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保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452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口腔保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向口腔供应电流以去除牙斑的口腔保健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报No. 9-140453披露了一种电动牙刷,其构造成向牙齿输 出电流以去除牙斑。该牙刷具有手柄和从手柄延伸的刷头。手柄i殳置有用 于与使用者的手接触的接触电极,而刷头设置有与刷毛保持电接触的导 体。电池包含在手柄内以在接触电极和导体之间产生电势差,从而通过使 用者的身体向口腔输出电流以去除牙斑。接触电极由金属制成并且暴露在 手柄的外部以与使用者的手进行电接触。但是在长时间使用期间,金属制 成的接触电极受到金属离子溶解(dution)或腐蚀,这可能有害或者破坏 牙刷的外观,或者甚至不能连续地输出电流。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成功地提供一种口腔保健装置,其接触电 极不会由于长时间使用而受到溶解或腐蚀,并且不会破坏其外观和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口腔保健装置包括设置有用于与使用者的手接触的接 触电极的手柄;从手柄延伸并且具有构造成置入4吏用者的口腔内的刷毛的 刷头。刷头设置有负的刷部电极,其靠i^,J毛设置并且构造成与口腔中的 部分或物质电接触。电源容纳在手柄内以在接触电极和刷部电极之间产生 电压差以向口腔内输出电流。接触电极由填充有碳纤维的非金属材料制 成。因此,虽然接触电极与使用者的手接触以输出电流,但它不会受到任 何金属溶解或腐蚀,这确保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口腔保健i殳备仍然具有良好 的外观和性能。
最优选地,相对于刷部电极,接触电极充有正电以向使用者的牙齿充 正电,因此吸引负离子到牙齿的表面以有效地分解和去除牙齿表面上的牙 斑。在这种情况下,刷部电极充有负电并且即使在刷部电极由金属制成时 也能很好地防止刷部电极在口腔中受到溶解。
优选地,手柄构造成具有水密的内部空间,在该空间中i殳置有电源与 分别与所述刷部电极和所述接触电极电连接的端子。接触电极构造成具有 连续地延伸进所述内部空间的部分,其用于与端子中相应的一个电接触。 从而,接触电极能够保持与相应的端子直接电接触,而电连接能够隐藏在 手柄内以便防水。
在这种情况下,接触电极优选地模制成手柄的一体部分,使得手柄能 够容易地成形为水密结构。同样通过一体模制,手柄在接触电极的周围能 够没有任何显著的间隙,并且消除了任何电离的材料被捕获到该间隙内的 可能性,因此使得手柄免受电离的材料污染以及相应地降低来自接触电极 的电S危。
接触电极可由散布有所述碳纤维的非导电性基体组成。接触电极借助 于导电性粘合剂电连接到相应的端子。在这种情况下,粘合剂能够渗透在 非导电性基体的表面上以成功地与碳纤维接触,从而确保良好的电互相连 接。优选地,粘合剂制备成胶带(tap)的形式以易于将接触电极连接到端 子。螺钉可与胶带组合使用以将接触电极紧固到端子。在这种情况下,螺 钉头置于形成在接触电极的外表面中的凹部中,并且由装配在所述凹部中 的盖隐藏在凹部中。
替代地,接触电极不使用粘合剂而借助于螺钉可电连接到相应的端子。 在这种情况下,螺钉的拧紧产生了挤压碳纤维的力以与端子电接触,因此 确保在接触电极和端子之间可靠的电连接。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接触电极可形成有用于将螺钉头隐藏的凹部。
当结合附图时,4艮据下面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以 及其它有利特征将变得很明显。


图l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口腔保健装置的纵向截面图2是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口腔保健装置的纵向截面图3是才艮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的口腔保健装置的纵向截面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方式的口腔保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5A和5B是分别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各情况的放大截面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笫五实施方式的口腔保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7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接触电极和相应端子之间电连接的放大截 面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方式的口腔保健装置的局部截面图9是示出上述实施方式的接触电极和相应端子之间的电连接的放大 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照图1,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口腔保健 装置。