌感染与急性肾炎发病之间有一定的潜伏期,通 常1一2周,也可短于1周,最长可达4周, 一般认为皮肤感染的潜
伏期较咽部链球菌感染为长。也就是说本病发病前2 — 4周常有上呼
吸道炎症如咽峡炎、扁桃体炎等,以及丹毒、脓疱疮等链球菌感染史, 急性感染症状减轻或消退后开始出现肾炎症状。肾炎的严重程度并不 取决于前驱感染的严重程度。起病时症状轻重不一,除水肿、血尿之 外,成人常伴神疲乏力、食欲减退、头暈、视物模糊等症状。小儿常 见头痛、恶心呕吐、心悸气急,甚至抽搐。轻者可毫无症状,仅尿常
规略有改变。约3%—5%的病例病情严重,甚至发展为急性肾功能 衰竭,为重型急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原发 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炎症性疾病。由于本病病期长,临床表现可多种 多样,病情有轻有重,但总以尿常规检查以蛋白尿、管型、红细胞为 主,临床症状以浮肿、高血压、贫血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为主, 临床常按其主要表现,分为亚急性型、潜伏性、肾病型、反复发作型、 高血压型。在漫长的病程中,也不一定明确分型,况且各型又可互相 转化。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慢性肾炎的发病机理与免疫反应有关,多表 现为免疫功能低下,IgG、 IgA和CTT均低于正常,并表现为血液 高凝状态,特别是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尤为重要。
慢性肾炎在中医中学中属于"水肿"、"虛痛"、"腰痛"、诸 范畴。病因为外邪诱发,水湿内蕴,泛益肌肤;病机为肺、脾、肾虛 损,功能失调,形成本虛标识之态。临床所见慢性肾炎多属正虛邪实 之证,治宜开阖兼施、通涩并用。活血化瘀、利水、发汗解表,属于
开通;补肾滋阴、填精固涩,是为阖涩。开之、通之,使邪有出路, 邪祛而正安;阖之、涩之,使精气内守,正盛而邪不可干。因此开阖 兼施,通涩并用,实为扶正祛邪之道。而慢性肾炎患者的瘀血和水湿 又贯穿于疾病始终,治宜化瘀利水并重,瘀化湿除,则邪祛正安。"水 不自行,赖气以动"。慢性肾炎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 现,气化功能障碍,导致三焦气机失调,水道失畅,水液不循常道, 而为水肿。故重视气化,畅达三焦,不仅能维护和增强正常的水液代 谢,而且能维护和增加各脏腑正常的功能活动。临证治疗,必重补益 肺脾之气,以助肾元化气行水之力。慢性肾炎之所以反复发作,不得 缓解,往往与感染有关。古需要投清热解毒利湿之药,以及早控制病 情。
根据以上认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其是由 以下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
车前子15-25、茯苓15-25、白茅根15-25、接骨木12-18、冬瓜 皮25-35、玉米须70-90、赤小豆25-35、杜仲12-18、熟地30-40、 桑寄生25-35、黄芪40-60。
本发明推荐的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
成
车前子20、茯苓20 、白茅根20、接骨木15、冬瓜皮30、玉米 须80、赤小豆30、杜仲15、熟地35、桑寄生30、黄芪50。
本发明中各药物功效
车前子一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清肝明目,化痰止咳。 茯苓一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 白茅根一清热生津,清热凉血,利尿消肿。 接骨木一祛风利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 冬瓜皮一清热利水消肿。
玉米须一利尿消肿,降血压,降血糖,清热利胆。
赤小豆一利尿消肿,清热利湿退黄,排毒排脓。
杜仲一补肝肾,强筋骨,固经安胎,降血压。
熟地一补血调经,滋肾育阴。
桑寄生一祛风通络,养血安胎。
黄芪一补气升阳,固表止汗,托疮生肌,利尿消肿。
黄芪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对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也具
有双向调节作用;茯苓、白茅根等活血化瘀药,既可以降低血液粘稠
度,改善微循环,同时可改善由肿瘤坏死因子所致的肾内凝血,而阻 止肾功能恶化,同时,化瘀利水类药物还可有效的减轻水肿。黄芪、 茯苓等对慢性肾炎蛋白尿有较好的疗效,与药物益气摄精,提高机体 免疫力有很大关系。
本发明根据观察服药患者临床症状及尿蛋白、尿红细胞、肾功能
变化情况,本发明总有效率87.3%。
具体实施例方式
配方l: 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其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 制成(单位克,下同)
车前子15、茯苓25、白茅根15、接骨木18、冬瓜皮25、玉米
须90、赤小豆25、杜仲18、熟地30、桑寄生35、黄芪40。
配方2: —种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其是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料 制成
车前子25、茯苓15、白茅根25、接骨木12、冬瓜皮35、玉米 须70、赤小豆35、杜仲12、熟地40、桑寄生25、黄芪60。
配方3:本发明推荐的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重量的中药原 料制成
车前子20、茯苓20 、白茅根20、接骨木15、冬瓜皮30、玉米 须80、赤小豆30、杜仲15、熟地35、桑寄生30、黄芪50。 本发明治疗急慢性肾炎的临床报告。
