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422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生儿吸痰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吸出新生儿口腔内羊水和 分泌物的新生儿吸痰管。
技术背景
新生儿的口腔内,往往存留大量的羊水和分泌物,若不及时处理,可能 影响新生儿的生命。目前,对新生儿口腔内的羊水和分泌物的处理方法是 在基层医院往往由医护人员口对口的吸引,虽然操作简单,但危害很大,容 易产生疾病的交叉感染;在有条件的医院,通常是用吸引管、吸引球吸出, 有的借用处理耳部疾病的吸耳球反复地进行抽吸,也有的釆用导尿管进行抽 吸,其所用的吸引管为硅胶管,有的在顶端设吸引孔,有的在顶端和前端的 侧壁上均设吸引孔,这种吸引管虽然能避免用口对口的吸引方法所产生的缺 点,但因分泌物往往粘度较大,前端的吸引孔容易堵塞,而前端吸引孔的堵 塞又容易使侧壁上的吸引孔吸到口腔内壁上,不但堵住侧壁的吸引孔且可能 会导致吸引管不能活动,则无法再正常吸引,导致多次插管,延长吸引和清 理呼吸道的时间,增加新生儿吸入性室息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且不易堵塞的新生儿吸痰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生儿吸痰管,由吸引管、 设置在吸引管顶端的顶端吸引孔和设置在吸引管前端側壁上的侧壁吸引孔 组成,其中,所述吸引管的前端设置成圆弧形、S形或Z形。
所述侧壁吸引孔设置在所述吸引管前端的圓弧形、s形或z形的凹陷处。
所述吸引管用医用塑料制成。 所述吸引管的后端设置有吸引接头。
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吸引管的前端设置成圆 弧形、S形或Z形,侧壁吸引孔设置在吸引管前端的圆弧形、S形或Z形的 凹陷处,侧壁吸引孔不会吸到口腔側壁上而堵塞側壁吸引孔或使吸引管不能 活动,保证吸引管的正常使用,不需多次插管,可一次性将新生儿口腔内的 羊水和分泌物等抽吸干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l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其实施时设 计主体机构包括吸引管1、侧壁吸引孔2、顶端吸引孔3和吸引接头4。其 中,吸引管1的顶端设置有顶端吸引孔3,吸引管1前端侧壁上设置有侧壁 吸引孔2,吸引管1的前端设置成圆弧形,侧壁吸引孔2设置在吸引管1前 端的圆弧形的凹陷处,吸引管1的后端设置有吸引接头4;吸引管l用医用 塑料制成,成本低廉, 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吸引接头4用于连接注射 器或医疗抽吸设备。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主视图,其实施时设 计主体机构包括吸引管1、侧壁吸引孔2、顶端吸引孔3和吸引接头4。其 中,吸引管1的顶端设置有顶端吸引孔3,吸引管1前端侧壁上设置有侧壁 吸引孔2,吸引管1的前端设置成S形,侧壁吸引孔2设置在吸引管1前端 的S形的凹陷处,吸引管1的后端设置有吸引接头4;吸引管l用医用塑料 制成,成本低廉, 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吸引接头4用于连接注射器或 医疗抽吸设备。
权利要求1.一种新生儿吸痰管,由吸引管、设置在吸引管顶端的顶端吸引孔和设置在吸引管前端侧壁上的侧壁吸引孔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的前端设置成圆弧形、S形或Z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吸引 孔设置在所述吸引管前端的圆弧形、S形或Z形的凹陷处。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生儿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 管用医用塑料制成。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生儿吸痰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的 后端设置有吸引接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生儿吸痰管,由吸引管、设置在吸引管顶端的顶端吸引孔和设置在吸引管前端侧壁上的侧壁吸引孔组成,其中,吸引管的前端设置成圆弧形、S形或Z形,侧壁吸引孔设置在吸引管前端的圆弧形、S形或Z形的凹陷处,吸引管用医用塑料制成,吸引管的后端设置有吸引接头。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吸引管的前端设置成圆弧形、S形或Z形,侧壁吸引孔设置在吸引管前端的圆弧形、S形或Z形的凹陷处,侧壁吸引孔不会吸到口腔侧壁上而堵塞侧壁吸引孔或使吸引管不能活动,保证吸引管的正常使用,不需多次插管,可一次性将新生儿口腔内的羊水和分泌物等抽吸干净。
文档编号A61M25/00GK201194959SQ20082010503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日
发明者王美荣, 莹 许, 马华丽 申请人:王美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