该口腔保健装置设置成电动牙刷,其具有振动刷毛并且具有向使用 者的口腔输出微电流以去除牙斑的功能,但是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这种具 体的装置。
该装置包括管状手柄10和从手柄10延伸并且在前端具有刷毛62的刷 头60。手柄10设置有由与电池12—起安装在手柄10内的电磁致动器22 驱动的振动轴20 。致动器22由电池12供电并且构造成选择性地以约30,000 次/分的快速循环沿其轴线或绕其轴线振动轴20。该选择由手柄10上的选 择器14做出。轴20从手柄10的上端延伸以可拆卸的方式接合进在刷头 60后端的狭槽61,使得刷毛62由轴20驱动而振动以清洁牙齿。
电路板30安装在手柄10内以提供补充用于驱动致动器20的电池的电 压的增压电路和从电池12产生30fiA到100nA的微电流的限流电路。
手柄10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用于与使用者的手接触的接触电极50。接 触电极50由填充有碳纤维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并且与手柄10配合以限定 用于容纳致动器22、电池12、电路板30以及相关构件的水密的内部空间。 接触电极50电连接到限流电路以便于关于置于靠近刷毛62的刷头60中的 刷部电极64充正电。刷部电极64限定在在刷头60中延伸的导体66的前 端,并且暴露于开口 68中。导体66的后端与轴20的端部电接触,并且通 过导电材料的fe 20连接到限流电路。从而,限流电路通过接触电极50、 使用者的手、牙龈、牙齿、唾液、牙貪以及刷部电极64的路径输出微电流 以去除牙斑。
接触电极50到限流电路的电连接通过端子40、销42以及接触构件44 形成。端子40以弹簧片的形式支撑于垫块41并且在其一端连接到限流电路,其中垫块41固定到手柄10的底部。端子40的另一端压靠于装配在手 柄10的壁内的销42。接触构件44从销延伸以与接触电极50的背面受压 接触来建立接触电极到限流电路的电连接。通过使用一端固定到轴20的后 端、另一端与通向电路板30上的限流电路的端子46连接的螺旋弹簧24, 轴20电连接到限流电路。
接触电极50包括碳纤维,其置于例如ABC树脂的非导电性树脂中以 提供与手柄10中的端子40的电连接的导电性。由于接触电极50不^^f壬何 金属,所以在保持与使用者的手接触时其不会受到金属离子的溶解,并且 因此可免受这些金属离子的污染。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口腔保健装置,除了接触电 极50与手柄10 —起模制以形成整体模制结构夕卜,其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相同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并且重复的说明认为是不需要的。接 触电极50由散布有碳纤维的如ABS树脂的非导电树脂制成,并且与由ABS 树脂制成的手柄10 —体地模制,使得接触电极50的一部分延伸到水密的 内部空间中以与手柄10底部处的端子40直接接触。接触电极50以与手柄 10的后壁重叠的方式延伸,除了在手柄10的底端以便在底端暴露于内部 空间之外。
图3示出图2中第二实施方式的改型,其中接触电极50被模制以构造 成完全暴露于内部空间的手柄10的壁以与端子40接触。
图4示出另一改型,除使用螺钉45将接触电极50紧固到端子40外, 该改型与图2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螺钉45穿过形成在接触电极50外表 面中的凹部54的底部进入螺母49以将环47保持在螺母和接触电极50之 间。环47由连接到端子40的导电材料制成并且保持与接触电极50受压接 触以在此形成电连接。因此,即使碳纤维51从接触电极50的后表面退回 ——如图5A中所示,螺钉的拧紧能够挤压接触电极30即非导电树脂基体 以4吏碳纤维51与环47紧密接触一一如图5B中所示一一以形成可靠的电 连接。凹部54与非导电性材料的盖55配合以将螺钉头隐藏在凹部54内。 螺钉可由非导电材料或导电材料制成。
图6和7示出另一改型,除了使用呈连接到端子40的胶带70的形式 的导电性粘合剂外,其与图2的第二实施方式相同。胶带70由从端子40 引出的导电性材料的薄膜72和导电性材料的粘性粘合剂涂层74构成。如
