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引产水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727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引产水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器具,尤其是一种妇科引产用的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妇科引产手术时,会使用一种自行制备的简易水嚢进行 引产。这种水嚢容易破损,易被污染,管口结扎不牢固,易产生破膜假象, 且有胎头被过度上顶的弊端,引产效果较差。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新型 的引产水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引产水嚢,以提 高引产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次性引产水嚢,它有内嚢,内嚢顶端固 定在外嚢的顶端嚢壁上,外嚢的顶部中间凹下,内嚢、外嚢下端分别固定 在连通管外侧,防回水塞安装在连通管的外端口上,穿过防回水塞的硬质 内芯的上部位于连通管内,另一防回水塞安装在注水管的外端口上,注水 管与连通管连成一体且相互连通,连通管位于内嚢内的部分上有内出水 孔,连通管位于外嚢、内嚢之间的部分上有外出水孔。
这种一次性引产水嚢,釆用了双水嚢结构,顶部中间凹下后,可借助 胎头压力,形成环宫颈均力刺激,引产效果好,使用方便、卫生。 一次性 使用,解除了被污染的可能性。

图l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之一次性引产水嚢,它有内嚢l,内嚢顶端
固定在外嚢2的顶端嚢壁12上,外嚢的顶部中间凹下,内嚢、外嚢下端 分别固定在连通管9外侧,防回水塞7安装在连通管的外端口上,穿过防 回水塞7的硬质内芯8的上部位于连通管内,另一防回水塞6安装在注水 管5的外端口上,注水管5与连通管连成一体且内腔互通,连通管位于内 嚢内的部分上有内出水孔11,硅胶管位于外嚢、内嚢之间的部分上有外 出水孔10。
这种结构的一次性引产水嚢,采用了双嚢式结构,以形成外嚢的顶部 中间凹下的形状。硬质内芯经防回水塞进入连通管内,可方便的将这种水 嚢引导进入宫腔内。将这种水嚢送入宫颈内后,可在另一防回水塞上穿入 一根导管,通过导管、注水管向内、外嚢内注水,注满后,该水嚢可对环 宫颈均力刺激,对生产起到促进作用。防回水塞中部有弹性,可紧密包绕 在导管或石更质内芯外面,防止液体回流。
内嚢、外嚢下端可分别通过粘结剂层3、另一粘结剂层4与连通管固 定在一起。
权利要求1.一次性引产水囊,其特征在于,它有内囊(1),内囊顶端固定在外囊(2)的顶端囊壁(12)上,外囊的顶部中间凹下,内囊、外囊下端分别固定在连通管(9)外侧,防回水塞(7)安装在连通管的外端口上,穿过防回水塞(7)的硬质内芯(8)的上部位于连通管内,另一防回水塞(6)安装在注水管(5)的外端口上,注水管(5)与连通管连成一体且内腔互通,连通管位于内囊内的部分上有内出水孔(11),硅胶管位于外囊、内囊之间的部分上有外出水孔(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引产水囊,属于一种医疗器具,它有内囊,内囊顶端固定在外囊的顶端囊壁上,外囊的顶部中间凹下,内囊、外囊下端分别固定在连通管外侧,防回水塞安装在连通管的外端口上,穿过防回水塞的硬质内芯的上部位于连通管内,另一防回水塞安装在注水管的外端口上,注水管与连通管连成一体且相互连通,连通管位于内囊内的部分上有内出水孔,连通管位于外囊、内囊之间的部分上有外出水孔。这种一次性引产水囊,采用了双水囊结构,顶部中间凹下后,可借助胎头压力,形成环宫颈均力刺激,引产效果好,使用方便、卫生。
文档编号A61B17/42GK201197732SQ200820021608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6日
发明者时霄霄, 马明宁 申请人:时霄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