肾炎属于中医水肿、腰痛、虛劳等病证范畴。本病的发生,主要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不归正化,幾发生 水肿。病变部位主要在肾脏,并可涉及脾肺心肝,而以肾脾二脏为主。 肾主水,藏精,脾主运化水湿,本病迁延日久,必然导致肾脾二脏的 虛损,使肾不主水、藏精,脾失运化,从而使水肿、尿蛋白持续难消, 这是本病的根本。而由于肾脾亏虛导致的湿浊瘀毒是病之标,因此, 本发明把调补脾肾,解毒活血利水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方中以 黄芪、茯荟调补脾气,熟地补肾益精,再加清热解毒药物,诸药合用, 共奏调补脾肾,解毒化瘀利水之功。本发明治疗慢性肾炎79例,疗
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9例中,男28例,女51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 66岁。病程最短者8月,最长者9年。
2、 诊断标准
典型的慢性肾炎诊断不难, 一般为青年男性多见,起病缓慢,病 情迁延。有尿检查异常,常有蛋白尿,可伴有血尿、水肿和高血压。 亦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 一般的慢性肾炎诊断标准如下
(1) .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可轻可重,或时轻时重。 随着病情发展,可有肾功能减退、贫血,电解质紊乱等症出现。
(2) .可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现中的一 种(如血尿或蛋白尿)或数种。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可伴有肾病 综合征或重度高血压。
(3) .病程中可有肾炎急性发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诱 发,发作时有类似急性肾炎之表现。临床可分为普通型、高血压型、 肾病型、混合型、急性发作型。
3、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7年制定的慢性肾炎疗效判断标准评定。
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或 24h尿蛋白定量持续〈0.2g,常规尿检及肾功能正常;
基本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24h测定〈lg,高 倍镜下尿内红细胞不超过3个,尿检接近正常,肾功能正常或基本正 常;好转:水肿等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一个+, 24h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1.5g,高倍镜下红细胞不超过5个,肾功 能基本正常或有改善;
无效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改善达不到上述标准或加重者。
4、 治疗方法
用本发明药物组成根据患者病程、体质、年龄调整组方,水煎服,
每天服用两次。治疗时间最短者28天,最长者120天。
5、 结果
观察项目观察服药患者临床症状及尿蛋白、尿红细胞、肾功 能变化情况。
治疗结果完全缓解41例,基本缓解28例,无效10例。本发 明总有效率87. 3%。
6、 体会
慢性肾炎以肾虛为本,而肾阴虛又为本中之本。其根据如下(1) 从肾的生理功能来看,肾主藏精,肾中精气是肾阴肾阳的物质基础, 物质为阴,故肾阴肾阳皆以阴为基础;(2)从病理过程来看,慢性肾 炎的长期蛋白尿使精微流失,阴精渐耗,终至肾阴亏虛;(3)从发病 年龄来看,本病青少年发病居多,而青少年为阳旺之体,阴常不足, 因此罹患本病,常易致肾阴亏虛;(4)从治疗过程来看,慢性肾炎患 者, 一般病程较长,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投用激素,从证测药,可推 知激素为热性之品,因此久用必化燥伤阴,故临证大多肾阴亏虛或 阴阳两虛之证,而很少阳虛而阴不损者。
因慢性肾炎肾虛为本,故补其偏衰为治肾之道。而本发明能滋补 肝肾、化瘀利水,可作为治疗慢性肾炎之基础药物。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由以下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车前子15-25、茯苓15-25、白茅根15-25、接骨木12-18、冬瓜皮25-35、玉米须70-90、赤小豆25-35、杜仲12-18、熟地30-40、桑寄生25-35、黄芪40-60。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是 由以下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车前子20、茯苓20 、白茅根20、接骨木15、冬瓜皮30、玉米 须80、赤小豆30、杜仲15、熟地35、桑寄生30、黄贫50。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肾炎的中药制剂,其是由以下重量比的中药原料制成车前子15-25、茯苓15-25、白茅根15-25、接骨木12-18、冬瓜皮25-35、玉米须70-90、赤小豆25-35、杜仲12-18、熟地30-40、桑寄生25-35、黄芪40-60。本发明通过观察服药患者临床症状及尿蛋白、尿红细胞、肾功能变化情况。证明其对急慢性肾炎总有效率87.3%。
文档编号A61P13/00GK101391062SQ20081023212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5日
发明者史锋庆, 鸣 李, 李改梅, 青 蔡, 衡爱萍 申请人:青 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