图5中所示,粘性粘合剂涂层能够渗到接触电极50的可能的空腔中以便在 即使碳奸维51如图所示隐藏在空腔内时也能成功地与碳纤维51接触。
图8和9示出另一种改型,除了另外使用了如上述图6中的实施方式 中所用的胶带70外,其类似于上述图4中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用相同 的附图标记指代,并且略去了相同的说明。粘合剂胶带70保持在环47和 接触电极50之间。从而,如图9中所示,螺钉45的柠紧迫使粘性粘合剂 涂层74渗到接触电极50的可能的空腔中以便在即使碳纤维51如图所示隐 藏在空腔内时也能成功地与碳纤维51接触。
虽然图示的上述实施方式和改型具有相对于刷部电极64充正电的接 触电极50,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种具体的设置,并且考虑到在使用期 间接触电极50可能变湿以及如果接触电极50由金属材料制成则必然受到 溶解,可设计成相对于刷部电极向接触电极50充负电。
权利要求1.一种口腔保健装置,包括手柄(10),其设置有用于与使用者的手接触的接触电极(50);刷头(60),其从所述手柄延伸并且具有构造成置于使用者口腔内的刷毛(62),所述刷头设置有刷部电极(64),所述刷部电极(64)靠近所述刷毛设置并且构造成与口腔内的部分或物质电接触;以及电源(12),其容纳在所述手柄中以在所述接触电极和所述刷部电极之间提供电压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电极由填充有碳纤维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口腔保健装置,其中,所述接触电极相对于所 述刷部电极充有正电。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口腔保健装置,其中,所述手柄具有水密的内部空间,所述电源以及分别与所述刷部电极和 所述接触电极电连接的端子(40、 46) —起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并且所述接触电极具有连续地延伸到所述手柄的所述内部空间内的部分, 其用于与相应的端子电连接。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口腔保健装置,其中,所述接触电极模制成所 述手柄的一体的部分。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保健装置,其中,所述手柄具有水密的内部空间,所述电源以及分别与所述刷部电极和 所述接触电极电连接的端子(40、 46) —起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内;所述接触电极由散布有所述碳纤维的非导电性基体组成,所述接触电极借助于导电的粘合剂(74)电连接到所述端子中相应的一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腔保健装置,其中,所述导电的粘合剂构造成胶带(70 ), 所述接触电极借助于螺钉(45 )紧固到所述端子。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腔保健装置,其中,所述螺钉具有置于凹部(54)中的螺钉头,所述凹部(54)形成在所述接触电极的上表面内,所述凹部装配有用于隐藏所述螺钉头的盖(55)。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腔保健装置,其中,所述手柄具有水密的内部空间,所述电源以及分别与所述刷部电极和 所述接触电极电连接的端子(40、 46) —起置于所述内部空间内;所述接触电极由散布有所述碳纤维(51)的非导电性基体组成,所述接触电扭借助于从所述接触电扨J^伸到所述端子的螺钉(45)电连接到所述端子中相应的 一个。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腔保健装置,其中,所述螺钉具有置于凹部(54)中的螺钉头,所述凹部(54)形成在所 述接触电极的上表面内,并且所述凹部装配有用于隐藏所述螺钉头的盖(55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保健装置,其具有带有接触电极的手柄和带有刷部电极的刷头以通过使用者的身体将微电流输出到使用者的口腔内以去除牙斑。接触电极由填充有碳纤维的非金属材料制成,并且在其与使用者的手接触时没有任何金属溶解或腐蚀,这样确保口腔保健装置在长时间使用后仍然保持具有良好的外观和性能。
文档编号A61C17/16GK201179121SQ20082000188
公开日2009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31日
发明者北川忠伸, 北村嘉宏, 星野纯一 申请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