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按摩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2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健按摩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摩垫,特别是涉及一种保健按摩垫。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都偏爱保健运动,但现在的保健器材 多为运动型的器械,摆放家中,不仅占用空间,价格也较昂贵,不适用于劳 累后的工作之余健身,对年龄也有限制,尤其是年老体弱的老年人或小孩, 则不适合做剧烈的运动来进行身体锻炼。本实用新型的通络行气保健按摩垫 可适用于青年人、老人或小孩,保健按摩方便,只需将按摩垫铺在床上、沙发 上、椅子上等即可,不占用空间,在工作或休闲的同时达到保健按摩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按摩垫。
本实用新型保健按摩垫包括布套和弹力球,在布套一端分布有多排弹力
球,每排分布若干个,弹力球均用线缝制固定在布套上;紧邻上述排状分布 弹力球间另盘旋状分布有若干个弹力球,其中位于中心腰部的中心弹力球要 比盘旋在外围的弹力球大,均用线缝制固定在布套上,构成弹力球盘A;在 布套另一端盘旋状分布有若干个弹力球,均用线缝制固定在布套上;构成弹 力球盘B。
所述弹力球盘A和B间隔10-20CM。
所述布套的宽度应宽于人体,长度应长于人体颈部至脚部的长度;弹力 球的分布应使身体无论侧、卧、躺、坐或靠均能接触到弹力球。
所述弹力球固定在布套内要有一定活动度,但又不使弹力球滚到一起相 重叠。
所述中心弹力球为一个、二个或若干个。
本实用新型的保健按摩垫是根据中医按摩师进行经络穴位按摩而设计, 当使用者无论采取坐、靠、躺或卧的姿势,直接受力部位是腰、背、肩、臀 和髀。直接受作用的经络是督脉、太阳膀胱络、阳明胃络、少阳胆络,通过经络改善五脏六腑的功能。无论是卧姿还是坐靠,身体与按摩垫接触部位任 何时候都非静止状态,弹力球通过体位变动或正常的呼吸均能使人体形成一 伸一收相间的按摩动作,从而使经络、穴位受到一压一放相间的持续性刺激, 达到输通经络改善脏腑的功能,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别有利于肌肉关 节的松驰,有效解除运动后的疲劳,迅速恢复运动能力,消除肢体疼痛。本 实用新型价格低廉,不需另花时间健身,就能同时达到对腰、背、肩、臀和 髀部的保健按摩作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为布套 2为弹力球3为中心弹力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保健按摩垫包括布套1和弹力球2,布套1的 宽度略宽于人体,长度应不短于人体颈部至脚部的长度,在布套1一端分布 有3排弹力球2,每排分布6-8个,弹力球2均用线缝制固定在布套1上, 弹力球2通过体位变动使背部及肩部形成一伸一收的按摩作用。紧邻上述排 状分布弹力球间另盘旋状分部有20-24个弹力球2,其中位于中心腰部的两 个中心弹力球3要比盘旋在外围的弹力球2大,均用线缝制固定在布套1上, 构成弹力球盘A;通过盘旋在外围的弹力球2和中心的中心弹力球3对腰部 起到按摩作用。在布套2另一端盘旋状分布有20-24个弹力球2,均用线缝 制固定在布套1上,用于对臀部和髀部的按摩。其中弹力球盘A和B间隔 15CM,弹力球固定在布套内要有一定活动度,但又不使弹力球滚到一起相重 叠。
权利要求1、一种保健按摩垫,其特征在于该按摩垫包括布套和弹力球,在布套(1)一端分布有多排弹力球(2),每排分布若干个,弹力球(2)均用线缝制固定在布套(1)上;紧邻上述排状分布弹力球间另盘旋状分布有若干个弹力球(2),其中位于中心腰部的中心弹力球(3)要比盘旋在外围的弹力球(2)大,均用线缝制固定在布套(1)上,构成弹力球盘A;在布套另一端盘旋状分布有若干个弹力球(2),均用线缝制固定在布套(1)上,构成弹力球盘B。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球盘A和B 间隔10-20CM。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套(1)的宽度 应宽于人体,长度应长于人体颈部至脚部的长度;弹力球(2)的分布应使 身体无论侧、卧、躺、坐或靠均能接触到弹力球(2)。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球(2)固定 在布套(1)内要有一定活动度,但又不使弹力球(2)滚到一起相重叠。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按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弹力球(2) 为一个、二个或若干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保健按摩垫,主要包括布套和弹力球,在布套上分布有排状弹力球和两个盘旋状弹力球。弹力球均用线缝制固定在布套上。紧邻上述排状分布弹力球间另盘旋状分布有若干个弹力球,其中位于中心腰部的中心弹力球要比盘旋在外围的弹力球大,均用线缝制固定在布套上,构成弹力球盘A;在布套另一端盘旋状分布有若干个弹力球,均用线缝制固定在布套上,构成弹力球盘B。本实用新型价格低廉,不需另花时间健身,就能同时达到对腰、背、肩、臀和髀部的保健按摩作用。
文档编号A61H15/00GK201299757SQ20082012360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6日
发明者于景宏, 封菊秋 申请人:于景宏;封菊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