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医用手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028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医用手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医用手托。
背景技术
在临床治疗及检查过程中,如前置镜检查,房角镜检查,三面镜检査、放 房水等,都需医生手臂长时间悬举检查或治疗。现有技术中,用于托住医生手 臂的辅助工具很多,如"泡膜垫"手托等,使用比较方便舒适。但是轻巧,易造成 操作中手托滑动、移位,有时令在治疗操作中出现意外,而且,现有的手托的 高矮无法调节,对不同高矮的病人及医务工作者,同一手托无法通用,检査时 使病人或操作者无法适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疲劳,降低工作效率,延长检查 及治疗时间,影响检查和治疗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一种医用手托,能够根据操作者的身高和实际需要调整高度,为 操作者提供一个相对稳固的支点,减轻因长时间的"举臂"动作引起的疲劳,从而 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检查和治疗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医用手托,能够根据操作者 的身高和实际需要调整高度,为操作者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支点,减轻因长时 间的"举臂"动作引起的疲劳,增加支点的稳固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检査和 治疗的准确性,疾病的治愈率。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医用手托,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托板,所述托板 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杆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至少一个支撑孔,支撑杆
至少一根设置螺纹并旋有螺母,支撑杆上端与托板固定连接,下端对应插入支 撑孔,设置螺纹的支撑杆下端插入支撑孔后螺母担在底座上端面。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为两根,两根支撑杆以及与其对应的两个支撑孔分别
相对于托板和底座的中心对称分布;其中一根支撑杆设置螺纹;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为一根,支撑杆上端与托板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所述
支撑孔设置在底座中心部位;
进一步,所述托板上部设置柔性软垫; 进一步,所述柔性软垫上部表面为凹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底座的纵向截面和横向截面均为凸字形,支撑孔设置在凸字 形上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医用手托,在托板和底座之 间采用可调的支撑杆结构,能够根据操作者的身高和实际需要调整高度,为操 作者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支点,减轻因长时间的"举臂"动作引起的疲劳,从而提 高工作效率以及检查和治疗的准确性;采用两根支撑杆结构,使整个手托结构 稳定;采用一根支撑杆结构,节约制造成本的同时减轻手托整体重量,便于携 带;采用柔性软垫结构,使操作者更加舒适;底座采用凸字形结构,减少底座 的制造材料,减轻手托重量,便于携带并节约制造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新型医用 手托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托板3,托板3上部设置上部表面为凹形结 构的柔性软垫4;托板3通过两根支撑杆2设置在底座1上,底座1上设置两个 支撑孔11,两根支撑杆2以及与其对应的两个支撑孔11分别相对于托板3和底 座l的中心对称分布;其中一根支撑杆2设置螺纹并旋有螺母5,两根支撑杆2 上端与托板3固定连接,下端对应插入支撑孔ll,设置螺纹的支撑杆2下端插 入支撑孔11后螺母5担在底座1上端面。底座1的纵向截面和横向截面均为凸 字形,支撑孔ll设置在凸字形上端面。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新型医用 手托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本实施例的支撑杆2为一根,支撑杆2上端与托板3 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支撑孔11设置在底座中心部位。支撑杆2设置螺纹并旋有 螺母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操作者和病人的身高,通过旋转螺母5,调节托 板3和底座1之间的相对距离,达到调节手托高度的目的,与使用状态相适应, 为操作者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支点,减轻因长时间的"举臂"动作引起的疲劳,从 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检査和治疗的准确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 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 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医用手托,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托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3)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杆(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至少一个支撑孔(11),支撑杆(2)至少一根设置螺纹并旋有螺母(5),支撑杆(2)上端与托板(3)固定连接,下端对应插入支撑孔(11),设置螺纹的支撑杆(2)下端插入支撑孔(11)后螺母(5)担在底座(1)上端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为 两根,两根支撑杆(2)以及与其对应的两个支撑孔(11)分别相对于托板(3) 和底座(1)的中心对称分布;其中一根支撑杆(2)设置螺纹。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医用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为 一根,支撑杆(2)上端与托板(3)中心部位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孔(11)设 置在底座中心部位。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医用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 (3)上部设置柔性软垫(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医用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软垫(4) 上部表面为凹形结构。
6. 根据权利要求1、 2、 3或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新型医用手托,其特征在 于所述底座(1)的纵向截面和横向截面均为凸字形,支撑孔(11)设置在凸 字形上端面。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医用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纵 向截面和横向截面均为凸字形,支撑孔(11)设置在凸字形上端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医用手托,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托板,托板通过至少一根支撑杆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设置至少一个支撑孔,支撑杆至少一根设置螺纹并旋有螺母,支撑杆上端与托板固定连接,下端对应插入支撑孔,设置螺纹的支撑杆下端插入支撑孔后螺母担在底座上端面,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操作者的身高和实际需要调整高度,为操作者提供一个相对固定的支点,减轻因长时间的“举臂”动作引起的疲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检查和治疗准确性。
文档编号A61G13/00GK201208304SQ200820098358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2日
发明者余延基, 黎 冉, 孟晓红, 宋立兵, 张敏芳, 莎 李, 阴正勤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