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搭桥人工血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711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称搭桥人工血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对称搭桥人工血管,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血管内的局部血流动力学特性强烈地依赖于动脉血管的几何
形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管搭桥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简称CABG)在术后一年内会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而有26。/。出现再狭窄,导致手术失效。临床观察表明,CABG术后再狭窄多发生在缝合区附近。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包括缝合线对血管壁的损伤、移植管与冠状动脉的生理和力学性能的不匹配、局部血流动力学因素等等。局部高压、低剪应力、持续较大的壁面剪应力梯度预示着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增生。移植管与动脉缝合的结构形状,是影响移植管长期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一些学者研究了移植管与冠状动脉的缝合角度对缝合区局部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也有人研究了不同狭窄程度对缝合区及其下游的流场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还有研究者利用侧边缝合的方法进行移植管多处搭桥。Lei等人利用CAD技术对移植管几何形状进行优化,以改善其血流动力学。所有这些工作都是对改善搭桥术的有益探索。
一般搭桥术为单路搭桥,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缝合区流场的不对称,所以造成冠状动脉及移植管中血流动力学不对称及急剧变化,特别是缝合区底部受到搭桥管血流的冲击很大,从而因引起血管内膜增生而引起血管再狭窄。由此可见,无论如何,单路搭桥存在天生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传统搭桥术存在的上述弊端,提出了一种对称搭桥人工血管。本对称搭桥人工血管具有更合理的血流动力学,可以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血流动力学因素,从而减少手术再狭窄的发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在动脉血管的两侧对称布置两根与动脉血管相连通的搭桥管。
与现有的搭桥管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 本对称搭桥人工血管具有更合理的血流动力学;
2) 本对称搭桥人工血管可以减少CABG再狭窄的发生。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动脉血管,2、搭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l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搭桥管2在动脉血管1的两侧对称布置,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并使动脉血流畅通。
搭桥管2可以采用人工血管或者静(动)脉血管,与动脉血管l之间均采用常规技术缝合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对称搭桥人工血管,包括动脉血管(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动脉血管(1)的两侧对称布置两根与动脉血管(1)相连通的搭桥管(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对称搭桥人工血管,属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的搭桥管(2)采用的是两根搭桥管对称布置的方式,以避免传统搭桥术中一根搭桥管对动脉(1)底部的冲击以及形成的涡流,从而促进动脉中的血流畅通。
文档编号A61F2/06GK201260707SQ20082011019
公开日2009年6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2日
发明者乔爱科, 博 初, 张宏斌, 贯建春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